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簡稱「烏市」,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教、金融和交通中心,是溝通新疆南北和連接中國內地與中西亞及歐洲的交通和通信樞紐,第二座亞歐大陸橋中國西部橋頭堡和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是中國大陸綜合實力排名第十六的新興城市,同時也是中亞五國第一大城市。
烏魯木齊 | |
---|---|
烏魯木齊地處亞歐大陸中心,天山山脈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西部和東部與昌吉回族自治州接壤,南部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鄰,東南部與吐魯番地區交界。
烏魯木齊歷史悠久。「烏魯木齊」為古準噶爾語,意為「優美的牧場」,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匯點,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的融合處。 烏魯木齊東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有「油海上的煤城」之稱。
目錄
建制沿革
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
戰國時屬古車師人的活動範圍。
東漢時期,為東師六國的一部分。
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分布着十餘個遊牧部落,史稱「十三國之地」,西域都護府曾派兵屯田。
三國時期,車師後國在今烏魯木齊南郊(現烏拉泊水庫一帶)建淤賴城,為烏魯木齊第一城。
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即為當時輪台縣。
公元648年(貞觀二十二年),唐朝政府在距現市區以南10公里處設置輪台城,隸屬庭州(治所在今吉木薩爾)。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膾炙人口的詩句。
從663年開始,唐朝政府派軍至烏魯木齊河畔屯墾。
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在輪台生活過3年的邊塞詩人岑參,寫過「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
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輪台設置「靜塞軍」,駐守這一戰略要地。此後,當中原王朝統治衰弱時,地方政權更迭頻仍,烏魯木齊屢經戰火,給各族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
1755年(乾隆二十年),烏魯木齊開始大規模開發。烏魯木齊築土駐軍,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農業、商業、手工業一度有較快的發展,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清政府平定準噶爾叛亂,在現烏魯木齊九家灣一帶築壘屯兵,並將此地定名為「烏魯木齊」。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
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在迪化城西另築新城鞏寧城(即老滿城),駐滿營官兵。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為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馬里坤道移駐迪化州鞏寧城。於是鞏寧城也就成為當時清王朝在烏魯木齊的軍政統治中心。
1864年(同治三年),鞏寧城毀於戰火。
1880年(光緒六年),在迪化城東築「新滿城」,原迪化城由民商居住,俗稱「漢城」。
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
民國2年(1913年),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並同時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
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
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同時將市區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區,迪化縣隸屬迪化專員公署,轄6個鄉,2個牧區及達坂城鎮。區以下設保甲組織。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在郊區建立農民協會,並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成立3個鄉,至此,城鄉各級人民政府初步建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1999年8月10日,國務院批准將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
2002年3月9日,國務院批准調整烏魯木齊市南泉區行政區劃:(1)將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的烏拉泊街道和烏魯木齊縣的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柴窩堡鄉歸烏魯木齊市南泉區管轄。(2)南泉區更名為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區政府駐地由魚爾溝遷至達坂城鎮。
