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丹徒区镇江市辖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19°45′,北纬31°49′-32°16′。东、北分别与扬中扬州、仪征隔江相望,东南邻丹阳,南连金坛,西接句容。整个区域呈火炬状,环绕镇江市区。总面积593方千米(简册)/611平方千米(江苏统计年鉴),总人口28.73万人(2012年末)。辖2个街道、6个镇:高资街道、宜城街道(丹徒新城)、高桥镇、辛丰镇、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世业镇,以及2个园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荣炳盐资源区)。区政府驻宜城街道谷阳中大道1号。

地处宁镇山脉东段,长江下游南岸,长江和京杭大运河[1]交汇处。全境西南高,东北低,南有茅山余脉,中属宁镇丘陵,北部为沿江圩区,长江中有洲地。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岗、丘间谷地和冲积圩区。最低处黄海海拔2.5米,最高点长山主峰海拔349.7米。属北亚热带南部气候区,年平均温度为15.6℃,年均降雨量1088.3毫米。沪宁、扬溧高速公路过境。

目录

历史沿革

丹徒历史悠久,最早称“宜”,西周康王封给虞侯矢的领地。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秦时置县,属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遣赭衣囚徒凿京岘山东南垄,改谷阳县为丹徒县。三国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进县,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复名丹徒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丹徒县入延陵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丹徒县。后历朝均以丹徒名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改镇江县。

1949年解放后,划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1958年3月撤丹徒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3月市县分置,恢复丹徒县建制至今。建国后,丹徒隶属镇江地区(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属镇江市。中国共产党丹徒县委员会、丹徒县人民政府均驻镇江市区。1995年丹徒县规划建设新城。2002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24号):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同年9月,中共丹徒区委、区政府迁入新城行政中心。

1999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复,荣炳乡、三山乡、西麓乡、世业乡撤乡设镇。年底全县辖15个镇、2个乡,7个居委会、259个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丹徒县总人口375973人,其中:姚桥镇25072人,石桥镇20837人,大路镇29812人,高桥镇21187人,丁岗镇20789人,辛丰镇32958人,黄墟镇22896人,三山镇20651人,西麓镇19430人,上党镇30491人,上会镇25107人,宝堰镇24685人,荣炳镇19104人,高资镇26553人,世业镇12224人,江心乡7892人,石马乡1628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丹徒区常住总人口302345人,其中:高桥镇19443人,辛丰镇52751人,谷阳镇29821人,上党镇51354人,宝堰镇22586人,高资镇42916人,世业镇12143人,丹徒新城管委会44473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7052人,荣炳盐资源区19806人。

2011年8月,撤销高资镇,设立高资街道,办事处驻人民路1号,管理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2012年末,全市总面积611平方千米,总人口28.73万人(江苏统计年鉴)。

2013年9月22日,江苏省政府(苏政复[2013]94号)批复同意将谷阳镇的姚庄、诈输、驸马庄、缪家甸、光明、新城6个居委会和张巷、镇南、陆村、西麓、长山5个村委会划出设立宜城街道。调整后,丹徒区政府驻宜城街道谷阳中大道1号;宜城街道面积4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万人,管理6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谷阳镇面积46.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万人,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

视频

丹徒区 相关视频

丹徒区风貌宣传片
镇江市丹徒区宣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