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烏梗草薔薇科,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莖直立,單生,被白色柔毛,上部分枝;葉革質,矩圓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單生於分枝頂端;喜光,喜溫涼氣候,適應性強。分布於遼寧西北部區域,分布區屬溫帶季風氣候。烏梗草具較高藥用價值,功能主治蕁麻疹,濕疹,皮炎等皮膚類疾病,對皮膚類疾病應用性較廣,且有着可靠顯著的作用。[1]

[]

目錄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去贓,切碎,日曬或烘乾。

貯藏條件

置通風乾燥處。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莖直立,單生,被白色柔毛,上部分枝。葉革質,葉矩圓狀披針形,具短柄,長2.4-4.8厘米,寬0.4-2.3厘米,頂端漸尖,全緣,葉背疏生短柔毛,白色。頭狀花序單生於分枝頂端,直徑1.6-2.8厘米。總苞半球形,徑約8-11毫米;總苞片4層,無毛。舌狀花粉色,長1.2-1.6厘米,寬1.6-3毫米,管部長約1.4毫米;管狀花紫色,長約3.2毫米,管部長約1毫米。瘦果卵圓形,長約2.4毫米,寬約1.6毫米,褐色,無毛。冠毛粉色,長0.4-0.8毫米。花期6-7月。

生長習性

喜光,喜溫涼氣候,適應性強。

生態環境

分布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春季多風,全年主導風向西南風。全年平均氣溫7.2℃,最高溫度37.4℃,最低溫度為-30.4℃。平均無霜期156天。全年最大降雨量744.1毫米,最小降雨量329.4毫米,年均降水量51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8月。平均相對濕度61%,最大相對濕度78%,最小相對濕度48%。平均凍土深度1.11米,最大凍土深度1.48米,最小凍土深度0.68米。

產地分布

分布於遼寧省西北部區域,生長于山林地區。

藥用價值

烏梗草具較高藥用價值,功能主治蕁麻疹濕疹,皮炎等皮膚類疾病,對皮膚類疾病應用較為廣泛,且作用可靠顯著。

用法用量

烏梗草2-3錢煎湯內服(干品減半);1-2兩搗碎外敷(干品減半需研末調敷);或熬製成藥膏塗擦患處。

烏梗草膏的熬製

所需材料 烏梗草,香油。(比配2:1,即每百克烏梗草需加香油五十克)

熬製藥膏注意事項 熬製過程中不可用鐵器攪拌,此時鐵器與鍋底相碰,一鍋藥膏起火而毀。熬製成型藥膏呈深綠色。

參考文獻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92529562 農村不起眼的「旱蓮草」,卻是水邊的仙草! ]知乎

熬製方法過程 第一步.泡藥

烏梗草洗淨後瀝乾切碎,放入砂鍋中以涼開水浸泡10日(水需高出藥材5厘米左右),如夏季氣溫高,需冷藏。

第二步.熬漿

10日後,將泡好的烏梗草加熱煮沸,小火維持4-5小時,煮沸兩次,每次沸後,小火維持一小時左右,熬製成漿狀,用細布擠壓,藥漿再經過4層紗布濾過,濾漿陰涼避光處靜置,讓藥漿充分沉澱。氣溫若低於28℃,則要求放置24小時以上。

第三步.煉油

將香油放入乾淨的鍋內,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開始油水之氣會直向上升,再過一時則氣體會向鍋周旋升,急用竹筷點油滴入涼水上,成珠不散,為煉油已成。

第四步.火上下藥漿

這時繼續用微火熬油,把藥漿緩緩倒入沸油內,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斷順時針攪拌,油會上溢氣泡,冒出濃煙,待煙氣稍盡,則急用竹筷點油滴到涼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淨水.用干手試捏,以粘手而離手時不膩手為度.急住火.藥膏成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