2007年8月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將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併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域面積由10900.77平方公里增至14216.3平方公里,米東區行政區域為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面積3407.42平方公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與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五家渠市行政區域界線走向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區域界線保持不變。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烏魯木齊市位於亞歐大陸腹地,地處北天山北坡,準噶爾盆地南緣,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內陸城市。轄區東毗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東南與吐魯番地區託克遜縣接壤;南在阿拉溝一帶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和靜縣相鄰;西鄰五家渠市、昌吉州昌吉市;北以北緯45°線為界與阿勒泰地區相接,東北鄰昌吉州阜康市、吉木薩爾縣。地理坐標:東經86°37'33〃~88°58'24〃,北緯42°45'32〃~44°08'00〃。南北最長處約231千米,東西最寬處約176千米。全市行政區域土地面積13 78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391平方千米。
烏魯木齊市三面環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自然坡度12‰~15‰,海拔680米~920米。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坐標東經87°19′52″,北緯43°40′37″。[1]
地形地貌 烏魯木齊市境最北點在頭屯河下游距五家渠鎮3.5公里處,最南點抵阿拉溝以南夏格澤山脊,南北最寬處約153公里;市境最東點在高崖子牧場東邊石窯子艾肯溝內,最西點在勝利達坂以西的天格爾山脊,東西最長約190公里。海拔580米-920米。自然坡度12‰-15‰。
烏魯木齊地勢起伏懸殊,山地面積廣大。南部、東北部高,中部、北部低。最高點天山博格達峰頂,海拔5445米;最低處在猛進水庫的大渠南側,海拔490.6米。兩地水平距離75公里,高差4954.4米。山地面積占總面積50%以上,北部沖積平原不及總面積的1/10,市區平均海拔800米。
烏魯木齊市區三面環山,北部平原開闊。東部有博達山、喀拉塔格山、東山;西部有喀拉扎山、西山;南部有伊連哈比爾尕山東段(天格爾山)、土格達坂塔格等。轄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降低,大致分為三個梯級:第一級為山地,海拔2500-3000米或更高;第二級為山間盆地與丘陵,海拔1000-2000米;第三級為平原,海拔在600米以下。 氣候環境 烏魯木齊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春秋兩季較短,冬夏兩季較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194毫米,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氣溫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為-15.2℃。極端氣溫最高47.8℃,最低-41.5℃。
烏魯木齊深處大陸腹地,屬於中溫帶大陸乾旱氣候區。氣候特點是:溫差大,寒暑變化劇烈;降水少,且隨高度垂直遞增;冬季寒冷漫長,四季分配不均,冬季有逆溫層出現。每年6至10月是烏魯木齊旅遊的黃金季節,因為這段時間花木爭艷,瓜果溢香。
春 烏魯木齊春天來得遲,北郊一帶3月26日步入春天;市區要晚兩個星期,到4月8日春天來臨;南郊還要遲十幾天,4月20日左右
山前才見綠波。每年從6月上旬起,烏魯木齊之春自北而南相繼結束。春雨占全年降水的40%左右,對春播及旱地作物十分有利。
夏 夏季的烏魯木齊城郊山區山花爛漫,市區林帶鬱鬱蔥蔥;北郊的夏季,從6月4日到9月21日整整90天;城
區則從6月23日到8月24日,才62天;而南山牧場卻沒有真正的夏天,春秋相連。烏魯木齊位於亞歐大陸腹地,遠離海洋,氣候乾燥,儘管夏日炎炎,卻熱而不悶,而且晝夜溫差大,烏魯木齊城區夏季平均氣溫為23℃,是旅遊、避暑的勝地。
秋 烏魯木齊的秋天從8月24日開始。北部平原推遲10天,入秋後,天氣環境比較穩定,天氣不冷不熱,溫和宜人。秋季是收穫的季節,天山南北的瓜果匯集在烏魯木齊。9月下旬以後,冷空氣頻頻襲來,氣溫下降迅速。10月份晝夜溫差增大。「早穿皮襖午穿紗,圍着火爐吃西瓜」這句民謠正是烏魯木齊深秋氣候的生動寫照。
冬 烏魯木齊城區的冬天,從頭年11月3日到次年4月8日長達150天。烏魯木齊市三面環山,北部好似一個朝向準噶爾盆地的喇叭口。由於天山屏障,冷空氣往往滯留在盆地內,大雪飄飄,銀裝素裹,是烏魯木齊冬景的一大特色,風采獨具。南郊山前丘陵卻有一條「暖帶」,一月份氣溫要比市區高4、5度。這種獨特的冬季氣候條件,適應進行大棚蔬菜生產,而且南郊積雪長達175天,極易開展高山滑雪、高山冰場速滑和雪地「叼羊」、雪地「姑娘追」等冬季運動及旅遊活動。[2]
自然資源
水資源是地處內陸乾旱區的烏魯木齊最寶貴的資源。烏魯木齊存在着冰川融水、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等不同形態的水資源,降 水是水資源的補給來源,降水的變化直接影響水資源的變化。2012年,水資源總量為9.96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9.198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0.771億立方米。
