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乒乓情缘(刘英涛)

乒乓情缘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乒乓情缘》中国当代作家刘英涛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乒乓情缘

小小乒乓球推动大地球,已被传为外交佳话。乒乓球对我来说,犹如知心爱人,感情甚笃,五年多没打乒乓球了,失去了很多快乐,身体也越来越发福了。每当回想起和乒乓球相识、相恋、相知的精彩故事,就会心情激荡,充满向往。

那是我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年春天,去外婆家串亲戚,本村的几个小伙伴厮跟上,一块儿出去玩,其中一个年龄稍长点的本家兄长,拿着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乒乓球拍是自己用木板制作的,大半个橢圆,带一个木柄;乒乓球是白色的,往硬实的地面上一摔,弹起老高,还怪好玩。那个兄长,把我们领到一个小学,小学外面有一个水泥乒乓球台子,于是,我们就围在球台周围,打开了乒乓球。轮流坐庄,谁输谁下。先是这个兄长和另一个伙伴打,当时的计分标准是21分。只见他们各站一边,左推右档,进退自如,乒乓球在台子上隔着球网,跳来跳去,有时遇到高球,还会狠狠的扣杀一拍,洋洋得意,我心里很是羡慕,很是佩服。等轮到我上场了,可是我一点儿也不会,心中胆怯,推脱不上,小伙伴们都非常友好,纷纷劝我上去试试,本家兄长正在坐庄,耐心的教我怎样握拍,怎样发球。我笨拙地拿着球拍,发球时,球蹦的老高,拍与球不协调,抛出球去,球拍常常打不到球。打球时,放不开手脚,步伐跟不上,手上不来,要么站着不动,要么东倒西歪,一点也不灵活。小伙伴们都看着我,叽叽喳喳,你一言,我一语,并不时教我这样打,那样打。台子对面的兄长随着我的节奏,不紧不慢,一拍一拍地把球接过来,让着我,把球挑的老高,可是,我哪有扣杀的水平,即使偶尔贸然扣上一拍,球也被打飞老远。一局终于结束了,我满头大汗,更谈不上多少比分了。小伙伴们鼓励我说:“不要急,慢慢来,以后多打打,熟练就好了。”我心里暖暖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打乒乓球的乐趣已深深吸引了我。

回到家以后,心血来潮,热度上升。遂找来木板,找来锯子,依葫芦画瓢,自己也制作了一个乒乓球拍,然后,又从供销社买来一个乒乓球。当时,我们那里还没有乒乓球台子,只能一手拿拍,一手拿球,往高处抛球,再拿球拍去接,一下一下往上抬。一开始,抬不了几下,一不小心就跌落在地,后来,熟练了,越抬越多,只用一只手端住拍和球,往上一抛,就能抬好长时间。有时候,找一个平展的墙面,对着墙,自己练习推球。渐渐地,发球、接球越来越熟练,动作也越来越协调。记不得啥时候,学校用水泥砌起了一个乒乓球台子,我们开始在台子上打,往往好几个人聚在一起,排队轮流上阵,水平高的常常坐庄,能多打一会,水平低的一会就下来了,好长时间才轮上一局。我刚开始打,水平差,一次常常打不了几局,是一个忠实可爱的小观众。耳濡目染,隔三差五练练手,慢慢的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学会了乒乓球的基本要领和基本动作。

到了上初中的时候,学校体育设施非常简陋,乒乓球台子没几个,篮球场倒是弄的比较正规,恰好教我们的体育老师是篮球专业,上体育课时教我们打篮球。篮球大,容易学,参与人多又热闹,竞争也相对激烈。从那时起,我开始移情别恋,喜欢上了篮球,乒乓球就冷落了。

参加了工作,到了一所中学。学校的体育设施很完善,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都有,但我只是偶尔打打乒乓球,经常打篮球,虽然篮球打的不怎么样。有一次打篮球,和对方争球,对方跳起来抢球,我用右手往下一拍,结果右手打到了对方跳起的脚上,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右手大拇指关节处掉了一块骨头,问医生:“怎么办?”医生说:“在这个部位,没办法固定,只能慢慢长,最后会像树一样,长个疙瘩。”大约养了五六个月,长好了,确实如医生所说,右手大拇指关节处长了一个小疙瘩,外表看不出来,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到,并且关节处不能弯曲。这次受伤,让我进行了深刻反思,篮球是不能再打了,光受伤,伸开自己的右手,数了数,五个手指头,已有三个不能完全伸展了,都是篮球惹的祸。便又想起了乒乓球,觉得还是打乒乓球好,没有身体碰撞,不会受伤,运动量相对较小,多大年龄都能打。我决定专攻乒乓球,努力把乒乓球学精学通,打出水平。不求样样懂,只求一门精,一招鲜吃遍天啊。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脚下。”当机立断,说干就干,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打过篮球,对乒乓球情有独钟了。工作之余,我常常留恋于学校操场南边的水泥乒乓球台前,和同事中的乒乓球爱好者交流切磋球技。有时候时间紧张或天气不允许,不能去操场打球,就在办公室外面的白墙上,练习推球,还以老一辈革命家的一句诗作为自勉:“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不知不觉,我的打球技艺和身体的灵敏度有了质的飞跃,明显感觉,打球的水平提高了一大截,再和球友们交手,他们无不惊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涛子可不能小觑了。”

