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镇
中石镇位于富顺县城东24公里处,辖10个村民委员会,132个农业社和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中石镇交通方便,堰和路水泥路面基本贯通,场镇街道已全部形成水泥路面,建有大型的综合农贸市场,共修建村(社)道100余公里,实现了村、大部分社通公路。建有200多用户的光纤电视网,程控电话达到500多部,实现了村、大部分组通电话,镇内有自贡移动和联通公司分别建立通讯发射基站,网络覆盖全镇各个角落。[1]
目录
简介
中石镇东临泸县,南接古佛镇,西靠龙万乡,北抵隆昌县胡家镇。幅员面积2640公顷,辖10个农业村,个社中石镇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区居委会。现有人口2.38万人。镇政府驻地中兴场。
中石镇因中兴保、石盘团合并而得名。清置在城乡中兴场保;民国元年,设中兴团;民国23年,并中兴、石盘团称中石镇;民国29年,分属中石乡及致和乡一部分;民国38年,致和乡一部分并入仍为中石场;1951年,分为朝阳、杨冲、尧山、张河、中石乡;1955年,并五乡称中石乡;1958年,改中石乡为中石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1995年,乡镇建制定名中石镇。
中石镇下辖村:千佛村 华福村 农光村 富强村 羊坪村 麻柳村 松林村 火车村 白花村 石碾村
中石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经济为突破口,形成特色、产业互动,改造基础设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6789万元,农业总产值192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443万元,增加值818万元,财政收入348万元,农民纯收入2313元,粮食产量达到1.10万吨。
中石镇乡镇企业主要产品有平板玻璃、白酒、水产品,鞭炮等。
农光村罗庆泗、罗庆通等人联合了9户农民组建了富顺县河川玻璃厂,成为自贡市首家农民股份合作制企业。建厂近10年来,该厂生产的优质玻璃供不应求,远销云南、贵州、广西、青海等省外,他们从最初的单一生产平板玻璃发展成为一个即生产平板玻璃,又能制镜、生产压花和磨花玻璃的玻璃生产综合企业,中石镇被誉为“玻璃生产大镇”。
中石镇充分发挥蚕桑生产的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全镇曾经达到年养蚕5000余张,收入130多万元。但由于丝绸行业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极大的挫伤了养蚕户的积极性。众国加入世贸组织,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提出了“振兴中石镇的蚕桑业”,镇政府在华福村领办了50亩成片桑园,当年全镇成片桑园种植300亩,形成全镇成片桑园500亩,四边桑100万余株,可养蚕6000余张,收入可达150余万元。
中石镇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小麦、红苕、玉米、高粱、油菜;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花生、花卉;养殖业主要以生猪、黑山羊、蚕桑为主,还养鸡、鸭、鹅、兔、鱼等。全镇年产水产品250吨,年出栏肥猪1.8万头,存栏1.1万头。中石镇种植优质稻466.9公顷,加强笋竹管理,95.48公顷笋竹及部分小桑园被验收合格,全镇180.09公顷笋竹和桑园享受8年退耕还林优惠政策,每年惠及农民50多万元。巩固千佛、百花村养兔大户,鼓励支持发展小群鸭,抓好生猪养殖龙头,大力发展养殖业。
中石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把再生稻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由于再生稻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无公害等特点,全镇蓄留再生稻面积10000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5%,预计今年可产优质再生稻1500吨,创历史新高,被群众称为“捡到的一季庄稼”。
中石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麻柳14社潘用林按年每亩赔产270元,承包了近10亩土地种植优质水果近600株;麻柳4组蒋家海已签订了为期十年的50亩土地种植韩国朝天椒;隆昌人张宜炳2001年租赁了镇果园20多亩地率先在该镇种植笋材两用竹,目前长势喜人。今年全镇种植了300多亩笋材两用竹,镇政 府已作出决定,2003年全镇发展笋村两用竹2000亩。富强村退伍军人陈孝奎租用房屋开办禽畜养殖场,发展养殖业。