烏魯木齊地表水水質較好,河流均系內陸河,河道短而分散,源于山區,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水位季節變化大,散失於綠洲或平原水庫中。烏魯木齊地區共有河流46條,分別屬於烏魯木齊河、頭屯河、白楊河、阿拉溝、柴窩堡湖5個水系。 烏魯木齊地區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按地質情況可劃分為達坂城—柴窩堡窪地、烏魯木齊河谷和北部傾斜平原三個區,形成地下水儲存的良好環境。
烏魯木齊地區冰川資源豐富,冰川素有「高山固體水庫」之稱,主要分布在烏魯木齊河和頭屯河上游的天格爾山以及東部的博格達山,儲量73.9億立方米,平均消融量1.23億立方米。
土地資源
烏魯木齊土地總面積為12000平方公里。現有耕地65430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5. 55% ,其中水田990公頃,菜地4618公頃,水澆地面積56872公頃,山旱地2950公頃;現有園地1007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 09% ;林地577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4. 89% ;牧草地804679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68. 23% ;城、鎮、村莊及工礦用地30702公頃,占土地總面
礦產資源積的2.6% ;水域總面積36204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3. 07% ;未利用土地
178412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15. 13% 。
烏魯木齊市北有准東油田,西有克拉瑪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東有吐哈油田,且地處準噶爾儲煤帶的中部,市轄區內煤炭儲量就達100億噸以上,主要分布在雅瑪里克山、水磨溝、蘆草溝等地,約占全疆總儲量的四分之一,故烏魯木齊又被稱為「煤海上的城市」。此外還蘊藏豐富的各種有色、稀有的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共發現各類礦產29種,129處礦產地,大、中型礦床30多處。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銅、錳、鐵、黃金、石材、砂石、粘土、鹽、芒硝、礦泉水等。鹽儲量2.5億噸,芒硝儲量1.1億噸,鹽和芒硝產於芒硝鹽池,分東、西鹽湖兩部分;石灰岩儲量1.2億噸;錳礦儲量2.2萬噸。
生物資源
烏魯木齊地區的森林資源在全疆相對較優,相當於全疆平均森林覆蓋率的3倍,但與全國相比差距甚大。森林資源可分為天然林和人工林兩大類。天然林主要包括山地針葉林、河谷林和平原荒漠林;人工林主要包括以改造自然、保護農田、草場為主體的各種防護林、用材林、經濟林和城市綠化林。
截至2012年,有林業用地面積62477公頃,有林地面積3561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7%;疏林地面積1836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9%;灌木林地面積2782公頃,占林地面積的4%;育苗基地面積264公頃;城市園林及荒山綠化已達3226公頃。樹種資源約90餘種,主要有雪嶺雲杉、天山樺、密葉楊、白榆等。
動物資源
烏魯木齊所處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徵、氣候條件等為各類動物提供了可供選擇的生存條件,是動物繁衍生息的豐富資源。各類野生陸棲脊椎動物約212種,其中鳥獸資源豐富,約有201種。荒漠動物群分布於本市低山地荒漠和沖積平原地帶,主要有沙鼠、跳鼠、鵝喉羚、沙狐、狼等動物;河流、湖沼動物群分布在本市的河流、湖泊等水域,代表種類有灰雁、綠頭鴨、黑鸛等動物;森林草原動物群分布在南山山地的森林、草原,主要有馬鹿、野豬、棕熊、灰旱獺、石貂、野兔等動物;高原寒漠動物群分布於南山和東山高山地帶的動物,主要有北山羊、雪豹、高山雪雞等動物。烏魯木齊分布的野生動物被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24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4種,二級保護動物20種。
植物資源
烏魯木齊位於天山以北,自然環境比較複雜,有着豐富的野生植物資源。現已查明,可供開發利用的野生食用植物約有40餘種,其中野薔薇、沙棘、野苜蓿等在國內外已被開發利用,作為飲料和保健品;野生油料植物約有50餘種;野生飼用植物約有29科140多屬240餘種,其中如三葉草、草木樨、苜蓿、冰草、草地早熟禾、布頓大麥等世界上著名的豆科和禾木科牧草在本市均有生長,本地還有不少野生優良牧草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利用;野生蜜源植物約有100多種;農作物野生近緣種植物約有60多種;野生藥用植物資源約有390餘種,是中國醫藥寶庫的一部分;野生工業用植物約有100餘種。[11]
區域人口
人口詳情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為311255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0818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30725人,增長49.51%。年平均增長率為4.10%。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133835戶,家庭戶人口為279284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87人減少 0.41人。男性人口為1610775人,占51.75% ;女性人口為1501784人,占48.2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9.98下降為 107.26。 0-14歲人口為427911人,占13.75% ;15-64歲人口為2435571人,占78.25% ;65歲及以上人口為 249077人,占 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 2.87%,15-6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28%,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15%。
