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短篇小說集《九故事》是美國當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繼《麥田裡的守望者》之後出版的第二本書,初版於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藍色時期》外,其餘七篇均發表於《紐約客》雜誌。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認的當代經典短篇小說集。

這本書對於初次看塞林格小說的人來說,有很多迷惑之處,比如:

《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裡邊的西摩為什麼要自殺?《笑面人》中酋長與赫德森小姐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還有《下到小船里》,一個才4歲大的孩子成天要往外邊跑,莫非在躲避什麼?至於《特迪》一篇撲朔迷離的事情就更多了,那個習慣沉思冥想的男孩本身就很奇怪,他不知怎麼進入了根本不是孩童所擁有的精神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塞林格這些作品寫到的孩童幾乎都有着某種異秉,像《威格利大叔在康涅狄格州》裡邊的拉蒙娜,像《為埃斯米而作》裡邊的查爾斯,也都給人怪怪的甚至是荒誕的感覺。小女孩拉蒙娜居然有一個自己虛構的小情人吉米,「生着一雙綠眼睛,黑頭髮,沒有雀斑,有一把劍……」她每天伴着這個吉米,一塊兒吃東西,一塊兒玩耍,睡覺時竟生怕翻身把吉米給壓着。很難說這想象中包含着何種寓意或暗示,面對此中的層層迷霧,許多研究者只能隔靴搔癢地往遠處扯去,未敢強作解人。不過,評論家布拉德伯利所著《美國現代小說論》一書對《九故事》表示了這樣一種看法:「(作者)把兒童的世界看成是真實的世界,而成人的世界則只是一個正從內部毀壞的、把人類之愛永遠犧牲於卑劣的骯髒處所。」這個解釋其實就是那個名叫特迪的小男孩想要申述的意思。特迪跟人談到情感與認識,談到教育問題,認為他的父母「似乎無法按我們本來的面目來愛我們」……在他看來,自從亞當吃了那隻蘋果之後,人類就讓邏輯那玩意兒給套牢了,所以他總要叫人「把蘋果嘔吐出來」。

作者簡介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1月1日2010年1月27) 美國作家,1919年1月1日生於紐約。父親是猶太進口商。15歲時,入一軍事學院學習並獲得文憑,1942年,開始軍旅生涯,1946年退伍之後,正式投入文學創作。他於1951年發表的著名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引起世界性轟動,尤其受到美國學生的瘋狂追捧。他發表的著作還包括《弗蘭尼和卓埃》、《高舉屋樑,木匠們》、《西摩:一個介紹》和一部短篇集《九故事》,此外,還有一些作品至今未出版。2010年1月27日,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在位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 長篇小說 《麥田裡的守望者》(1951年) 《哈普沃茲16,1924》(1999) 。 中篇集《弗蘭妮與卓埃》(1961)、《木匠們,把屋樑升高》 《西摩:一個介紹》(或《西摩小傳》)(1963)。 短篇《哈普沃茲16,1924》(1965)。《九故事》(1953)《逮香蕉魚的最佳日子》:《弗蘭妮》(1955)、《祖伊》(1957)、《西摩:小傳》(1959)《為埃斯米而作》。 女兒瑪格麗特塞林格出版了《夢的守望者:一本回憶錄》。 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美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之一。

內容預覽

旅館單住了九十七位紐約來的廣告業務員,他們簡直把長途電話線全給霸占了,住507號房間的那位姑娘為要通長途只好從中午一直等到快兩點半。不過她倒也沒閒着。她看了小開本婦女雜誌上登的一篇文章,標題是《性是樂趣也可能是受罪》。她洗了她的梳子和頭髮刷子,把她那身米色套服裙子上的一處行債刮掉,又把她在薩克斯買的那件襯衫上的紐扣挪了挪位置。而且,還用鑷子把她一顆痣上新冒出來的兩根毛拔掉。在接線生終於撥響她房間的電話時,她止坐在窗前座位上染指甲,左手上的已經快染完了。   她是那種姑娘,絕不會聽到電話響便把手裡任何東西胡亂一扔的。瞧她那副架勢,仿佛是自打進人青春期起,電話就一直在響似的。   電話零零地響着,她繼續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