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脚绿竹
乌脚绿竹 |
中文学名:乌脚绿竹 拉丁学名:Dendrocalamopsis eduli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属:绿竹属 |
乌脚绿竹(学名:Dendrocalamopsis edulis (Odashima) Keng f.)是禾本科、绿竹属植物体木质化,呈乔木或灌木状竹类植物。竿直立,淡绿色,高可达20米,基部较粗,箨鞘革质,先端作广圆拱形,背面粗糙,箨耳小,微有刺毛;箨舌矮,箨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竿每节生多枝,呈束状。末级小枝甚纤细,叶鞘无毛,有纵肋,叶耳极小而不显著,叶舌显著,截形;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细长披针形,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灰色,叶缘粗糙,花枝无叶或混生叶片;小穗含小花,轴节间短,外稃卵形,内稃较窄,近倒卵形,质透明,花药细长,紫黄色,子房长圆形,花柱线形,果实未见。2-10月出笋,9月开花。
乌脚绿是中国台湾原生竹种,台湾北部如宜兰、基隆、台北、桃园、新竹等低海拔地区普遍分布。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性强健、耐寒也耐热、耐旱、耐风。
其笋可供食用,笋味较绿竹鲜美。
目录
目录
形态特征
植物体木质化,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硅可高达70%,常呈乔木或灌木状。 [2] 竿直立,淡绿色,高达20米,基部较粗,直径7,5-13厘米;节间长20-35厘米,竿壁厚1-1,8厘米。箨鞘革质,先端作广圆拱形,基底几为箭镟形,背面粗糙,在下部贴生小刺毛,上部亦疏生刺毛,边缘无毛但其上端微具纤毛;箨耳小,微有刺毛;箨舌矮,先端无毛或有纤毛;箨片三角形或长三角形,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多少有些向内收窄,腹面在基部倒生褐色刺毛而上部则近于无毛,边缘具小锯齿而粗糙。竿每节生多枝,呈束状。末级小枝甚纤细,具10-12叶;叶鞘无毛,有纵肋,长10-13厘米,外缘生纤毛;叶耳极小而不显著,边缘生有数条长为7-10毫米的丝状繸毛,后者有极小的刺毛而粗糙;叶舌显著,截形;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细长披针形,长20-34厘米,宽3-5厘米,先端缓渐尖,基部圆或微呈心形,上表面无毛,惟在脉上微糙,下表面灰色,被小刺毛,叶缘粗糙,次脉10-13对,再次脉8或9条;叶柄长约4毫米。 花枝无叶或混生叶片;假小穗单生或簇生于花枝每节,呈细长形或较宽的细长形,长3-3,7厘米,宽5毫米,体扁;小穗含8-13朵小花,顶端的2或3朵为不孕;小穗轴节间短,具纵肋,体扁,先端较粗而生微毛;外稃卵形,长8-13毫米,宽6-8毫米,具多脉,先端尖锐而有小尖头,背面于幼时粗糙而带紫色,嗣后渐变无毛,腹面仅于先端倒生小刺毛,边缘在上部生纤毛;内稃较窄,长6-10毫米,背腹两面均生有柔毛,背部2脊上生有长纤毛,脊间4脉,顶端生纤毛,边缘的上部具极弱的纤毛;鳞被2或3,近倒卵形,长1,5-2毫米,质透明,边缘的上部生有长纤毛;花药细长,长4-4,5毫米,宽1-1,3毫米,紫黄色,先端锐尖而在两药室间留有小凹缺,基部向下延伸成箭镟状;子房长圆形,长1-1,5毫米,先端生刺毛,花柱线形,长6-7毫米(连同柱头在内),带紫色,自基部即分为3柱头,后者呈羽毛状。果实未见。笋期2-10月,花期9月。
生长环境
乌脚绿属阳性植物。性喜高温、湿润、向阳之地,生长适宜温度18-30℃,日照70-100%。生性强健、耐寒也耐热、耐旱、耐风。
分布范围
乌脚绿是中国台湾原生竹种,台湾北部如宜兰、基隆、台北、桃园、新竹等低海拔地区普遍分布。在台湾北部广泛栽培。
栽培技术
栽植:栽培产笋竹林宜密植,平地(旱地)和平缓山坡地每公顷栽400株,竹苗在栽前一日挖掘,将竹苗地上部涂泥浆,或加敷潮湿鲜苔,防失水,栽时将竹苗截去捎部及技,留1米长,每穴植一株,深度因竹苗大小而异,一般较竹苗原来深度再加深5-10厘米,以40-60°角斜植,这样苗茎部较接近土壤,湿度较高,水分蒸发较缓,可提高成活率。栽后分数次覆土,先填表土踏紧,再淋灌清水再填土使土与根部密合,直至竹苗不动摇为止,最后将心土覆上,此时最好加一层堆肥,竹苗成活后一个月,可用10倍稀释尿素灌施基部两边约30厘米处,促进发育生长。
敷盖:新植竹苗或已成林的竹丛,以甘蔗叶或割取杂草加以敷盖,每丛约60千克分三次敷盖,保持土壤湿润,敷盖材料腐烂后可改土,尤其在产笋季节敷盖充足时,竹笋色泽近象牙色,味美,纤维少,品质价格均较未敷盖者为高。农民一般不用稻草,担心影响上壤酸碱度,对竹笋生产不利,部分竹农用高培土方式代替敷草,效果亦好。以黑色PE塑胶布敷盖,其结果敷盖塑胶布有提早发笋效果,最多可提早45天,最少3天,由于发笋早,价值高,自可增加收益。
中耕:除草及整理竹头:农闲时将竹林土全部浅耕一次,深约20厘米,改良土壤通气性等,并防杂草繁衍,中耕时将三年生以上老竹砍除,并掘出竹头发笋以1-2年生幼竹为主,三年生以上老竹发笋能力殊弱,应砍除,优义产笋竹林每丛保存母竹2-3株,每竹在白露前后一周内砍除老弱竹株一株。留母竹不宜过早,因栽培日的在采笋,早期笋较大,长成竹林亦必然高大,竹大招风易受风害,影响竹笋产量。
施肥:施肥可分基、追肥二种。基肥用堆肥或鸡粪,在早春中耕时,在靠近竹丛处开土或犁松土壤,放上基肥每丛15千克,后覆土;追肥以化肥氮、磷、钾三要素比率为2:1.5:2,5或2:1:1,每年每丛追肥以台把6号或1号复合肥料2.5千克:或用三要素肥料混合、硫胺3千克;过磷酸钙1千克;氢化钾0.5千克,竹林施肥时期和当地降雨期关系密切。
主要价值
乌脚绿其笋可供食用,笋味较绿竹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