截至2010年,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2331654人,占總人口的74.91%,各少數民族人口780905人,占總人口的25.09%。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764092人,增長了48.74%;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266633人,增長了51.85%。
截至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768879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62818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893786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57201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的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全市常住人口為3112559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081834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030725人,增長49.51%。年平均增長率為4.10%。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1610775人,占51.75%;女性人口為1501784人,占48.25%。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2331654人,占總人口的74.91%,各少數民族人口780905人,占總人口的25.09%。
區域經濟
綜合概述 烏魯木齊是第二座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烏魯木齊毗鄰中亞各國,自古以來就是溝通東西商貿的重要樞紐,對中亞地區具有較強的輻射作用。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1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5%。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0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955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525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2:38.1:60.7。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5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82.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3%,其中:出口總額72.17億美元,增長12.8%;進口總額10.68億美元,下降23.6%。
第一產業 2012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9.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2%。其中,農業產值23.45億元,增長2.54%;林業產值1.48億元,增長52.05%;畜牧業產值21.42億元,增長7.94%;漁業產值0.87億元,增長2.9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4億元,增長13.76%。
2013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5%。其中,農業產值29.14億元,增長4.2%;林業產值3.73億元,增長19.4%;畜牧業產值22.70億元,增長6.6%;漁業產值0.96億元,增長2.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50億元,增長25.9%。
2014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1.9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29.29億元,增長0.5%;林業產值3.84億元,增長2.9%;畜牧業產值24.98億元,增長10.0%;漁業產值0.94億元,下降2.1%;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94億元,增長17.6%。
第二產業 烏魯木齊已形成石化、冶金、紡織、機械製造、高新技術、建材、醫藥、食品、輕工業、電子信息等十大產業集群,產業門類齊全,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特別是石化、冶金等產業的發展在同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已成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第二產業在全市GDP的比重為38.8%。康師傅、可口可樂、阿爾卡特、SK、嘉里大通、大眾、威立雅、惠普、西門子、韓國韓華、丹麥LM、豐田、意大利索克瑟姆、嘉士伯、統一、韓國大宇、漢莎航空、日本積水化學、法國液化空氣等等,已有越來越多的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落戶烏魯木齊。