中石镇辖区内有小型水库二座,面积220亩,小型水库五座,面积210亩,山平塘153座,面积386亩,总工程蓄水量220万方。中石镇对库坎渗漏的马槽丘水库。有白蚂蚁危害的新桥水库 、沙井水库、朝阳寺水库进行了整治,共挖白蚂蚁12穴。保证了水库的蓄水保水,为农业生产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充分发挥了水库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与此同时,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水 库的水利资源,大力发展鱼业生产,除利用塘、库、堰养好鱼外,全镇还发展了稻稻鱼工程300亩,使全镇年产鱼达到250吨左右,既改善了群众生活,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石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发挥传统优势,引导村民栽桑养蚕,并依靠科技发展这一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蚕茧单产量高达42公斤,居全县之冠,是全县平均单产量的2倍。中石镇在蚕桑恢复性生产中,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栽桑面积和养蚕产量连上台阶,成为全镇促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该镇农民素有栽桑养蚕的传统习惯,镇党委和政府引导农民逐年扩大栽桑面积和养蚕数量。
全镇以华福、洋坪两村为中心发展小桑园1100余亩,今年投放五季蚕种955张,运用科技指导管理并统一实行“小蚕共育”,平均单产38公斤并达到全县最好水平,产值已达85万元。该镇还抓住省级“桑蚕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的机遇,已规划连年栽桑的发展计划,使全镇达到总量5000亩、常年养蚕种1万张、产茧380吨、产值68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元的目标。
为保证村民养殖的蚕茧畅销,镇政府与富兴蚕业公司签定了包销协议,并确定了市场疲软情况下的保护收购价,以确保养蚕村民的利益;富兴蚕业公司为保障蚕茧质量,投资600万元帮助村民改造栽桑土壤和养蚕条件。为保证桑苗和蚕蛋质量,政府出资从成都、绵阳等地统一组织运回桑苗、蚕蛋,建立高标准的科学栽桑养蚕示范地100亩。
新增桑园面积1000亩,养蚕新增206张。由于每张蚕蛋成本仅30元,农户经过40多天饲养,出售蚕茧就获得800多元(以40公斤单产计算),其资金和劳力低投入、高回报、见效快,极大地提高了村民养蚕的积极性。去年和今年,该镇桑园面积分别新增了2000亩、1500亩,养蚕分别新增259张、278张。目前,该镇栽桑养蚕养殖户3000户,占全镇农户近一半,全镇共建有小蚕共育室20个、标准养蚕房5000个,平均每张蚕茧产量42公斤,居全县之冠,是全县平均单产量的2倍。如今,不少农户已经成功地将一年传统养蚕四季发展为科学养蚕五季。有50户村民还掌握了养殖蚕蛋技术,自己养殖蚕蛋,大大地降低了成本。预计到2010年,所栽桑树将全部可摘桑叶,可供养蚕14250张,年产值将达到855万元。
中石镇小学入学率100%,初中生巩固率95.2%,小学双科合格率79.3%,初中毕业会考合格率80.2%,优生率32%,中考合格率99.5%,升入重点高中30人,普通高中140人,中等职业学校20人,升学率82%。《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面100%, 《中小学生守则》使用面100%,体育锻炼达标100%,小学教师学历达标96%,初中92%。2所完小保持县级文明单位和卫生单位称号。
中石镇保持县级“校风示范校”称号。成功举办学生田径运动会、“三项”运动会和中小学生艺术节。被评为县优秀青年志愿者1名,优秀团干部1名。教师辅导获省级奖2名,县级奖2名。学生竞赛获省级奖4名,市级奖3名,县级奖5名。青年教师优质课获县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中石镇改造危房5间、200平方米,完成8所学校学生饮用水改造工程。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妇幼保健和防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4846人,参保率65.2%。积极处置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强化卫生执法监督,认真清理整顿医药市场,规范医药行业。维护、改造村道10千米,基本做到晴雨通车。改造旧场镇500平方米;审批农户建房156户,新建或改建住房2万平方米;完成红层找水、打机井100口,改善饮用水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