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
解释
1、节烈、正义的气概。2、谓刚正之气。3、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在不少人眼中,“义气”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畸变,狭义地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义气是讲原则的,如果不辩是非,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所谓“朋友”纠缠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个不辨东西的迷魂阵里,从而害人害己。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应该讲法讲德,而不是讲“义气”,“义气”时下的解释应该理解为:由于个人或朋友之间的关系而克服困难承担风险甚至牺牲自己某些利益的狭隘思想。
但是若是真正的义气,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做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无论结果如何!当朋友有困难时,不论如何也要帮朋友走出困难,这里义气并不只是兄弟,也是朋友,亲人。义气也是没私心的友谊,最纯洁最美好的东西。
因友谊而冒危险或作自我牺牲的勇气、态度。
出处
①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 仇牧、 孔父 、 荀息 之死节, 公子目夷不与 楚国,此皆执权存国,行正世之义,守惓惓之心,《春秋》嘉义气焉,故皆见之,复正之谓也。”
②《宋书·沉庆之传》:“泣血千里,志复深逆。鞠旅伐罪,义气云踊。”
③唐 柳宗元《唐故特进南公睢阳庙碑》:“惟公与 南阳张公巡 、 高阳 许公 远 ,义气悬合,訏谋大同,誓鸠武旅,以遏横溃。”
宋 欧阳修 《秋声赋》:“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①《水浒传》第五一回:“他犯了该死的罪,我因义气,放了他。”
②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布见了此马,大喜,谢肃曰“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肃曰:“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
③明 陶宗仪《辍耕录·结交重义气》:“於此可见前辈结交重义气,不以贵贱贫富易其心,诚可敬也。”
④《老残游记》第七回:“虽如此说,然当时的交情义气,断不会败坏的;所以我写封信去,一定肯来的。”
“义气”一词在《辞源》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刚正之气”,二是指“忠孝之气”。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