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县
临城县,隶属于河北省邢台市,位于河北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是一个山区县,总面积797平方公里,南接邢台内丘县,北连石家庄。2010年临城县辖4镇4乡,共220个行政村,总人口20.4万
临城县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有岐山湖、普利塔、息波亭、崆山白云洞、蝎子沟原始次生林、邢窑遗址等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
临城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切境而过。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2′~114°38′,北纬37°20′~37°36′。
截至2012年临城县将一、二、三产比重调整为7.2:63.4: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888元和3526元,年均分别递增8%和6%。
2018中国邢台·绿色太行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将途径临城县。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2019年5月5日,河北省政府发出通知,正式批准临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
目录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临城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区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4°02′~114°38′,北纬37°20′~37°36′,面积797平方公里。
地貌
临城县地势西高东低,属山区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自西向东倾斜。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依次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11.5%、23.9%、49.8%、14.8%。西部最高峰海拔1508米,东部最低海拔为38.7米。 在地域轮廊上,东西长、南北短。东西最长为49.5公里,南北最宽为26公里。
气候
临城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3.5℃,年均降水量605毫米。
自然资源
林业资源
截至2010年,临城县林木品种主要有桃、柳、榆、槐、椿、枣、杜、桑、松、柏等。西部山区多杨、椿、柞树,县中部丘陵一带多为杨柳,东部多枣树,村落周围,各类树种均有零星种植。建国后,林木品种不断增加和更新。1956年,引进刺槐、油松,1958年引进加拿大杨,在临城县范围内推广栽培。1964年引进北京杨、毛白杨、箭杆杨、新疆杨、泡桐等,在西部山区的石家栏、郝庄、石城、西竖等地试种。1976年又从北京郊区引进沙兰杨、波兰杨、小美旱杨、山海关杨等83个品种,在县林场、桑场以及各乡村苗园场试种观察。经数年栽培,初步鉴定,沙兰杨、波兰杨、法桐因发芽晚适宜清明节前后载植,毛白杨、泡桐、椿树在境内任何环境里都能生长。1986年至1994年先后引进苹果、板栗、柿子、葡萄、桃、李子、核桃等优良品种。
生物资源
畜禽资源
截至2009年临城县畜禽资源,主要有牛、马、驴、骡、猪、羊、鸡、鸭、鹅、兔等10大种类,30多个品种,本地品种有黑山羊、小尾寒羊、柴鸡等。引入品种主要有南阳牛、蒙古牛、伊犁马、俄罗斯马等。
鱼类资源
截至2009年临城县内自然繁殖的鱼类有草鱼、青鱼、马口鱼等,另外还有一些河虾、河蟹、鳖类和贝类。其中乌鳢和黄鳝是1963年特大洪水时从子牙河逆水而上到县内定居的,分布在临城水库坝下的汦河流域和小槐河流域。主要的养殖增殖鱼类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
矿产资源
截至2009年临城县的矿产有4大类(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27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黑色金属矿产1种(铁)、有色金属矿产2种(铜、铝土),其余为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水资源
临城县主要河流有泜河、午河、槐河三条河流,有大型临城水库和中型乱木水库。
经济
综述
临城属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地方财政收入仅为6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中国水平低1400多元。截至2012年临城县将一、二、三产比重调整为7.2:63.4: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888元和3526元,年均分别递增8%和6%。
第一产业
2009年临城县农业大枣保有量达到18万亩700万株,人均一亩大枣林,大串杆枣被评为国家银质奖。临城县水浇地面积累计达到18万亩,实现了人均一亩水浇地目标。养鸡业被省认定为特色主导产业 ,产值达1.3亿元。临城县农作物种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红薯、豆类等,其中小麦面积最大。经济作物以棉花、花生为主。在地区分布上:东部平原粮棉油两熟种植区,主产小麦、玉米、棉花;中部丘陵粮棉油半干旱双熟区,是油料生产的集中产区;西部山区是半湿润杂粮小麦区。发展舍饲圈养牛羊,发展舍饲圈养牛羊重点村54个,专业村30个,优质肉奶牛存栏5.6万头,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存栏1.5万只。农业开发,涌现出股份制大投入、高科技治山的绿岭公司、绿源公司等荒山开发典型。发展薄皮核桃产业,已发展到10万亩,是“中国薄皮核桃产业龙头县” ,建成中国最大的薄皮核桃基地。 [
第二产业
2009年临城依托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了两大龙型主导产业。建材业以水泥、石子、花岗岩、大理石、板岩、耐火材料、河砂为主导产品,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行业产值达5亿多元。打造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和高新技术“3+1”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8.5%。新型建材业,正在建设总投资2.6亿元的鑫普水泥、总投资2.8亿元河北天福水泥、总投资3亿元的河北恒实水泥等一大批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装备制造业,正在建设总投资9亿元的河北吉泰特钢年产100万吨船用T型钢构件、总投资1亿元的邢台精诚重工制造、总投资2亿元的临城县水泵工业园以及华冶轧辊、群利轧辊等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煤化工产业,重点建设总投资54亿元的邢台中能煤炭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总投资15亿元的三阳焦化扩能等一批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单螺杆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业硅基地等项目,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
