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乔格侠 (1966年2月 - ) 女, 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蚜虫系统进化研究组组长,动物研究所所长助理,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乔格侠

出生日期 1966年2月

职业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毕业院校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主要成就 已发表论文131篇;科学专著4部;科普专著1部。

代表作品 《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丛书

性别 女。[2]

研究领域

蚜虫分类 系统发育、区系与动物地理学、分子系统学与进化、蚜虫与植物关系及害虫研究。

主要业绩

1997年至今已发表论文13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7篇;科学专著4部;科普专著1部。系统研究中国蚜总科昆虫,鉴定描述400余种,重新记述国外40多种的模式标本;建立4属18种的新异名;对32属蚜虫进行系统厘定,澄清了对有些类群的错误记载。利用支序系统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扁蚜科等3科蚜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亚科的界定和系统地位提出独到见解。利用支序生物地理学方法,研究了扁蚜科昆虫的地理分布格局和特有分布区之间的祖裔关系。利用GIS技术,对中国斑蚜科和斑蚜科侧棘斑蚜属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了刺蚜亚科的系统演化关系,为建立合理客观的分类系统提供分子水平的依据;研究了扁蚜亚科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了扁蚜亚科蜡片、虫瘿等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基于分子数据,研究了五节根蚜族和瘿绵蚜族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别探讨了虫瘿在两个族内的起源和演化。基于物种信息库,利用GIS技术和PAE分析方法,探讨了青藏-喜马拉雅地区蚜虫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提出了该地区5个蚜虫的特有分布区,并分析了格局的主要成因;利用相似系数,研究和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与台湾岛屿的蚜虫区系的相似性与差异,讨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蚜虫区系的历史渊源;对横断山区蚜虫的物种多样性与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了横断山区蚜虫区系的历史渊源。目前在系统分类、物种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研究的同时,重点开展蚜虫DNA分类、蚜虫与寄主植物的协同进化、分子系统学与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

获奖情况

2003年 "周尧昆虫分类学奖励基金" 一等奖 (独立完成人)

2002年 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 (第三完成人)

2002年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昆虫学会第三届青年科学技术奖

2002年 北京昆虫学会第六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2001年 《西北农林蚜虫志》获第十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三等奖

2000年 《科学家爷爷谈科学》丛书获得国家奖(与合作者完成了其中的一卷,《与我们珍爱的朋友》)

1996年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1996年 中国科学院首届"地奥"奖学金一等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