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中华斑羚

中华斑羚
原图链接

中华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又名华北山羚西伯利亚斑羚,是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北部山区的髭羚属,包括俄罗斯中国韩国。其中一群栖息在近东海北部线韩国非军事区。它们在韩国被列为濒危物种,估计数量少于250头。于2003年,有指它们在藏南地区出没。[1]

目录

形态简介

头体长880~1180毫米,肩高610~680毫米,尾长115~200毫米,耳长117~150毫米,后足长235~285毫米,颅全长184~225毫米,体重22~32千克。被毛深褐色,淡黄色或灰色,表面覆盖少许黑色针毛,具有短的深色鬃毛和一条粗的深色背纹。四肢色浅与体色对比鲜明,有时前肢红色具黑色条纹。喉部浅色斑的边缘为橙色,颏深色,腹部浅灰色,尾不长但有丛毛。中华斑羚雄性体型明显大于雌性,身体灰褐色,雌雄都长有角,雄性的角长。

栖息环境

中华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兽类,栖息生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

生活习性

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结小群活动,年老雄性通常独居。以草、灌木枝叶、坚果和水果为食。中华斑羚除采食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之外,还会以少量的苔藓、地衣等为食。

中华斑羚全年共采食植物16科27属31种。其中,春季取食14科25种,华虫实、虎榛子、华北剪股颖为主要食物。取食植物组成中,非禾本科草本占比最高,其次为灌木、禾本科草本、乔木。

中华斑羚夏季取食植物16科29种,其中,华北剪股颖、柄状薹草、胡枝子、华虫实、鹅观草、蒙古栎、地榆、虎榛子、兴安杜鹃等为夏季主要食物。取食植物组成中,非禾本科草本占比最高,其次为禾本科草本、灌木、乔木。

中华斑羚秋季取食植物13科24种,其中,虎榛子、华北剪股颖、柄状薹草、华虫实、线叶菊、地榆、蒙古栎等为秋季主要食物。取食植物组成中,非禾本科草本占比最高,其次为灌木、禾本科草本、乔木。

中华斑羚冬季取食植物8科11种,虎榛子、华北剪股颖、柄状薹草、线叶菊、华虫实组成了中华斑羚冬季的主要食物。取食植物组成中,灌木占比最高,其次为禾本科草本、非禾本科草本、乔木(白桦)。

分布范围

现存: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宁夏、四川、贵州、重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安徽。

不确定:孟加拉国、老挝

繁殖方式

中华斑羚孕期大约215天,每胎产1仔,双胞胎的情况极为罕见。野生中华斑羚寿命10-15岁。最高的寿命记录是18岁,于1982年因病死于印度的一家动物园。


视讯

《秘境之眼》 中华斑羚 20200210 CCTV



参考文献

  1. Charudutt Mishra, Aparajita Datta and M.D. Madhusudan. Record of the Chinese Goral Naemorhedus caudatus in Arunachal Pradesh. JBNHS. 2005, 1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