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中藥材質量是中醫臨床療效的基礎和保障。

目錄

一、技術名稱

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及配套技術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中藥材質量是中醫臨床療效的基礎和保障。中藥材[1]生產存在規範化低,盲目追求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土壤惡化、病蟲草害失控、連作障礙嚴重等問題,導致質量良莠不齊,農殘重金屬含量超標,危害人民用藥及環境安全。為此,《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要求「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嚴格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使用管理」。

中藥材生態種植低風險、低投入、高產出、無污染,利用生物多樣性原理,有效實現化肥農藥的減施增效,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和中藥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對促進中醫藥助力鄉村振興和健康中國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團隊基於該技術,已牽頭制定了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規範編制通則》及54項《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規範》(已公示結束)。技術要點如下:

1.擬境栽培技術

模擬中藥材自然生境的栽培方式,核心包括確定適宜生境、篩選優良種源、開展種植管理、選擇最佳採收時間等。霍山石斛、寧夏枸杞、人參[2]等應用廣泛,尤以霍山石斛擬境栽培技術最為典型,選擇鬱閉度在0.6~0.8的山林地,基質為山間原生石頭,須附有苔蘚、地衣類植物,栽培最佳時間為3月下旬到5月上旬。將石面青苔切開一個小口,然後將石斛的根部塞進青苔與石頭之間,按株行距10~15 cm×10~15 cm,用棉線圍繞石頭一圈固定青苔。

2.資源循環利用技術

應用廢棄菌材利用技術,實現中藥材種植過程中資源的循環利用及廢棄物的資源化。如天麻-冬蓀「麻菌輪作」模式,適宜於高海拔的山林種植。宜採用直徑大於10 cm、皮較厚的麻櫟或槲櫟作為菌材。主要以溝栽和窖栽為主,以長60 cm、寬50 cm、深15~20 cm的小窖為宜。收穫天麻後,將舊菌材取出後平鋪至坑中,每坑接種2包冬蓀菌的菌種。

3.綠色防控和化肥減施增效技術

(1)綜合防控技術。選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應用秸稈覆蓋、拮抗微生物、天敵及生物農藥等技術,如在蚜蟲及木虱發生初期釋放瓢蟲、利用蘇雲金芽孢桿菌及綠僵菌防治蠐螬等;放置太陽頻振式殺蟲燈等設備,有效防治桃小食心蟲等害蟲。

(2)化肥減施技術。採用「有機肥+化肥」技術模式,如在中藥材種植前期,採用溝施或者穴施的方法施足基肥,適度翻耕,將肥料與土充分混勻;應用秸稈還田技術,秸稈腐爛後形成腐殖質,以草養田等措施。

4.基於生態農業的田間管理技術

(1)間套作種植技術。主要包括藥糧、藥藥、藥蔬、藥牧等。根據不同中藥材的特性,運用生態位、互惠共生、生物與環境適應與協同進化等原理,選擇合理的農作物或中藥材等構成複合群體。典型如蒼朮-玉米間作,在丘陵緩坡田起小高壟,壟寬80 cm,壟高25 cm;四周開排水溝,排水流暢是栽培成功與否的關鍵,在壟兩側各種植一行高杆、抗倒伏品種的玉米,遮光度保持在25%左右。

(2)輪作種植技術。主要包括藥糧、藥牧等模式。採用茬口選擇、適時移栽、稻草還田、保護性耕作等技術,能夠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消除次生潛育化、減少病蟲草害、減少土壤中有毒物質積累,消減連作障礙。典型的如水稻-太子參水旱輪作,注意水稻作為太子參後作作物,宜選擇生育期在140~150 d的早中稻品種。移栽時種參芽頭朝上離土面5 cm,芽頭位置要平齊,俗稱「上齊下不齊」。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技術已在全國中藥材的道地和主產區規模化應用,形成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先後入選湖北省2019年、2020年農業主推技術,納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印發的《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方案》《2020年全國中藥材生產技術指南》。指導示範和推廣中藥材生態種植面積200餘萬畝,培訓活動線上和線下累計參與超過300餘萬人次。示範基地種植成本減少10%以上,中藥材有效成分提升10%以上,增產20%以上,畝增收800-5000元。

三、適宜區域

在全國範圍內的中藥材道地產區開展示範推廣。

四、注意事項

各地須立足當地資源稟賦,選擇合適的道地藥材品種及合理安排茬口,確定適宜的栽培生產技術路線和技術方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