第三产业
截至2012年临城县餐饮、住宿等服务业遍布临城县八个乡镇,从事餐饮业120家,住宿业56家,大型超市、购物中心8家。餐饮、住宿业年接待能力50万人。
社会事业
交通运输
2008年临城县通车里程631公里,公路密度79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车;经京珠高速、107国道到北京、天津、郑州、太原仅用3个小时,到省会石家庄1个小时,2010年7月红旗大街南延建成后将缩短为半个小时,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从东部切境而过,距县城10公里。境内有镇内、鸭鸽营、冯村三个火车站。省级公路南郝线横穿东西,平涉线纵贯南北,形成了铁路、公路运输互补,连接中国各地的运输网络。临城县县公路里程达631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水泥)路。
医疗卫生
截至2009年,临城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县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站、卫生进修学校及五个中心卫生院和十个乡镇卫生院)。临城县共有医疗机构在职职工506人,其中,副高职称22人,中级79人,初级及其它专业技术人员387人。
社会保障
低保规范化建设
2011年临城县对城乡低保对象和低保边缘户进行了动态管理和分类施保,及时调整低保对象和补差标准。临城县新增低保对象580户701人,取消363人的低保待遇,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出尽出。
医疗保障
2011年为临城县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和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参保了新农合;另一方面,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年内救助城乡大病患者352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81万元,有效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看病难”问题。
教育
截至2010年临城县有学校74所,其中小学61所,初中9所,普通高中、职教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特教学校各1所。共有幼儿园62所。
基础设施
2009年临城县现有110kv变电站2座,主变总容量12.15万KVA;35kv变电站8座,主变总容量7.19万KVA,年供电能力达7.5亿kwh。
2009年临城县邮电业务总量为2500多万元,固定电话用户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3万户,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纤数字化。磁卡电话、IC电话、无线、移动通讯、互联网等通讯功能齐全。
风景名胜
概况
崆山白云洞、天台山、岐山湖、蝎子沟原始次生林等于2005年已被国土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天台山景区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探险观奇,一步一景;岐山湖景区以休闲度假、水上游乐、餐饮住宿、会议服务等项目为主;“避暑胜地”小天池原始次生林;还有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息波亭”等人文景观,以及地质博物馆、邢瓷作坊、岐山湖环湖公路开发、旅游专线公路建设等建成后,方圆不出5公里的大旅游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形成。临城县以文化旅游为龙头,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板岩之乡等七大“国字号”品牌,被誉为七“国”临城。
岐山湖
岐山湖,又名临城水库,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在崆山白云洞西南2.5公里,始建于1958年,是县内农业灌溉用人工水库,库容量为1.76亿立方米。湖水清澈无污染,水质达国标二级。该湖具有水面开阔,湖岸线长的特点。开发度假、游泳、垂钓、戏水、游乐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景区规划开发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8平方公里。
天台山
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天台山。地形为5亿年以前造山运动形成的沉积岩,山顶峭壁远望像一座卧佛。主要景点有“天台卧佛”、“五谷仓”、“登天梯”、“龙首峡”以及慈云庵等八大寺庵遗址,是沉积岩学的天然博物馆、北方佛道名山。
普利塔
位于临城县城中部,因塔南旧有普利寺而得名。塔身为砖质结构,高33米,9层,塔身呈正方形,底边长7.12米,逐层递减。塔底级较高,外壁四周砖刻974个佛像,内壁砖刻40个佛像,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故又名“万佛塔”。塔身内有石拱门,门内有井。塔下筑有石台,台高10米,南北长28米,东西宽23米。塔东曾有亭台,旧志载,宋徽宗下晋驻于此,命宰相蔡京书“爽亭”二字于碣上,今已废。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息波亭
位于临城县城西护城石堤上,俗称八卦亭,占地32平方米。旧志载,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程鹏抟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宋广业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内施斗八藻井,外为八角攒尖布瓦顶,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隶、楷两体刻着14条古文名句,字体丰润劲媚。亭内有石桌石凳,古时是文人雅士邀朋聚会之处。
护城石堤位于临城县城西侧,为防水患而建。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万历七年与二十五年历年修筑。古堤长800米,高3米,宽2.4米,为巨形青石筑砌。
紫金桥
位于临城县城西北14公里竹壁村东,名三叉紫金桥,因桥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俗称蛤蟆桥。据旧志载,桥始建于明崇祯三年,完工于清康熙三十年,为竹壁村民陈志美、陈三光、陈文显祖孙三代接力修造而成。此桥青石筑成,长108米,宽5米,高8米,三叉两孔,呈人字形,故又名双脊桥或者双济桥,古时为临城县南北交通要道,现保存基本完好。
崆山白云洞
中国北方最大的溶洞——崆山白云洞。以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而著名,现有五个洞厅,总面积4200平方米,洞内道路里程2000米,洞体深幽,景观密集,被誉为“地下溶岩博物馆”和“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世博园”,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排名“中国十大奇洞”第七位。