2012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50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88.49,比上年下降18.2個百分點,其中資產負債率為54.52%,總資產貢獻率為12.35%。
2013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94.00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在全部工業中,非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489.30億元,增長21.8%;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304.70億元,增長5.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298.05億元,比上年下降6.9%;實現利潤137.96億元,下降11.1%。
2014年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80億元,比上年增長12%。在全部工業中,非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475億元,增長20%;石油工業實現增加值305億元,增長4.4%。在全部工業中,大中型企業實現增加值592億元,增長13.0%;小微企業實現增加值188億元,增長6.0%。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為96.7%,其中:輕工業為93.0%,重工業為97.0%。
第三產業 新疆與周邊8個國家陸路接壤,擁有17個沿邊一類口岸和10個二類口岸,烏魯木齊不僅是新疆最大的商品集散地,而且是中亞地區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已成為世界投資者開拓中亞市場的重要平台。烏魯木齊依託周邊八個國家,建成了近200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其中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有32個,超10億元的有10個,形成了覆蓋新疆,輻射中亞地區的多層次、多渠道貿易網絡,成為中國西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城市。
烏魯木齊第三產業較為發達,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為60.7%。烏魯木齊擁有百餘家星級酒店,三星以上達到90餘家,烏魯木齊五星級酒店15家,擁有完善的服務業和完備的基礎設施,為世界各地的客商創造了良好的投資合作環境;擁有健全的商貿流通體系,進出口貿易較為發達,占新疆進出口額的50%以上;一批國際著名品牌相繼落戶烏魯木齊提升了商業業態。2013中國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烏魯木齊名列31個金融中心城市第26名。 2014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1526億元,比上年增長20%。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含一日游)2014.4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1%,其中,接待國外遊客31.57萬人次,下降10.4%。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74.57億元,下降0.8%,其中國際旅遊收入11.84億元,下降9.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23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1.1%。年末全市擁有保險公司200家,全年保費收入104.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7%。
烏魯木齊擁有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中科院新疆天文台等為主體的各類科研機構。 截止2014年末全市擁有各類科研機構79家;專業化科技中介機構18家;專業從事技術開發的機構113家;從事技術服務的機構67家;批准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6家;擁有各類重點實驗室52個;建立了5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化基地。經科技部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193家,占全疆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52.0%。全年專利申請量4545件、專利授權量2362件,分別比上年增長22.8%和5.5%。烏魯木齊地區技術市場登記技術合同597份,合同總成交金額達到2.89億元。
醫療衛生
截止2014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達1723個,比上年增長2.4%,其中:醫院14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548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1個,其他衛生機構2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76萬張,增長6.4%,其中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2.70萬張,平均每千人擁有床位數10.4張。衛生技術人員3.38萬人,比上年增長2.4%,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30萬人,註冊護士1.44萬人;全年總診療2211萬人次。
