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填
臨江鎮位於重慶市開縣西南部,是開縣城市副中心、重慶市"十大宜居小城鎮"、"最美小城鎮"、市級規劃發展的重點小城市等。轄5個社區居委會、24個行政村,全鎮戶籍總人口104092人,居全縣鄉鎮街道之首。 2014年,臨江場鎮建成區面積已達6平方公里、人口5.7萬。
臨江鎮始建於北朝西魏,因南河古稱臨江而得名,是一個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有開縣文化之鄉美稱。臨江有三絕,即:"九井十八廟"、香綢扇、冰薄月餅。[1]
目錄
地理位置
臨江鎮開縣西南部、萬州西北部、達州東部,地處開縣南河中游北岸,背依中峰山麓,三面臨河,南河、映陽河、青竹溪三條河流,由西北向東南蜿蜒逶迤,匯合於建鎮區鴨子嘴。
東與竹溪鎮、南與南門鎮、西與鐵橋鎮、北與中和鎮等鎮毗鄰,距開縣新城19公里。省道201、102交匯,渝巫主幹道穿境而過,縣內開(縣)鐵(橋)路、開(縣)中(和)路必經之道,扼江里要衝。 同時也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杭州至蘭州的一段。
基本簡介
全鎮幅員面積123.5平方公里,轄24個村、6個居委會,總人口101301人,其中常住人口71149人,總人口居全縣40個鄉鎮及街道之首;臨江鎮集鎮面積6.1平方公里、人口4.7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280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2685元。城鎮內水、電、氣、路、有線電視等基礎設施相對齊全,功能相對完善,夯實了城鎮可持續發展基礎。
行政區劃
轄正街、川主街、東嶽街、興隆街、和興街、雙青街6個社區;明月、龍橋、同安、新壩、石泉、復楊、洪星、河口、毛埡、三星、白池、馬安、青竹、七星、自水、安樂、萬安、和勝、青陽、三秀、響石、應天、福德、同樂24個行政村。[2]
經濟發展
校園經濟
臨江鎮是一個教育大鎮,鎮內有市級重點高完中一所(重慶市開縣臨江中學),有初級中學3所(開縣書院初級中學、開縣明月初級中學、開縣太原初級中學),中心小學5所,在校學生18899人,教職工1100多人,形成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同時,隨着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用的減免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子女教育更加重視,不少農村居民到鎮上買房居住,大部分農村學生家長都到臨江租房,形成一個龐大的"陪讀"群體,從而拉動了臨江商貿業和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
商貿流通
臨江人民具有經商做生意的優良傳統,歷史上,臨江人倚着獨特的區位優勢,憑着活絡的經營頭腦,買周邊,賣天下,使臨江成為重要的物資集散地,輻射周邊鄉鎮和四川開江、宣漢等地,創造了"市井繁華蓋縣城"的輝煌。今天,商貿經濟依然是臨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臨江鎮區現有共有個體工商戶820多家,從業人員2000多人,商業門類齊全,交易活躍,交易量大,僅臨江商貿城年交易額就達到2億多元,極大地帶動了城鎮的建設和發展。
勞務產業
臨江是一個人口大鎮,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勞動力5.1萬多個。鎮黨委、政府堅持把勞務經濟作為第一經濟來抓,走勞務包裝品牌化、勞務培訓精細化、勞務管理科學化、勞務信息網絡化、勞務服務人性化的路子,有序輸出勞動力,引回生產力,提升創造力。目全鎮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近3萬人,每年掙回勞務收入2億多元。外出務工人員"外地掙錢,回家消費",提高了市民整體購買力和消費水平。同時,我鎮20多位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為城鎮發展提供了產業支撐。
優惠政策
臨江鎮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格局和統籌城鄉發展戰略中占有重要位置,成為各類試點示範的首選鎮,從而加快了城鎮建設的速度。臨江鎮2003年被重慶市納入全市"百個經濟強鎮工程",2004年成為重慶市首批啟動建設的45個中心鎮之一,2005年被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1887個重點鎮之一,同時,西部大開發戰略、統籌城鄉發展和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的實施,都加速了臨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產水平的提高,成為帶動城鎮發展的重要力量。
