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類消費物價指數
乙類消費物價指數 |
中文名:乙類消費物價指數 |
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是香港消費物價指數之一。反映香港占總戶數30%的中等收入家庭開支水平和消費物價的指數。編制基期與甲類消費物價指數相同,分別為1973年7月至1974年6月,1979年10月至1980年9月,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1989年10月至1990年9月,及1994年10月至1995年9月。基期的指數為100。乙類消費物價指數所反映的每月平均家庭開支水平,比甲類的家庭高得多。1973~1974年基期反映的月平均消費為1500~2999元;1979~1980年為3500~6499元;1984~1985年為6500~9999元;1989~1990年為10000~17499元。與此相適應,各類消費支出的權數也與甲類略有不同。以1989年10月至1990年9月的基期為例,食品為35.34%,住房為23.77%,燃料及電力為2.36%,煙酒為1.64%,衣着為7.23%,耐用品為5.12%,雜項物品為5.89%,交通費為7.5%,勞務為11.08%。乙類消費物價指數1994年147.7,比上年上升8.6%,1995年為161.3,比上年上升9.2%,1996年比上年上升8%。
指數涵蓋香港約百分之三十的住戶,在基期(base period)(即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時的每月開支範圍為18500港元至32499港元之間。由於自1999/2000年以來物價已有轉變,乙類消費物價指數住戶的每月開支範圍,以2004年的價格計算大約相等於17000元至29800元之間。政府統計處會根據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加上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和丙類消費物價指數涵蓋的所有住戶的整體開支模式,編制一項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omposite CPI)。這指數的按年變動率,一般用以反映整體消費物價通脹。
現時政府統計處會每月分布一次最新的乙類消費物價指數及相關的數據分析。2005年11月的乙類消費物價指數上升了1.8%;截至該月止的三個月內,乙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一年前同期上升1.8%;截至該月止的十二個月內,乙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一年前同期上升1.0%。
目錄
消費物價指數(CPI)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
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是一個月內商品和服務零售價變動係數。
居民消費價格統計調查的是社會產品和服務項目的最終價格,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進行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
一般來講,物價全面地、變化對比、持續地上漲就被認為發生了通貨膨脹。
消費價格指數基本功能
(1)度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說明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
(2)國民經濟核算;在國民經濟核算中,需要各種價格指數。如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以及GDP平減指數,對GDP進行核算,從而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
(3)契約指數化調整;例如在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義)增長能相等或高於CPI,希望名義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等。
(4)反映貨幣購買力變動;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能夠購買到的消費品和服務的數量。
(5)反映對職工實際工資的影響;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提高意味着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下降意味着實際工資的提高。
(6)CPI對股市的影響;一般情況下,物價上漲,股價上漲;物價下跌,股價也下跌。 [1]
香港經濟數據里的甲類,乙類,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如何區分?
無論任何一個國家的CPI統計目的只有一個,追蹤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各類消費品的價格波動。而要做到這一點要分兩步:第一,在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確定跟蹤對象,獲得相應數據,並劃分為不同層次的類別;第二,確定各層次的權重,形成權重體系。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消費習慣不一樣,馬雲的菜單和乞丐的菜單肯定是不一樣,怎麼辦?所以有城市和農村兩組CPI,這是中國二元結構明顯下,一種粗暴的解決辦法。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會公布甲類、乙類、丙類三個CPI,這是嚴格按收入水平劃分的。將香港所有的人的收入水平從低到高排序,前50%的人對應甲類,接下來的30%對應乙類,接下來10%對應丙類,可以看到李嘉誠的消費習慣並沒有包涵在香港的物價指數里,為什麼忽略這10%的富人,因為人家有錢!物價愛咋變咋變,我該咋花錢咋花,統計出來給誰看?有什麼用?關鍵的是,李嘉誠會告訴你他把錢花哪了嗎?香港的權重體系每5年變動一次,最近一次是2014年10-2015年10月,還沒有最新的測算結果。而據2009年10-2010年10月為基期的調查中,甲類CPI住戶的支出水準平均在4,500 元至18,499 元間,乙類18,500 元至32,499 元之間,丙類在32,500 元至65,999 元之間。(港元)[2]
參考來源
- ↑ 消費物價指數(CPI),知乎,
- ↑ 香港經濟數據里的甲類,乙類,丙類消費物價指數如何區分?,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