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文在越南為什麼失敗了

中文在越南為什麼失敗了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中文在越南為什麼失敗了

中文在越南為什麼失敗了歷史上,漢語曾重構了越南的文化體系,令其進化出了和方塊字極為相像的喃字,越南語語音和文化背景也廣受漢語世界的影響。越南可能是中南半島上和中國關係最密切、恩怨最複雜的一個國家。只不過在法國殖民者的主導下,越南逐漸拋棄了使用已久的自有方塊字,更別提傳承漢字文化了。 [1]


目錄

喃字則是用漢字的形

結合越南語的音創造出來的文字,越南現在雖不寫漢字了,但仍保留了毛筆書法的形式,近年來,越南又興起了一波學習漢語的熱潮,很多青年學生都投身於漢語學習當中,成為了中越交往的橋樑。

這種變化是怎麼出現的呢?

華校:從地下到地上

1885年6月,大清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天津會見了法國公使巴特納,雙方最終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確定了法國對越南的控制。

彼時清軍取得鎮南關大捷,並導致法國茹費理內閣倒台。然而,茹費理內閣倒台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法國人反戰、愛好和平,而是因為純粹的戰敗倒台。

此時的法國上下一心,群情激憤,當下就從法屬西非徵集了兩萬援軍捲土重來,誓要和大清決一死戰,一洗茹費理內閣的前恥。

清廷得知這一消息後,不得不和法國和談,並利用當時的普法矛盾,以避免中法矛盾繼續擴大化,盡力保住現有成果。

從此越南走向了法化的道路

其實,法國對越南的實際控制早在前一年順化王朝投降的時候就已經完成了。除了北非之外,法國控制的富饒殖民地並不多在遠東拿下了「法屬印度支那」,可以說是非常開心。殖民越南之後,法國想把中南半島東部打造成一個東方的小法蘭西,用強硬的手段推行法語和天主教教育,基本清理和打斷了越南的文化傳承,本土的喃字和作為主要外語的漢語教育均逐步停止,改為法語和拉丁字母轉寫的越南語教育。

法國人給越南進行了由內而外的「洗禮」不但要造「東方小巴黎」,連信仰和文字都得一併改造了,在這段中、法、越文化相互競逐的時期,真正的贏家是越南語言字母化方案,但這並沒有徹底阻斷越南人學習漢語的機會。滯留當地的華裔仍然在堅持開設漢語學校,主要用來教育子弟和本土的商幫夥計。這種學校,被稱為「華校」,是當時一種特殊的民辦教育機構。

第一所華校的開辦者是來自中國福建的幫會,因此也被稱為閩漳學校,經常和法國殖民者和後來的日軍打游擊,持續傳播漢文化。

傳承了近千年的漢文化,哪能說斷就斷了的

1945年,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越南北部進入了新的社會主義時代。但此時官方仍然不完全支持漢語學習。

這是因為中國大陸的解放戰爭仍未結束,局勢尚未明了,國民黨政府甚至有越過雲南、廣西等地進入越南的舉動,因此越盟對中國存在強烈的警惕情緒。

不過到了1949年,中國大陸大局已定,新中國在第二年就宣布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力挺這個南方的革命兄弟,才讓漢語教育在越南的局面得到了改觀。

到了60年代,越南中學階段的漢語教育進入了黃金期,在漢、俄、英、法四門主要外語中,選修漢語的學生數目為第一。畢竟漢字在越南隨處可見對于越南學生而言,漢語的學習有着很好的環境基礎,然而在特殊的年代裡,當年該國的漢語教學水平並不能高看。

首先是教師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學校都只有一兩個漢語教師,他們自己的外語水平就比較有限。再加上教具僅限於粉筆和口舌,而且幾乎沒有中國援助教師以及標準漢語聽力條件,學生的實際聽力和口語水平相當有限。

大部分懂漢語的老一輩越南人寫寫漢字還行,但會不會念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其次是漢語教學的意識形態功能強於技能功能。當時越南學生的漢語課文主要內容都是歌頌中蘇越友好關係,以及一些正向宣傳教育類的文章。

諸如《首都河內》、《我們的胡(志明)伯伯》、《列寧在理髮店裡》、《董存瑞》、《絲綢之路》這樣的課文,在實際的生活場景應用和工作外語培訓上,越南中學生幾乎無法收穫什麼。

在胡志明眼裡,教育問題與越南的革命事業密切相關,但就是這樣的漢語教學,也已經是越南民主共和國建國後的黃金時代了。在此後的幾十年間,漢語學習甚至成為了在越南諱莫如深的話題。

第二個黃金時代

1979年,中越進入戰爭狀態,兩國關係急轉直下,漢語教學當然也被越南方面全面禁止。

在60-70年代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漢語人才梯隊,一下子沒有了用武之地。很多高校的漢語專業被關停,漢語人才被迫轉向其他行業。越南在四面樹敵的情況下,經濟內向性也更加明顯。

