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乳浊釉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乳浊釉,又称"盖地釉"。陶瓷坯体上不透明的玻璃状覆盖层,可以掩盖坯体的颜色和缺陷。是在普通透明釉中添加乳浊剂而形成的。此外,釉层中含有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传统青釉的乳浊性主要是这种气相乳浊作用。

目录

简介

产生乳浊效果的原因是,引起光散射所致。两者折射率差别愈大,乳浊程度愈高。常用乳浊剂有锆英石、二氧化锡、二氧化钛、二氧化铈、二氧化锆等。其中锆英石资源丰富,成本低。乳浊作用还可以用层的玻璃相出现分相,即一种为基础玻璃,另一种为分散的玻璃相微粒,两者化学组成和折射率不同,也可产生光散射而引起乳浊,称为"乳光"。当釉层中含大量微细气泡时也可形成乳浊,古瓷中青瓷釉的乳浊性主要是这种气相乳浊作用。乳浊釉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卫生陶瓷制品,可以掩盖住坯体的杂色和缺陷。

评价

乳浊釉是在青瓷烧制基础上,受<窑变>现象的启发而产生的,婺州窑制瓷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褐釉斑点装饰,打破了单色釉的传统手法,为乳浊釉的烧造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初,社会安定,生产发达,手工业,商业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制瓷工艺也有了很大的变革,在青瓷生产中的<窑变>现象产生的奇异效果逐渐引起了窑工们的注意,经过不断改进和提高,婺州窑窑工终于成功地创烧出乳浊釉瓷.

从青瓷发展为乳浊釉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突破,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乳浊釉瓷是由北方的钧窑创烧于北宋,因此在婺州窑范围内发现唐代乳浊釉瓷器是我国陶瓷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由此证明乳浊釉瓷最早在唐代就已经由婺州窑烧制成功了.。[1]

参考文献

  1. 乳浊釉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