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丹徒區鎮江市轄區。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鎮江市區周圍。地理坐標為東經119°15′-119°45′,北緯31°49′-32°16′。東、北分別與揚中揚州、儀征隔江相望,東南鄰丹陽,南連金壇,西接句容。整個區域呈火炬狀,環繞鎮江市區。總面積593方千米(簡冊)/611平方千米(江蘇統計年鑑),總人口28.73萬人(2012年末)。轄2個街道、6個鎮:高資街道、宜城街道(丹徒新城)、高橋鎮、辛豐鎮、谷陽鎮、上黨鎮、寶堰鎮、世業鎮,以及2個園區(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榮炳鹽資源區)。區政府駐宜城街道谷陽中大道1號。

地處寧鎮山脈東段,長江下游南岸,長江和京杭大運河[1]交匯處。全境西南高,東北低,南有茅山余脈,中屬寧鎮丘陵,北部為沿江圩區,長江中有洲地。地貌大致可分為低山、丘崗、丘間谷地和沖積圩區。最低處黃海海拔2.5米,最高點長山主峰海拔349.7米。屬北亞熱帶南部氣候區,年平均溫度為15.6℃,年均降雨量1088.3毫米。滬寧、揚溧高速公路過境。

目錄

歷史沿革

丹徒歷史悠久,最早稱「宜」,西周康王封給虞侯矢的領地。春秋時屬吳國,名朱方。吳亡屬越,越亡屬楚,更名谷陽。秦時置縣,屬會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遣赭衣囚徒鑿京峴山東南壟,改谷陽縣為丹徒縣。三國吳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進縣,西晉太康三年(282年)復名丹徒縣。隋開皇九年(589年)廢丹徒縣入延陵縣,唐武德三年(620年)復丹徒縣。後歷朝均以丹徒名縣。民國十七年(1928年)七月,改鎮江縣。

1949年解放後,劃城區及近郊為鎮江市,農村為丹徒縣,1958年3月撤丹徒縣併入鎮江市,1962年3月市縣分置,恢復丹徒縣建制至今。建國後,丹徒隸屬鎮江地區(專區),1983年實行市管縣後,屬鎮江市。中國共產黨丹徒縣委員會、丹徒縣人民政府均駐鎮江市區。1995年丹徒縣規劃建設新城。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同年9月,中共丹徒區委、區政府遷入新城行政中心。

1999年1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廳、鎮江市人民政府批覆,榮炳鄉、三山鄉、西麓鄉、世業鄉撤鄉設鎮。年底全縣轄15個鎮、2個鄉,7個居委會、259個行政村。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丹徒縣總人口375973人,其中:姚橋鎮25072人,石橋鎮20837人,大路鎮29812人,高橋鎮21187人,丁崗鎮20789人,辛豐鎮32958人,黃墟鎮22896人,三山鎮20651人,西麓鎮19430人,上黨鎮30491人,上會鎮25107人,寶堰鎮24685人,榮炳鎮19104人,高資鎮26553人,世業鎮12224人,江心鄉7892人,石馬鄉16285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丹徒區常住總人口302345人,其中:高橋鎮19443人,辛豐鎮52751人,谷陽鎮29821人,上黨鎮51354人,寶堰鎮22586人,高資鎮42916人,世業鎮12143人,丹徒新城管委會44473人,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7052人,榮炳鹽資源區19806人。

2011年8月,撤銷高資鎮,設立高資街道,辦事處駐人民路1號,管理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2012年末,全市總面積611平方千米,總人口28.73萬人(江蘇統計年鑑)。

2013年9月22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13]94號)批覆同意將谷陽鎮的姚莊、詐輸、駙馬莊、繆家甸、光明、新城6個居委會和張巷、鎮南、陸村、西麓、長山5個村委會劃出設立宜城街道。調整後,丹徒區政府駐宜城街道谷陽中大道1號;宜城街道面積49.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萬人,管理6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谷陽鎮面積46.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7萬人,轄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

視頻

丹徒區 相關視頻

丹徒區風貌宣傳片
鎮江市丹徒區宣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