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县博物馆
简介
馆藏文物3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65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的彩陶[1],许多是具有研究和欣赏价值的艺术精品。自建馆以来,主持发掘了康乐县边家林遗址,清理了王闵家金墓等28座古墓葬,为研究临夏历史取得了丰富资料。先后举办了《人类起源》 彩陶馆》等展览,接待了李铁映、钱伟长、费孝通、王文元等中外宾客20多万人。临夏州博物馆常年开放展览,馆内还设有工艺品服务部,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纪念品。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是全州唯一的州级综合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9.24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3621件,其中一级66件、二级228件、三级642件,主要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彩陶,还有玉器、石器、字画、化石、民族文物等,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和政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占地面积56133平方米、建筑面积8085平方米、展厅面积513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1900平方米、化石标本12000件,其中一级品72件、二级品280件、三级品460件,一、二期馆门票共70元,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免费开放后,中央财政将按照各博物馆的门票减收量、相关运行经费评估定级,然后给予财政补助。
概况
位于临夏市红园体育场西侧,建于1979年元月,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彩陶馆"和"民族馆"两个展厅,金代古墓一座。1996年州博物馆被临夏州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至20世纪80年代,临夏全州馆藏文物9000多件,州博物馆内收藏各类文物近3000件,其中陶器2000余件,还有石器、骨器、铜器、瓷器、铁器、书画等。
基本陈列
《临夏彩陶艺术》 展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的彩陶。
《临夏民族文物》 主要展示穆斯林生活、生产、服饰、书画[2]、文化艺术、民族手工艺品等。
墓葬陈列 是金代王吉墓葬的复原,主要展示古河州砖雕艺术的悠久历史。
意义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列入全国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该馆馆藏文物数量较大、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特别是马家窑文化彩陶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临夏州又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和撒拉族的主要聚居地,其中东乡族、保安族是甘肃独有少数民族,州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民俗文物独具地域风格。
珍贵藏品
水波纹彩陶盆
泥质橙黄陶。纹饰分三部分,上饰流畅起伏的水波纹,中部饰相连三角形弧线纹,底部饰三组弧线圆点纹,外壁饰流畅的羽状纹。骨柄铜刃刀弧形刃,较薄,镶嵌于骨头之中,骨头略磨光。
狩猎纹双肩耳彩陶壶
夹砂陶,侈口,直颈,折肩。壶身一面纹饰为相向的两个人,手持物,大步前行,中间有四个姿态不同的动物;肩部饰一人张开双臂,其两侧有姿态不同的动物五个,另有山形纹饰。马福祥“虎”字马福祥曾担任过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安徽省主席、青岛市市长、绥远都统等职,被称为“戎马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