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习水县第四中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习水县第四中学位于习水县桑木镇街上,毗邻县城,离县城约四十分钟车程,信息畅通,交通便捷,同时又远离喧嚣,周围环境单纯,加上地处乡镇,生活成本低廉,可以减轻家长的费用负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目录

学校简介

习水县第四中学位于习水县桑木镇街上,毗邻县城,离县城约四十分钟车程,信息畅通,交通便捷,同时又远离喧嚣,周围环境单纯,加上地处乡镇, 生活成本低廉,可以减轻家长的费用负担,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学校始建于1957年,原名“仁怀群力中学”,当时被誉为全国两所红旗学校之一,学校相关负责人曾两次进京出席会议,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陆定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人民日报》曾为此刊发题为《两个好榜样》的社论。1979年更名为“习水县第四中学”(简称“习水四中”)。学校已走过了53年沧桑历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凝结了厚实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博学、诚信、求是、创新”的校风,“勤业、敬业、精业、乐业”的教风[1]和“会学、勤学、好学、乐学”的学风[2]

校园文化

校训

求学先求做人,施教先施师德。

校风

责任、合作、创造奉献

办学理念

搭建教师发展的舞台,创造学生发展的空间。

办学目标

群策群力,以德育为先、智育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校办成观念超前、科研先导、特色明显、质量上乘的县属完全中学。

基础设施

21世纪,习水四中的教育教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占地面积达到29860㎡,宽敞明亮的教学大楼、设施完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功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室、信息技术教室、标准的运动场、舒适的学生宿舍。这一切,既为莘莘学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习水四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再迈上一个新的高度夯实了基础。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每间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新建了校园局域网,为师生查阅资料和相互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师资力量

习水四中有教学班20个,学生1000多人,教职工68人,专任教师64人,其中本科学历40人,专科2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已经形成一支厚德博学、严谨求是、务实高效、业务精深的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老师们工作兢兢业业,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学能手,在省市县各级教学论文和课堂教学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政治、历史、地理艺术、语文、外语和道德教育等方面,都已形成了“重视改革研究、突出人文素养”的办学经验和特色。并长期开展特长生辅导集训,选用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对具有音、体、美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定期进行辅导。学生学习的激情高涨,教学质量正在逐年攀升。高中恢复办学以后,学校为高中班级配备了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精湛,品德高尚、讲求实效的教师队伍,教学资源都向高中倾斜,集中精心、举全校之力兴办高中教育。

办学成果

习水四中为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合格人才,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10000余名,在习水四中工作过的同志和毕业生有不少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据不完全统计:有军级干部1名,厅级干部2名,处级干部6名,科级干部40余名。如此丰硕的教学效果,正是习水四中默默工作的教师们努力的成果。习水四中的老师们在认真落实常规教育和管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多形式的教研教改工作,已经为初、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在为习水四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努力拼搏。

发展战略

2007年9月,县委政府对习水四中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的领导班子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带领全校教职工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紧紧围绕 教育现代化、多元化和 新课改的要求,开展专题研究,开发 校本教研,把标准立在大纲要求上,眼睛盯在质量上,功夫花在备课上,点子出在课堂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探索符合四中实际的教改新思路、新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对于品学皆优的学生,学校将予以重奖;对于 底子薄弱、基础不牢的学生将重点辅导,查漏补缺。学校郑重承诺:不放弃任何一个 后进生、 学困生。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习水四中将一如既往的坚持构建和谐校园,面向全体,质量上升,突出特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科研为着力点,从管理着手,构建适应时代需要、具有 普通高中特点的新型 人文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落实制度,精细管理,为每一位学子的成功 推波助澜。经过3—5年的努力,把学校办成初中渐强、高中渐大的县属 完全中学;教职工团结协作、乐于探索、敬业奉献,把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思想健康、思维活跃、学习勤奋、兴趣高雅、体格健壮、具有责任意识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