區位優勢
臨江鎮距離開縣新城約19公里,渝巫路、開達路、開宣路等國道、省道通過境內,鎮內有通鄉公路和村級公路260多公里,出入境通道十分便捷,與周邊鄉鎮和四川開江、宣漢等地往來頻繁,使臨江鎮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成為拉動臨江城鎮發展的外動力。[3]
歷史沿革
臨江鎮始建於北朝西魏,距今有1300多年歷史,因南河古稱臨江而得名是一個千年重點古鎮,文化底蘊深厚。
據史載:古為新浦縣署,西流縣署治地,明末清初已發展成為江里(區域名)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具有"商號數千家",隨處可見的石板街、木板樓、石壁小巷、廟宇樓亭等古鎮建築,還有"九井十八廟"、香綢扇等特色文化標籤,無不折射出千年古鎮的文化底蘊,有開縣文化之鄉美稱。當時是全縣首鎮,並設有外委把總分防,名臨江市,清末民初為臨江鎮,沿用至今。
解放後是區公所,鎮政府駐地。
1992年鄉鎮建制調整時由原臨東鄉、明星鄉、長青鄉、臨江鎮合併而成為臨江鎮。
2004年太原鄉併入臨江鎮。[4]
臨江三絕
香綢扇
香綢扇是"開縣三絕"之一,是利用當地盛產的白竹為骨架,以薄而透明的白色絲綢為扇面,經過72道工序精心加工,完全純手工製成。扇面用國畫技法繪以人物、山水及花鳥魚蟲,圖案美觀、雅致,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摺扇在製作中經過藥物、香料熏煮,不但使用起來開合自如,隨心所欲,而且"風來香滿,輕搖可拂盡塵暑",能給人一種難以言傳的美妙感受。1992年,臨江扇廠與航天工業部重慶機電設計院合作,建立香綢扇自動化生產線,摺扇年產量可達180萬把。
2003年,開縣臨江香綢扇成為"北京文化藝術研究所成立50周年紀念活動"紀念品。
2005年,開縣臨江香綢扇更是走出國門,成為了"重慶市亞太市長峰會"專用紀念品。臨江香綢扇多次獲得省市級"優秀產品"、"消費者喜愛商品"等稱號,並被北京人民大會堂列為紀念專用商品。如今,臨江香綢扇除了暢銷國內,還遠銷到香港等地。
冰薄月餅
傳說當年八大王張獻忠帶領隊伍來到開縣,準備攻下臨江鎮後再打到成都。臨江鎮的王記月餅鋪避開清明軍,專門為義軍特製了一批皮薄餡多、運送方便的冰薄月餅,以後其精巧的工藝便一代一代的相傳下來。
九井十八廟
其中以東嶽廟最賦盛名。
開縣臨江鎮東佛寺原名為"臨江東嶽廟",作為十八廟之一的東嶽廟,始建於明朝,截止目前已達一千多年歷史。原古寺建築雄偉,占地面積八十畝,寺內建有韋馱殿、天王殿、地藏殿、羅漢堂、伽藍殿、財神殿、藥王殿、廂房、齋堂、念佛堂、山門、大花園、放生池、燃燈鼓佛。布局嚴謹,設計巧妙,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石木雕塑的佛菩薩像、銅鑄的東寺大佛等工藝精湛,出神入化。明、清盛時,有僧四十餘人。解放初,東佛寺曾駐部隊"機槍連",後改為糧點"儲糧",繼續由臨江鎮萬安村五、六生產隊各住一半為保管室。文革時,佛寺被拆毀,僅存有破爛不堪的兩間危房,但仍時有信眾禮拜佛寺。
據東佛寺負責人介紹,臨江鎮政府於2000年極力倡導"恢復臨江東佛寺古蹟",按照宗教政策,本著"大眾認同、大眾參與、大眾分享"的理念,發揚"服務社會、造福人民、奉獻人生"的精神,於2000年12月開始動工改、擴建佛教活動場所,力爭恢復昔日的建築風貌。
2006年8月,經過開縣民宗局檢查驗收,"臨江東嶽廟"更名為"開縣臨江東佛寺",准予對外開放。東佛寺占地七畝,建築面積達三千六百八十平方米,建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五觀堂、藏經閣等,殿內雕像精美,活靈活現。同時,規劃在五年內投資三百萬元(約三十八萬美元)擴建藏經閣,下設六殿、走廊、廂房、耳樓、住持室、齋堂、念佛堂、了緣堂、招待所、素菜館、涼亭、圖書室、保管室、大花園、放生池、游泳池、廁所、公路、露天燃燈古佛等,預計建築面積達一萬一千平方米,全面恢復東佛寺。
風情名鎮建設
專家把脈,政府主導"風情名鎮"初顯嬌容