蝎子沟
总面积250平方公里,是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9%以上,盛夏平均气温23℃,是天然氧吧、避暑胜地,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20日,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历史文化
邢窑遗址
商周时期,这里曾为名城古郡,春秋时属晋地,西汉时为房子县地,唐朝天宝元年更名为临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邢台市有两处“国宝”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临城:一是宋代普利寺塔,是宋徽宗指派当时国内著名的能工巧匠所筑,是国内至今仅有几处遗存且保留完好的砖结构古塔之一;二是唐代邢窑遗址,“类银类雪”的“邢白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
汉代房子已是有名的“丝绸之乡”,所产白绸作为贡品,时与蜀锦媲美;隋唐时期白瓷,以“类银类雪”闻名中外。临城县文化遗迹颇多。有仰韵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文化遗址、春秋时期晋临邑城遗址和汉代柏畅城遗址(位于今天的西竖镇西柏畅村和东柏畅村);隋唐时代的瓷窑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宋代的普利寺塔,建于明代的护城古堤和息波亭,还有竹壁村民陈氏三代人跨明清接力60年修筑的三叉两孔蛤蟆桥,至今保存完好。它们都凝聚了临城先民的智慧,铭记着临城历史的民展轨迹。
邢窑白瓷
隋唐时期的邢窑遗址。当时所产的邢瓷是中国最早的日用细瓷,与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声中外。
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临城、内丘发现多处遗址,因此又称 “邢瓷故里”、“白瓷源头”。为发掘邢窑文化,县委、县政府斥巨资修建了中国首家邢窑博物馆,现已对外开放。
赵云传说
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传说为临城澄底村人,现存有赵云故里石碑和古墓,《赵云故里传说》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胜将军赵子龙的“忠、义、仁、智、勇”精神激励着临城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信自强、拼搏奋进。
临城煤矿遗址
临城煤矿遗址位于县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总面积0.5平方公里。在遗址的中央,有一对井筒,直径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浆砌而成,工程坚固。1882年,洋务派筹集资金139860元开办了石固煤矿、胶泥沟煤矿。1898年8月,中国与比利时首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办直隶临城煤矿,1905年签订合同。主副井筒于1907年先后建成,投入使用。直隶临城煤矿的建成仅晚于直隶开平、山东华德、辽宁抚顺三大煤矿,是清政府和外商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矿。1927年矿井被水淹没,生产停顿。抗战爆发后,临城矿务局的官员弃矿南逃,煤矿地面物资全部葬入日军之手。日军在这里残杀人民,毁坏建筑,用火车运走所有设备。1943年,闻名中外的临城煤矿全部变成废墟。
历史名人
李乂
李乂,字尚真,唐朝房子(今临城县)人,少时丧父,自幼聪明好学,十二岁就能撰写文章,三里五乡小有名气。唐中宗时中进士,茂才一科成绩突出,有独特的风格,中书令薛季昶举荐李乂担任了监察御史。韦氏之变后,皇帝严紧、急促的诏令,群臣纷杂、繁多的奏章,大部分由李乂起草、批答。后他又升任吏部侍郎,仍然掌管制定皇帝的诏令文告。李乂转任邢部尚书后不久逝世,终年六十八岁,追赠为“黄门监”,谥号曰“贞”。
乔璧星
乔璧星,字文见,号聚坦,原名北星,后改名璧星。明朝临城县乔家庄人,乔辅世之次子。万历八年(1580年)殿试三甲,被选任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时年31岁。由于他的政绩卓著,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提升为山东道监察御史。二十四年(公元1598年),再任御史执掌京畿道。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任顺天府丞,掌管府印。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提调科场,由于编号过严被忌,疏请辞官回家。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恢复原官,并以覃恩授中宪大夫,锡诰命赠封父母及妻。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升任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又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终因积劳忧郁成疾,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四月二日正寝。
王鬷
王鬷,字总之,宋代赵州临城人,生活在宋真宗时代。进士及第后,授任为婺州观察推官,任满回朝后,被提拔为秘书省著作佐郎。之后又任过祁县知县、湖州通判、太常博士、提点梓州路邢狱公事,还曾暂代三司户部判官等职务。景德初年(公元1004年)辽军侵犯边疆,宋真宗遣王鬷等一行五人为使者,与辽在澶渊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回国后,又兼管都磨堪司,以尚书度支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主管杂事。王鬷出任河南府时,得了暴病,突然死去。死后,追赠为户部尚书,谥号“忠穆”。
吕士英
吕士英 (1917—1989)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人。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参谋长、副师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师长,军事科学院战理部战役研究室主任,战理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五十六基地司令员,第二炮兵技术学院(现工程学院)院长,第二炮兵司令部顾问。一丸0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宋佩璋
宋佩璋(1919-1989),男,汉族,1919年生,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人。历任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中央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晋升为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2月24日在南京逝世,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