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致公党长沙市委员会
委员会成立
1985年1月长沙工作委员会成立,杨文苑任主委,王棋南、黄煖堂任副主委。1989年4月致公党长沙市委成立,在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致公党长沙市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梁秉标,副主任委员黄其实、符明川,秘书[1]长吴为廉,杨文苑为名誉主委。
1996年8月致公党长沙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致公党长沙市第二届委员会,梁秉标任主委,黄其实、李光华任副主委,聘请符明川为顾问。
2001年9月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致公党长沙市第三届委员会,胡旭晟任主委,李光华、黄光裕、宋宾、钟伦荣任副主委,陈昉青为秘书长,聘请梁秉标、黄其实和符明川为顾问。
2006年3月,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委员会,主委会班子成员和秘书长、顾问与三届委员会同。
委员会组成
截至2006年7月,全市党员人数达365名,平均年龄48.7岁,男党员198人,女党员167人。
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4%,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49人,博士8名,214人具有侨海关系。市委现辖5个区(市)工委,20个支部,成立了3个工作委员会,4个专业委员会和1个书画院。在省、市、区(市)三级人大、政协做了政治安排的党员52人(次),在市侨联、青联、妇联安排19人,在各级“一府两院”实职安排5人,有“特邀四员”20人。
委员会贡献
多年来,致公党长沙市委主动参与政治协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影响长沙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交议案、建议和提案600余份。其中近五年提交的议案、建议和提案达330份,《发挥场馆优势,提升区域经济和社会效益》等一批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还积极反映各类社情民意和信息近千条,在2003年和2004年的长沙市统战系统信息工作评比中均荣获二等奖。市委一直把思想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重点,积极对党员进行宣传教育,努力发挥党刊传播信息、教育党员、指导工作、交流经验的作用。截至2006年7月已出版《长沙致公》46期。
20多年来,致公党长沙组织关心贫困群体,服务社会民众,积极组织开展医疗义诊、科技兴企、“三下乡”、捐款抗“非典”、扶贫支边、参与社区共建和招商引资等各类社会服务活动40余次。近五年来捐款捐物40多万元,免费发放农技和法律资料2万多份,引进境外和境内市外资金数千万元。2002年市委被致公党中央授予“社会服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
致公党长沙组织自成立以来,牢记自身特点,注重发挥“侨海”优势,积极开展海内外联谊工作。一方面努力加强与侨的联系,为侨服务。尤其是在做好归国留学人员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做好宣传和引介工作。历年来接待侨胞和台、港、澳同胞数百人次,党员出国(境)参加学术交流、探亲访友、考察、定居者近300人次,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引进资金数亿元。
致公党长沙市委在致公党湖南省委和中共长沙市委的领导下,为长沙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将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在中共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努力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参政党地方组织,带领长沙市的全体致公党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 秘书的种类有哪些? ,搜狐,2015-04-29
- ↑ 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搜狐,202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