同事中有一位姓申的老兄,喜欢武术,每天早上五六点,就在家门口的操场上练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看见了,惊讶的说:“啊呀!这个老师太厉害了,咱们可不敢招惹他。”殊不知,申老师打乒乓球也很了得,尤其擅长拉弧旋球,拉出的球又快又长,动作也很优美,像大鹏展翅 。我们俩喜欢在一起打球,边打边交流,还打比赛,搞竞争,每当打出一个好球,我们就会举着球拍,忘乎所以,兴高采烈地在场地上转一圈,并向围观者挥手致意,好像取得了奥运冠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快乐无比。

还有一位老教师,姓卫,五十来岁,代数学,据说,年轻时,曾经和国家乒乓球队庄之栋在一块打过球,受过专业训练,平时,我们年轻老师和他打,几乎都是手下败将,我曾邀请他打球,他撇着嘴,不屑一顾,直言不讳地说:“小刘,你的水平,差远了。”根本看不上我。有一天早上,我没早自习,卫老师正好碰到我,可能是他心情很好,竟笑着和我说:“小刘,听说,你的球打的不歪啊,让我来教训教训你。”我听了心里很不服气,但又喜出望外,求之不得,早就想跟卫老师学习学习。刚开始第一局,卫老师满不在乎,还说:“我让你5个球,你也打不赢。”我说:“那就试试。”卫老师高风亮节,长者风范,让我先发球。卫老师打起球来,一点也不卖力,漫不经心,那架势告诉我,我就这样你也赢不了,只不过陪你玩玩而已。我憋足了劲儿,集中精力,严阵以待。起先,打的很不顺手,心理上有畏惧感,卫老师连连扣杀,打得我有点晕头转向,处于被动局面,后来,经过调整,我利用卫老师麻痹大意,防守反击,越战越勇,惊险取胜。卫老师完全没有想到,我还有两下子,竟然赢了他。第二局,卫老师才上了心,也不敢说让我几个球,开始拉开架势,正儿八经的和我较量。卫老师先发球,球发的很旋、很转,难度很大,但都被我轻松接了过去,然后,他再抢拉直线,制造扣球机会,球打的又准又狠,我也不甘示弱,眼疾手快,跑动积极,把球一一接回,并抓住机会进行反扣,就这样,你来我往,好几个回合,和他形成对攻之势,自我感觉,很有点国家队水平。

卫老师使尽浑身解数,气喘吁吁,最后,还是没有赢了我。第三局,卫老师很不服气,想方设法要战胜我,挽回面子。他不断变换发球招数,改变打球套路,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时,我已牢牢掌握了场上主动权,发球质量高,变防守为进攻,扣球又快又准,并且不段转换角度,长短结合,调动卫老师跑来跑去,手忙脚乱,疲于应付,结果,我以高比分又赢了卫老师。卫老师这下算彻底服了,伸出大拇指说:“后生可畏呀,我老了,跑不动了。”并且还诚恳地指出了我打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我越打越好。这真是不打不相识,我对卫老师充满尊敬和感激。后来,我总结回顾和卫老师打球的过程,感觉有点和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不谋而合: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由此可见,乒乓球中也蕴含着伟大的军事思想。

后来,我的工作有了变动,从学校转到了销售单位,打球的机会少了。有一天,我的同事曹兄告诉我,首钢长钢有乒乓球协会,里边高手很多,平时可以在乒羽馆里打球,逢年过节,经常举行比赛,很有意义,很有情趣,于是,我申请加入了首钢长钢乒协。乒协里,有一个年轻女生,姓崔,长的很干练,为人很热情,受过专业训练,球打的很好。有一次我和别人打球,她在旁边观看,因我接球时,总往后退缩,她告诉我:“不要退,迎着打。”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给我很大启发。打球如此,做人做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生活中,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不要退,迎着打。”这体现着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体现着一个人的责任和担当。

2016年年底,我离开了原单位,至今已有五年多了,由于工作不断变动,没有时间,我只能望“球”兴叹,但对乒乓球的那份执着,那份感情却有增无减。2021年上半年,我在家乡的网络平台上,偶然看到平原新区乒协的消息,非常兴奋,迅速取得联系,乒协蒋会长热情接收了我,并多次邀请我去打球,虽遗憾没能打成,却给了我很多感动。家乡的温暖包围着,也点燃了我对乒乓球的那份激情和爱恋。

前两天下午,我终于有了时间,骑车十来里地,去闫庄打球,都是乒协的球友,这是我回到家乡第一次打乒乓球,也是我五年来第一次打乒乓球,自感四肢僵硬,体力不支,可是有了开始,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找回快乐,找回健美,找回失去的青春……[1]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