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大全
基本內容
木豆葉
(《陸川本草》)
【來源】豆科植物木豆的葉片,植物形態詳"木豆"條。
【採集】隨時可采。
【性味】平,淡。有小毒。
【功用主治】解痘毒,消炎腫。治小兒水痘,癰腫。
【用法與用量】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木耳
(《本經》)
【異名】樹雞(《韓昌黎集》),黑木耳(《聖惠方》),木檽(《證類本草》),木樅、木蛾(《綱目》),雲耳(《藥性切用》),耳子(《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木耳科植物木耳的子實體。
【植物形態】木耳
子實體形如人耳,徑約10厘米.內面呈暗褐色,平滑;外面淡褐色,密生柔軟的短毛。濕潤時呈膠質,乾燥時帶革質。不同大小的子實體簇生一叢,上表面子實層中的擔子埋於膠質中,擔子分隔,通常由4個細胞組成,每個細胞有1孢子梗伸出,孢子梗頂端各生1擔孢子。
寄生於陰濕、腐朽的樹幹上。可人工栽培。分布四川、福建、江蘇等地。
【採集】夏、秋季採收,曬乾。
【藥材】乾燥的木耳呈不規則的塊片,多捲縮,表面平滑,黑褐色或紫褐色;底面色較淡。質脆易折斷,以水浸泡則膨脹,色澤轉淡,呈棕褐色,柔潤而微透明,表面有滑潤的粘液。氣微香。以乾燥、朵大、肉厚、無樹皮泥沙等雜質者為佳。
產於四川、福建等地。
【性味】甘,平。
①《藥性論》:"平。"
②孟詵:"寒,無毒。"
③《飲膳正要》:"苦,寒,有毒。"
④《綱目》:"甘,平,有小毒。"
⑤《本草求原》:"甘,溫,小毒。"
【歸經】入胃、大腸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大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腎三經。"
【功用主治】涼血,止血。治腸風,血痢,血淋,崩漏,痔瘡。
①孟詵:"利五臟,宣腸胃氣擁毒氣。"
②《日用本草》:"治腸癖下血,又涼血。"
③《綱目》:"治痔。"
④《藥性切用》:"潤燥利腸。"
⑤《隨息居飲食譜》:"補氣耐飢,活血,治跌仆傷。凡崩淋血痢,痔患腸風,常食可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3~1兩;或研末服。
【宜忌】《藥性切用》:"大便不實者忌。"
【選方】①治新久泄利:干木耳一兩(炒),鹿角膠二錢半(炒)。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日二。(《御藥院方》)
②治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疴痛,心神麻悶:黑木耳一兩,水二大盞,煮木耳令熟,先以鹽、醋食木耳盡,後服其汁,日二服。(《聖惠方》)
③治崩中漏下:木耳半斤,炒見煙,為末。每服二錢一分,頭髮灰三分,共二錢四分,好酒調服出汗。(《孫天仁集效方》)
④治眼流冷淚:木耳一兩(燒存性),木賊一兩。為末。每服二錢。以清米泔煎服。(《惠濟方》)
⑤治一切牙痛:木耳、荊芥等分。煎湯漱之,痛止為度。(《海上方》)
【臨床應用】用於創面肉芽過剩
取平柔、肥厚而無缺損的木耳,用溫開水浸透漲大後,酒精消毒。傷口周圍及肉芽用鹽水清洗消毒後,將木耳平貼於肉芽上,紗布包紮,3~4天拆開觀察1次。治療2例,均於3天後痊癒。木耳疏鬆易收縮,吸水性強,能將肉芽中的水份大量吸收,使肉芽開始干萎;加之木耳乾燥後,收縮皺凸,給與肉芽均勻壓力,使肉芽過剩部分退平,上皮細胞隨着向中心生長,傷口易於癒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