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漿大戟
乳漿大戟 |
中文學名:乳漿大戟 拉丁學名:Euphorbia esula L. 別稱:乳漿草,寬葉乳漿大戟,貓眼草 松葉乳汁大戟,東北大戟,岷縣大戟, 太魯閣大戟,新疆大戟,華北大戟, 拼音:rujiangdaji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牻牛兒苗目 科:大戟科 屬:大戟屬 |
乳漿大戟 (Euphorbia esula L.)多年生草本。根圓柱狀。莖高達60厘米,不育枝常發自基部。葉線形或卵形,長2-7厘米,寬4-7毫米,先端尖或鈍尖,基部楔形或平截;無葉柄;不育枝葉常為松針狀,長2-3厘米,徑約1毫米,無柄。總苞葉3-5;傘幅3-5,長2-4(5)厘米;苞葉2,腎形,長0.4-1.2厘米。花序單生於。歧分枝頂端,無梗:總苞鍾狀,高約3毫米,邊緣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及內側被毛,腺體4,新月形,兩端具角,角長而尖或短鈍,褐色。雄花多枚;雌花1,子房柄伸出總苞;子房無毛,花柱分離。蒴果三棱狀球形,長5-6毫米,具3縱溝花柱宿存。種子卵圓形,長2.5-3毫米,黃褐色;種阜盾狀,無柄。花果期4-10月。
目錄
形態特徵
根:根圓柱狀。
株:多年生草本。
莖:莖高達60厘米,不育枝常發自基部。
葉:葉線形或卵形,長2-7厘米,寬4-7毫米,先端尖或鈍尖,基部楔形或平截;無葉柄;不育枝葉常為松針狀,長2-3厘米,徑約1毫米,無柄。總苞葉3-5;傘幅3-5,長2-4(5)厘米;苞葉2,腎形,長0.4-1.2厘米。
花:花序單生於。歧分枝頂端,無梗:總苞鍾狀,高約3毫米,邊緣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及內側被毛,腺體4,新月形,兩端具角,角長而尖或短鈍,褐色。雄花多枚;雌花1,子房柄伸出總苞;子房無毛,花柱分離。
果:蒴果三棱狀球形,長5-6毫米,具3縱溝花柱宿存。種子卵圓形,長2.5-3毫米,黃褐色;種阜盾狀,無柄。
產地分布
分布:分布於全國(除海南、貴州、雲南和西藏外)廣布於歐亞大陸,且歸化於北美。
產地: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陝西、甘肅、寧夏。
生境:草叢中下、溝邊、荒山,布於歐亞大陸,野化於北美。
功 效
行水消腫,化痰止咳,解毒殺蟲。[1]
主 治
主治水氣腫滿,痰飲喘咳瘧疾,菌痢,瘰癧,結核性瘺管,骨髓炎。
相關影片
參考來源
- ↑ 奶漿草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 大眾養生網, 2018-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