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机构简介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宁夏沙坡头沙漠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沙坡头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沙漠综合治理研究站。沙坡头站是享誉全球的“草方格沙障”、“以固为主、固阻结合”和“水量平衡、以水定植”固沙[1]技术与理论的诞生地。拥有科技成果展厅和60余年的包兰铁路人工固沙植被防护体系长期固定观测样地、40余年的沙地水量平衡综合观测场、生物土壤结皮人工培育基地和中国北方沙区水量平衡自动模拟监测系统-Lysimeter群。
地理位置
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37°27ˊN,104°57ˊE,海拔1250m,年降雨量186mm,主要集中在6-8月份,年蒸发量3000 mm,年平均温度9.6℃,年均风速2.8m/s,是钙积正常干旱土与沙质新成土的复域,属草原化荒漠地带。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境内。
于1955年建站,1990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开放站,1992年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站,2000年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006年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纳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2]和世界实验室的研究点,也是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的培训基地。1997年本站又被联合国开发计(UNDP)“增强中国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能力建设项目”(CPR/96/111)列为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科普基地。
所获荣誉
2021年6月19日,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文献
- ↑ 绿会关注土地荒漠化防治,固沙方式需因地制宜 ,搜狐,2018-07-23
- ↑ 生物圈2号:再造一个“新地球”可能吗?人类很难复制地球生态 ,搜狐,202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