臨江鎮黨委書記梁彬告訴記者,為搞好"風情名鎮"建設規劃,將臨江這個千年古鎮建設成一個具有濃郁城市氣息和獨特風貌的宜居城市,鎮裡聘請了重慶大學城市設計院和北京方略設計院等設計單位的專家,多次實地踏勘,幾易其稿後,編制了科學合理的《臨江鎮十二五總體規劃》、《臨江鎮風情名鎮建設規劃》和新壩、青陽、洪星、明月、自水、復楊等村的《巴渝新民居建設規劃》,制定了全鎮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戰略目標,實現臨江"風情名鎮"建設"三年具備雛形,五年整體轉型"的發展規劃。2010年以來,該鎮強力推進舊城改造和新區拓展,完成了長青街危舊房改造(二期)工程,開發占地面積163畝的洪星小區,共開發約40萬平方米的中高檔住房和商用門市。其中設計33層和26層電梯房各7棟。在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方面,完成了臨江垃圾處理場建設,啟動建設了臨江污水處理廠。該鎮投資近400萬元,對大興街2公里路面進行大修,解決了居民出行難問題,並硬化了濱江路。還修建了文化廣場等公共娛樂設施,為市民提供了休閒觀光場所。 該鎮穩步推進巴渝新民居建設、工業園區建設,重點建設了復楊、洪星、新壩、青陽四個巴渝新居民點,改善了群眾居住和生活環境。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的返鄉創業分園,成立了園區黨工委和管委會,籌備成立了臨江開發建設公司,打造融資平台。積極招商引資,引進了廣東惠州時藝鞋業、重慶特驅家禽育種有限公司、永安液化石油氣瓶裝供應站等企業。同時啟動建設以"九井十八廟"為主要內容的"非物質文化園區",打造"中國連簫之鄉",豐富城市內涵,實施傳統文化挖掘保護工程,提升城市品位。該鎮風情名鎮建設已成雛形,顯出嬌羞新容。 臨江鎮未來總體規劃 臨江鎮未來總體規劃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夯實"風情名鎮"基礎
臨江鎮鎮長張偉介紹,在加快城區開發建設的同時,臨江鎮進一步加大了基礎設施改善力度,優化生產生活環境。一是加快實施農村公路"暢通工程"。硬化了馬安、白池、青陽、龍橋、新壩、河口等6個村14.8公里村級道路;新建通社道路3.4公里;投資60餘萬元,對尚未硬化的村道進行了養護,確保暢通。投入資金8萬元,對白池、三星等四座漫水橋進行了維護;爭取資金23萬元,改建了響石甩甩橋、新建福德至應天漫水橋、和勝村人行便橋。二是啟動農村安全飲水整鎮推進工程。投資1350多萬元,實施農村安全飲水整鎮推進工程,可解決15個村近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三是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和森林工程。建設沼氣池350口,推進集體林權土地流轉2118.75畝。四是繼續推進農村建設用地復墾項目。完成了青竹、七星、自水、安樂4個村第一期6個項目共513畝宅基地復墾工作,通過了市級驗收,完成了第二期130多畝宅基復墾定點規劃。五是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山平塘技改整治25口,清淤36口,整治防滲渠堰3條7公里,清淤13條15.5公里,建防旱池小水井15處。爭取資金39.5萬元,對洪星等2個村8座電灌站進行技改,新建同樂等村5座電灌站。
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配套,"風情名鎮"建設穩步推進
針對散戶建房無規劃、零亂開發的情況,臨江鎮成立了城市開發建設指揮部,在"風情名鎮"建設上,採取了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拆遷、統一設計、統一建設、統一配套、分戶(項)辦理法定手續的"六統一分"開發建設辦法,充分展示"風情名鎮"風貌特色。同時,鎮裡還出台了一系列城市開發建設的優惠政策,實行多元化,拓寬"風情名鎮"開發建設資金渠道。建立了政府、企業、個人、社會多元化投資體制,用於城市的道路、供排水、污水、垃圾處理和教育文化場所、環境整治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除政府投入外, "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吸引了不少企業、個人和社會單位參與"風情名鎮"建設。對有效益的項目,採取合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對已建成的有償使用項目,採用出售、租賃、承包經營等各種形式籌集建設資金。出台政策,鼓勵農民帶資進入城區務工、經商、辦企業,推動居民新村建設。
鎮城建辦主任王本華介紹:"今年將啟動新建三所學校,進一步加大舊城改造、返鄉創業園區和洪星小區的開發建設力度,有序推進城市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城市能力,打造城市形象。"
"風情名鎮建設是一項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推動臨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展示臨江形象的'民心工程'。現在我們的臨江是以 '一天一個樣、三天大變樣'的'城市建設速度'發展着,我們一定大力支持。"臨江鎮舊城長青街二期改造工程拆遷戶彭小明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