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中山二院),原名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由美国传教士伯驾(Peter Parker)于1835年创办,原称博济医院(The Canton Hospital),是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1]。1886年孙中山曾于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
目录
历史沿革
1830年美国公理会派遣裨治文前往广州。1834年又派传教医师伯驾到广州联合当时巨富伍秉鉴的10万两白银的捐献.1835年11月在广州新豆栏开办“眼科医局”(又称新豆栏医局),设有接待室、诊断室、配药室、手术室、观察室,能容纳200人候诊,规模超过郭雷枢的诊所。由于医术先进,免费为穷人治病,求医者日益增多。眼科医局是博济医院的前身。
郭雷枢于1836年发表了《任用医生在华传教商榷书》,首倡用治病的方式在华传教,主张教会多遣传教医师来华。并与伯驾、裨治文三人联名,发起组织医学传道会。1838年2月21日,医学传道会成立。郭雷枢任主席,伯驾、裨治文等任副主席。从此传教活动以医学传道会为依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眼科医局停业。1842年11月,医局重新复业,已不限于眼科,改为综合性医院。此后,教会医院都设置专职或兼职神甫牧师,进行布道活动。
19世纪50年代,伯驾将医局交由嘉约翰主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医局焚于战火。1858年嘉约翰在在南关增沙街租一华人住宅,改装为医局,1859年5月重新开业,正式定名为博济(Pok Tsai)医局。1866年迁仁济大街(即孙逸仙纪念医院现址),定名博济医院。
此后数十年间,医院不断改进,至1935年医院百年时,总共为200多万名病人做过治疗,受外科治疗者达20多万人,占总数10%。
博济医院与医学传道相结合,19世纪上半期曾是欧美各国教会派遣传教士到华行医传教的主要渠道。在推动现代医学在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外国遣华传教士多为医学传道会成员,也是博济医院的人员,他们的活动不限于广州一地,在广东省内外都留下了足迹。博济医院通过传教医生及医院培养出来的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辐射作用。
1953年8月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医院易名为华南医学院附属二院。医学院与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使用中山二路的原国立中大校舍教学,从此该处只剩下医院。1956年院校易名,医院易名为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1957年3月,广州医学院易名中山医学院,医院为附属第二医院。1985年6月,中山医学院易名中山医科大学,医院为附属第二医院;11月,由中国卫生部命名为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现旧大门上的题字由莫珉府先生所书。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医院命名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2010年3月30日,医院更名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视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在广州诞生的中国第一家西医医院 ,搜狐,2017-12-14
-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山大学和 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 中山大学的复函,中国政府网,2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