友誼關下,兩國兵戎相見

但閉關鎖國註定不會持久。80年代之後,在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等成功案例的影響下,越南終於也開始了自己的革新開放。

新開放的越南由於人力廉價、市場未經開發等原因,成為了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等已經進入產業轉移階段的國家和地區資本的試驗場。

服裝和紡織品在越南改革過程中,被確定為越南的主要出口項目,而這些資本的持有者,大多說漢語(當然並非普通話),寫漢字。新時期的經濟變化,需要越南培養自己的漢語人才,以與發達經濟體對接。

而到1991年,中越邦交實現了正常化,進入越南的中國投資者也越來越多,對漢語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架起「語言橋」了才好談合作,至此,越南的漢語學習進入了第二個黃金時代。

1992年,河內外語師範大學重新開設漢語課,隨後越南北部多個省市的優秀高校也相繼開辦了漢語專業。在這些學校任教的老師,大多是1979年戰爭爆發之前接受過漢語教育的知識分子。

隨着第一批新漢語大學生畢業,越南各地在中學教育階段也開始普及漢語教育了。目前是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主要課內外語。

由河內綜合大學和河內師範大學合併而來的,河內國家大學是現在越南高素質中文人才培養基地

然而經歷了十幾年的封禁,越南能夠找到的漢語人才,能力也已經相當生疏了,漢語教育水平相當有限。

一直到2004年,廣西民族學院對越南的漢語教育的一項調查仍然顯示,越南中文專業的高級課程,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詞彙、中國語言文化等領域的教師非常缺乏。

而在大學生實戰技能上,《西貢解放日報》中文版副主編則說了這樣的話:「現在大學生中文專業水平普遍不高,畢業生到報社找工作,求職書都寫不好,錯別字連篇……」

越南人自詡的「輝煌歷史」

自己已經完全看不懂

這樣的教育水平,顯然無法滿足越南和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台灣經貿交往的實際需求,制約了越南與漢語區經濟體的聯繫。

不過畢竟越南就在漢語圈周邊,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並非全無希望。

機遇總是伴隨着挑戰

本世紀初,針對越南學生學習漢語困難,甚至沒有統一實用教材的現狀,中國幾所大學的對外漢語專家與當地外語教育家合作,編制了越南高校中文專業專用教材和教師參考書。

我國教育部、外交部、以及港台的一些機構也曾向當地高校贈送過圖書材料,提高現代漢語在越南的普及率。

現在學習漢語的資料和渠道相比以前豐富多了

針對越南中文教師職稱較低、水平不足的問題,我國也向越南開放了大量教師培訓機會。2014年,廣西師大還與越南河內大學合作,開辦了越南第一所孔子學院,並舉辦了漢語橋比賽在越南北部的第一場預賽。

要學習漢語,那當然得學最地道的。隨着中國成為越南的第一大外貿夥伴,推動漢語在越南的普及,不僅得到了中國方面的支持,也符合越南年輕人就業的實際需求。

好好學習漢語,不愁找不到工作,但客觀來說,儘管越南和漢語圈歷史上關係密切,現代兩國政府對在越普及漢語也高度重視,越南的漢語普及情況還是沒有預期中那麼明顯。

以東南亞的孔子學院為例,泰國目前已經有16家孔子學院,馬來西亞已經有2家孔子學院,而且經常舉辦活動,影響力在當地屬於全國級別。而在越南,孔子學院的影響力只在首都河內,甚至只在河內大學內部。

越南學者胡得國英認為,這可能和兩國在海域問題上的摩擦有關係,越南決策層對漢語的普及仍然有顧慮,導致官方漢語機構進展困難。

泰國孔子學院的中國廚房美食文化節

越南學子們表示饞哭了

另外,像漢語水平考試(HSK)這樣對越南漢語專業學生畢業有決定性作用的認證考試,在越南的考點只有4個,每年還只有2~3場統一考試,考位非常緊張。這導致很多有心學漢語的越南年輕人考慮到畢業困難而放棄了漢語專業。

漢語水平考試6級要求5000詞彙以上

漢語材料的缺乏也是一個問題。剛才提到的《西貢解放日報》中文版是越南唯一一家漢語紙媒,但這份報紙是用繁體中文出版的,和學習簡體中文的現代學生閱讀習慣不符,並沒有起到參考材料的作用。

《西貢解放日報》其實是一份機關報

而在日韓文化強勢崛起的今天,臨近漢語圈的越南學生也同樣受到了東洋文化的影響。雖然漢語仍然是越南9個省的第一外語,在全國性統計中中文也僅次於英語,但有志於學習日韓語的越南年輕人正在變多。日韓政府也抓住了這個機遇,大力推廣在越文化交流。

有不少越南人在日本工作或是留學

越南甚至還將日語納入了小學課程


漢語在越南的普及,仍然充滿挑戰。

隨着中國國際交流合作的日益增多,作為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漢語,受關注度也在不自覺拓展。而中南半島上的鄰居們,在歷史上就廣受漢文化圈的影響,今日又與中國交往甚密,作為漢語國際化的第一站順理成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