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久久饭香(唐海林)

久久饭香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久久饭香》中国当代作家唐海林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久久饭香

稻浪千重、白鹭飞越,当秋风掠过广袤的大地,“喜看稻菽千重浪,泻玉流金万里绵”,故乡的田垄,呈现一派丰收的景象。

醉美金秋,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像舞动的玉带,载着我的乡愁,从城里蜿蜒盘伸到村口。这一季,“鱼米之乡”的庐江,村庄前和山梁后,家家户户的早籼稻,犹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奏起了一行行美好的瞬间。每到这时候,我的耳畔总想起母亲温情的呼唤“双抢啦”!这声音,犹如梦里的时光,潺潺在心间流淌……

曾记何时?气候干旱、那么热的夏秋,没有电扇和空调,我们就靠蒲扇度过;没有插秧机、与收割机,我们就靠镰刀、扁担,与肩扛手挑,在乡下同自然条件恶劣的苦难做斗争。食不果腹的苦头,衣衫褴褛的尴尬,写作业、玩泥巴、捡稻子,跟在大人身后,下田帮忙干农活,就成为我们那一代人童年、与年轻时的全部记忆。

劳动的艰难,那时候,“跳出农门”就是父辈对我们的最大希翼。上班后,在基层粮站,我见证过乡亲们踊跃出售“爱国粮”的宏大场面。食不果腹的岁月,“颗粒归仓”包涵了我们的梦想,更寄于一代热血青年的初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

看望田野:目睹群众从“靠天吃饭”到向“科技增收致富”的蝶变,国家惠农政策的春风劲吹,这里已发生巨变……

刘子是我的同事,“下岗”后买了挖掘机到外地打工,一年赚的钱还不够在外面的开销。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要在庄稼地里“掘金”。告别农业税,买农机还有补贴,于是他在家门口流转了200亩地。“双抢”时利用割稻机、插秧机服务周边群众,自从装上“智慧皖粮App”,“嘀”的一声,便能掌握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和质价标准,实现粮食收购库点的信息查询和导航定位,就近进行售粮。不用排队、不用等待,拇指轻点手机就能查询粮款进账没有。

恒久以来,我居住在长江以南的小镇。与同龄人话变迁,总能勾起我浓烈而炽热的情感。在这片热土上成长,她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铭刻在我心中,像是融入血液一般,朴素而真挚。

咱们本地产的优质早籼稻,从苗期开始叶片散发一种幽幽香气,抽穗扬花期尤浓。由于多数留作口粮,农户很少打农药。近年来,由于“田保姆”助阵,这天然优质无公害早籼稻,收割机脱粒,晒谷之时、稻壳内水分缓缓蒸发,场上香气宜人。晒干、加工后,米粒饱满、清亮光洁,呈珍珠色,似碎玉晶莹。无论煮饭、煮粥均香气四溢。尤其煮饭时有“一家煮饭十家香”之说,深受周边群众喜爱。

这种米,若用晒干的稻草当作柴火,将其淘洗干净、再用铁锅煮饭,这样烧成的米饭搀和着一股稻草的清香。农家小菜伴着珠圆玉润的午饭,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许多人家就将早上的稀粥与锅巴装在大糖瓷碗里,口渴与饥饿的时候,就用饭香来充饥。

再回眸,就连咸菜夹锅巴也是香喷喷地诱人啊!

“一粒米度三关”。科技的进步,今天的人们早已体会不到劳动的艰辛。现代社会,孩子挑食、偏食者居多,以至于哄“小皇帝”吃个饭,都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大事。

于是,我耳边仿佛有风箱“呱嗒,呱嗒”声。如果舌尖也有乡愁,它一定怀念袅袅炊烟、田埂上父亲一声声吆牛犁地的声音;它一定思念久久饭香、母亲在院中一声声呼唤儿子的背影。透过远处金黄色的重重稻浪,游子将沿着你们的召唤悄悄回来……

此后,每临丰收的季节,步入老街、老家门前时,我的内心并没有预想的激动澎湃,更多的是一份笃定和从容。

看望田野:目睹老百姓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之后,我们对劳动成果是否还有足够的尊重?搽拭蒙灰的心灵,我们对于生活与生命的热爱,那样一种饭香,在你的灵魂中,是否依然珍藏?

久久饭香,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此香,乃国色稻香! [1]

作者简介

唐海林 ,作家,诗人,庐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