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耳

中耳位於顳骨岩部內,包括鼓膜內側的鼓室和鼓膜上方的鼓室上隱窩。前方借咽鼓管通咽腔,後上方借乳突竇口通乳突小房,鼓室內覆黏膜,與咽鼓管、乳突小房黏膜相續。中耳內容如下:聽小骨:錘骨、砧骨和鐙骨;鐙骨肌和鼓膜張肌;鼓索神經(面神經的分支);鼓膜神經叢。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中耳
  • 鼓室;居顳骨岩部內
  • 鼓室壁;上壁(蓋壁):為一薄層骨板
  • 結構;聽小骨有3塊,錘骨、砧骨和鐙骨

中耳周圍組織結構

鼓室的壁

鼓室呈棱形或狹長的盒子狀,邊緣凹陷,有一底、一頂和四壁。

頂是一層薄的骨板即鼓室蓋,鼓室蓋分隔顱中窩的硬腦膜和鼓室;底(頸靜脈壁)是一層薄的骨板,分隔鼓室與頸內靜脈上球;外側(膜)壁幾乎全部由凹陷的鼓膜形成,上部是鼓室上隱窩的骨板,鼓膜包繞錘骨柄,錘骨頭位於鼓室上隱窩內;內側(迷路)壁分隔中耳內耳,可見耳蝸基部形成的突起;前壁(頸動脈壁)分隔鼓室和頸動脈管,其上部是咽鼓管及鼓膜張肌管開口;後壁(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竇口通乳突小房,聯繫鼓室和乳突,面神經管在乳突竇口內側,乳突小房與鼓室後壁間下降。

乳突竇位於顳骨乳突內,和鼓室一樣,頂部與顱中窩之間以鼓室蓋分隔,底部借小孔通乳突小房。乳突竇和乳突小房內覆黏膜,與中耳黏膜相續,乳突竇前鄰面神經管。

咽鼓管

咽鼓管連接鼓室和鼻咽腔,向後下開口於鼻腔下鼻道,其後外1/3為骨性,其餘部分為軟骨性。咽鼓管內覆黏膜,向後與鼓室黏膜相續,向前與鼻咽部黏膜相續。

空氣可經咽鼓管自由出入鼓室,平衡鼓室和外界的氣壓,保證鼓膜自由運動。正常情況下軟骨性支架形成的咽鼓管壁貼附在一起,所以須在齶帆提肌收縮牽拉咽鼓管一側,齶帆張肌收縮牽拉咽鼓管另一側時,才使咽鼓管主動開放。這些都是軟齶的肌肉,因此常用打哈欠及吞咽等動作來平衡鼓膜兩側氣壓

咽升動脈(頸外動脈分支之一)、腦膜中動脈和上頜動脈的分支翼管動脈分布於咽鼓管。面神經和舌咽神經形成的鼓膜神經叢發出分支分布於咽鼓管,來自翼齶神經節的神經纖維也支配咽鼓管。

聽小骨

鼓室內的聽小骨形成從鼓膜到卵圓窗的聽骨鏈,卵圓窗是位於鼓室內壁上的橢圓形開口,由鐙骨底封閉,內連內耳骨迷路。聽小骨在發育過程中最早骨化,出生時已完全成熟,聽小骨堅硬緻密。錘骨附在鼓膜上,鐙骨附在卵圓窗上,兩骨之間是砧骨,分別與它們形成關節。聽小骨與其他骨不同的是,外覆鼓室黏膜,而不是骨膜。

錘骨

錘骨頭為圓形,位於鼓室上隱窩,頸位於鼓膜鬆弛部下面,柄被鼓膜包繞,柄尖位於鼓膜臍處,並隨之一起運動。錘骨頭與砧骨關節,鼓膜張肌腱在錘骨頭附近插入錘骨柄,鼓索神經跨過錘骨頸內表面,錘骨通過長的突起和附在鼓膜上的柄發揮槓桿作用。

砧骨

砧骨體較大,位於鼓室上隱窩內,與錘骨頭相關節,長腳與錘骨柄平行,內側端通過突向外側的豆狀突與鐙骨相關節,砧骨短腳通過韌帶附在鼓室後壁。

鐙骨

鐙骨是最小的聽小骨,鐙骨頭通過前後腳連到鐙骨底,後者貼附於鼓室內壁的卵圓窗上。鐙骨底面積遠小於鼓膜面積,通過這一過程,振動的力量被放大10倍以上,因此,聽小骨的作用是放大鼓膜傳遞聲波的振動力量,降低振幅。[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