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区
临川区位于江西省东部、抚河中游。是抚州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东与金溪县、东乡县毗邻;西倚崇仁县、丰城市;南濒南城县、宜黄县;北与进贤县接壤。东西宽48.2千米,南北长69.8千米,总面积2121平方千米,其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10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8.7万人。
全区辖7个街道、18个镇、9个乡:青云街道、西大街街道、荆公路街道、六水桥街道、文昌街道、城西街道、钟岭街道、上顿渡镇、温泉镇、高坪镇、秋溪镇、荣山镇、龙溪镇、崇岗镇、大岗镇、云山镇、唱凯镇、罗针镇、罗湖镇、太阳镇、东馆镇、腾桥镇、青泥镇、孝桥镇、抚北镇、展坪乡、连城乡、桐源乡、湖南乡、七里岗乡、嵩湖乡、鹏田乡、茅排乡、河埠乡,以及七垦、荣垦2个垦殖场。共有65个居委会、421个行政村[1]。区政府驻赣东大道。
地处武夷山区与鄱阳湖平原区结合地带。地貌以低丘冈地,河谷平原为主。南部芙蓉山海拔1176米为最高峰。四周多丘冈,中部为河谷平原。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抚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贯北境,在中部纳南来的宜黄河、崇仁河。有跃进、前进、上游等中型水库。年均温17.5℃,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年均日照1775小时,年均无霜期270天。有瓷土、釉土、煤、重晶石、金、铜、花岗岩、石料和矿泉水等资源。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省油菜、茶油、柑橘生产重点基地。名产秋溪猪。盛产烟叶、抚州西瓜。
鹰厦、浙赣、向乐铁路,京福高速公路、昌抚高等级公路、316国道、沪瑞国道和昌厦公路等穿境而过。名胜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和殷商时代遗址,王羲之洗墨池、汤显祖陵园、汤显祖纪念馆、王安石纪念馆、文昌桥、孝义桥、正觉寺、金山寺、天主教堂、青莲山温泉、灵谷山、万魁塔、双坊牌坊、揭重熙墓、白浒窑遗址等。名人有北宋著名词人晏殊、晏几道,文学家、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明代戏剧家汤显祖。
目录
历史沿革
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析南城县地置临汝县,因境内有临汝二水得名。隋开皇九年(589)改临川县,县因临近定川(唐改为临川水)得名,属抚州。唐为抚州治。元属抚州路,为路治。明、清属抚州府,为府治。
1949年以东外、羊城2镇置临川市,1950年改临川县,1951年析临川县城关区设抚州市。1987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抚州市与临川县合并为临川市(注:1995年5月正式合并为临川市),属抚州地区。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字[2000]83号),撤销抚州地区和县级临川市,设立地级抚州市。抚州市设立临川区,以原县级临川市的行政区域为临川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赣东大道。2000年10月正式改市设区[2]。
1979年,临川县恢复上顿渡镇,设立河西公社、章舍公社(赣革发[1979]146号)。1984年5月31日,设置红桥镇,管辖红桥公社的范围(赣府厅字[1984]166号)。1985年3月15日,撤销唱凯、龙溪、高坪、腾桥乡,设置唱凯、龙溪、高坪、腾桥镇(赣府厅字[1985]160号)。
1984年5月31日,抚州市设置抚北镇,管辖原北站公社的范围(赣府厅字[1984]166号)。
1994年5月5日,撤销罗针乡、罗湖乡、云山乡、大岗乡、青泥乡,设立罗针镇、罗湖镇、云山镇、大岗镇、青泥镇(赣民字[1994]80号批复)。
1995年12月12日,撤销洋洲乡、孝桥乡,设立洋洲镇、孝桥镇(赣民字[1995]250号批复)。
1999年5月4日,撤销东馆乡、华溪乡、荣山乡、崇岗乡、太阳乡、秋溪乡,设立东馆镇、华溪镇、荣山镇、崇岗镇、太阳镇、秋溪镇(赣民字[1999]113号批复)。
视频
临川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全国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搜狐,2018-09-17
- ↑ 权威解读“乡镇行政区划和村建制调整改革” ,搜狐,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