風景名勝
紅山 高聳於市中心的紅山,山岩突兀,氣勢非凡。每當晨昏,岩壁映日,紅光熠熠,因而得名。山勢呈東西走向,主峰海拔1391公尺。因山頭狀如猛虎,峭岩色赤, 故又稱「虎頭山」、「紅山嘴」。紅山與對面不足千米遠的雅馬里克山(俗稱妖魔山)相對峙。山下,烏魯木齊河縱貫南北。傳說紅山是天池中飛來的一條赤色巨龍,落地化為山岩,但仍不安分地緩緩向雅瑪里克山爬去,若兩山一旦合攏,烏魯木齊河被阻斷,城區將化為汪洋澤國。於是,1788年,烏魯木齊都統尚安一位講迷信的滿族地方官員,便下令在兩條「巨龍」頭上各建一座九級青磚「鎮龍寶塔」。其中紅山頂上之塔存留至今,而雅瑪里克山頭之塔則於二十餘年前被大風吹倒,近年才新修復。現在紅山及其兩山之塔,成為市區勝景之一。紅山經多年造林綠化,已闢為「紅山公園」,紅亭綠樹,青塔赤岩,別有風姿。近年又建立起清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石雕塑像和紀念紅山綠化之群雕各一座,更為古老紅山增添青春風采。登臨紅山頂上的「遠眺樓」,邊城全貌盡收眼底。紅山已成為烏魯木齊市的象徵。
水磨溝風景區 位於烏魯木齊市區東北郊5公里處,水磨溝河從 中穿流而過。兩岸古木婆娑,泉流噴涌。古廟、亭台點綴其間。早在清代,這裡已闢為遊覽勝地。每至盛夏、遊人如織。如今經整修擴建,已形成近郊的一座公園。溝里有著名溫泉,常年水溫28--30℃,含鉀、鈉、鎂、硝酸鉀、氡,鋅等多種元素,對關節炎,皮膚病等有一定療效,還可作為礦泉水飲用。1982年在此建成溫泉按摩理療醫院,引進日本醫療設備,規模一新。不少外地遊人專門至此住院療養。
人民公園 原名「同樂公園」,俗稱「西公園」,系市內最大的公園,這裡原先只是烏魯木齊河西岸的一片湖沼,四周古樹蓊鬱。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造烏魯木齊城時,將該地闢為官員休憩之地。光緒九年(1883年)開始建園。1918年主政新疆的楊增新又予以擴建,疏浚湖底,整修湖岸,仿照古代中原地區殿堂式樣,建造了丹鳳朝陽閣,後又建龍王廟、醉霞亭、曉春亭、鑑湖亭。
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 位於友好北路,與友好商場隔街相望。1984年10月1日正式開展。陳列面積3700平方米,僅次於北京地質礦產博物館而居全國第二。各種實物標本、模型1000餘件,其中 有人工模擬天然山洞、無線電遙控立體沙盤等大型模型多件。在展出的實物標本中,有新疆優質礦產石油、煤炭、鈹鋰,雲母、石棉、鉻鐵礦、鈉硝石,芒硝等。還有和田白玉、瑪納斯碧玉、阿勒泰狗頭金,砂金等。新疆已發現的127種有用礦產,在這裡多有標本展出。其中有重達70餘公斤的水晶「石英單晶薄02公斤的自然銅,上百公斤的綠柱石和數百斤重的和田玉等都是罕見珍品。館內設工藝品部,專售珠寶、首飾,字畫及其它旅遊紀念品。
旅遊攻略
烏魯木齊速覽
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位於天山北麓,蒙古語「烏魯木齊」,意為「優美的牧場」。它是這個地球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也是亞洲的地理中心。 烏魯木齊地區三面環山,北部是平緩開闊的平原,東部則是博格達山、東山等山峰,西部和南部分別坐落着西山和天格爾山。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市南郊30km處。這塊土地上生活着漢、維吾爾、哈薩克、回等43個民族。眾多的民族、不同的風俗,構成了如今烏魯木齊與昌吉的奇特風情。 烏魯木齊是一座烈性的城市。這的人非常豪爽,特別是在喝酒方面,你必須坦誠痛快,做不得假,所以在新疆做客一定要有好酒量,到了烏魯木齊你就會充分領教到這一點。
最佳旅行時間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最熱的是7月,平均氣溫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15.2℃。去新疆旅遊最佳時間是秋天的8月和9月,這時天氣已經開始涼爽,瓜果也已經成熟。尤其是9月初,這是烏魯木齊的攝影發燒友們傾巢出動的時候。5-10月進行常規旅行比較合適,12月至來年2月,天池、南山西白楊溝等地還設有冬季旅遊項目。 八月正值初秋,天池清風吹拂,涼爽宜人,是避暑消夏的風水寶地。熱情好客的哈薩克人,在天池湖畔的天闊草地上搭起了一座座白色氈房,為遊人準備了奶茶、奶酒、奶酪和手抓羊肉,還有賞心悅目的民間歌舞。 儘管冬季向來是烏魯木齊的旅遊淡季,但隨着滑雪熱在全國的不斷升溫,各家滑雪場設施不斷完善。牽引道等設施早就齊備,而滑雪板、滑雪圈、雪地摩托車、雪地卡丁車、雪地悠波球、動力升空傘、三角翼等新增的滑雪項目讓消費者大呼過癮。
穿衣指南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最熱的是7月,平均氣溫25.7℃;最冷的是1月,平均氣溫-15.2℃。這裡晝夜溫差較大,要注意防寒保暖。5、6、9、10月應帶上毛衣、外套或風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後前往,則必須穿厚呢大衣或羽絨服等禦寒服裝。 消費水平 遊玩烏魯木齊市內以及周邊景點大概需要2天時間,除去來往烏魯木齊的交通費,800元能涵蓋所有消費。若只是將烏魯木齊作為中轉站,只進行簡單的遊玩的話,400元也能玩得不錯。
當地活動
餐飲 烏魯木齊既然是新疆首府,全疆乃至全國各地的口味都能在這裡找到。維吾爾族的抓飯、饢、拉麵、烤羊肉、烤包子、酸奶子、油塔子,回族的揪片、拌麵、粉湯、酥饃、燴麵、炒麵、涼粉,蒙古族的手抓肉、奶酪、奶豆腐、燉羊肉、火鍋、熏肉、烤餅、油炸餅,俄羅斯族的麵包、餅乾、奶製品等等,無一不令人垂涎欲滴、食慾大增。另外,川菜、粵菜、西式快餐等也都隨處可見。
購物 烏魯木齊幾乎能買到全疆各地的特產,而且價格也合適。如果能趕上二道橋附近的星期天巴扎,說不定還能看到很多民間手工做的玩意兒。
娛樂 作為新疆的省會,烏魯木齊已經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城市了。城市的休閒娛樂業飛速發展,各種現代化娛樂項目和設施,諸如保齡球館、高爾夫球場、檯球廳、夜總會、歌舞廳、影劇院、酒吧、網吧等,在烏魯木齊都能找。但烏魯木齊最富特色的娛樂項目還是極具民族色彩的賽馬、叼羊和姑娘追,在南山風景區常有這些表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