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
乳癌是從乳腺的上皮細胞或小葉生長出來的惡性瘤。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變異而來,如細胞出現病變時,就可能演變為癌細胞,進而出現過度繁殖的現象。當癌細胞積聚在某個組織或器官,如乳腺管或乳小葉,就會形成腫瘤。[1]
乳癌在歐美佔婦女癌症的第一位,在我國據衛生署統計台灣女性 癌症發生率中,乳癌已躍居第二位,僅次於子宮頸癌,而乳癌在女性的死亡率也由民國84年的第五位(8.91/每十萬人),現在已經超越了子宮頸癌,而達到第四位(9.48/每十萬人)。
一般女性若發現乳部有硬塊、往往認為不重要或者害怕切除乳房 ,耽誤了治癒機會。其實大部份的硬塊是良性病變,切除後並經病理 檢查,即可放心。即使是乳癌,以目前的醫學進步,若經由適當 的治療,例如第一、二期的早期乳癌的治癒率高達60~90%。[2]
目錄
何謂乳癌?
乳房是由15~20乳葉所形成,每一乳葉包含許多小葉,而乳葉以 及小葉之間由許多細管相連接,這些細管是產生乳癌最多的地方,產生的癌為乳管癌,由乳葉產生的叫作乳葉癌,乳葉癌容易產生雙側乳 癌。發炎性乳癌較不常見,它表現紅腫熱的變化。
基因遺傳在乳癌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約有5%的病患其基因有缺陷,所以,有罹患乳癌家族史的婦女其發生乳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所以若是屬於高危險群,又有乳房的異常變化,您應該拜訪醫師。醫師會再做乳房檢查以及進一步的乳房超音波或者乳房攝影。若確實有腫瘤的發現,再做針吸或切片檢查,以確定為癌細胞。
若確定為乳癌,那麼進一步的檢查是必須的,包括它的期別(腫瘤的大小、淋巴腺的轉移),腫瘤的病理特性,有否賀爾蒙接受器 (Estrogen receptor或progesterone receptor)為陽 性反應,您的年齡,是否停經,以及身體狀態,這些皆會影響以後將接受的治療計劃以及預後。[3]
乳癌好發位置
原位癌與浸潤癌的區別
原位癌:
癌細胞只侷限在乳腺管基底層內,並未侵入周圍組織。
詳細的來說,原位癌是指上皮細胞癌的最早期,或稱為各類癌症的第0期,而上皮細胞癌是癌細胞從人體器官表面的那層「黏膜上皮組織」長出來,還沒突破緊黏的下層「基底膜」。基底膜下方是黏膜下結締組織,各類神經、血管、淋巴組織以及細胞外間質都在這,所以基底膜就等於人體的最後防線。
浸潤癌:
癌細胞已經突破基底膜,進入正常組織中,且透過淋巴或血液轉移到全身。
除了原位癌之位的癌症,都屬於浸潤癌(侵襲癌),也就是癌細胞已經突破基底膜,進入正常組織當中。而這些細胞具有侵襲性,會持續向外擴散、堆積,導致跟正常細胞組織密不可分,所以又稱為「浸潤」作用。
浸潤的程度可分為早期、中晚期,早期是指還沒有轉移時的癌症,浸潤只限在周遭的組織,還沒有跟正常細胞相連,也就是癌症的第1、2期;晚期則已經跟周遭細胞相連、出現淋巴結轉移,或是器官的遠端轉移,像肺癌轉移到腦部等,也就是癌症的3、4、5期。[4]
乳癌迷思要破解
乳癌迷思照片來自
認識乳癌前兆
如果女性朋友您有上述問題,必須立即至醫院乳房外科門診,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才能避免延誤治療。
1. 乳房疼痛。
2. 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甚至分泌物中帶血。
3. 乳房大小不一或形狀改變。
4. 乳房的皮膚出現橘皮、發紅潰瘍等異狀。
5. 乳頭凹陷。
6. 乳房或腋下出現腫塊。[5]
乳癌的症狀
有以下症狀應儘速接受檢查,切勿耽誤治療
1.無痛性乳房腫塊。
2.乳頭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
3.乳頭異樣分泌物,尤其是帶血分泌物。
4.乳房外型改變,局部凹陷或凸出。
5.乳房皮膚有橘皮樣變化,紅腫或潰爛。
6.腫大的腋下淋巴腺[6]
高危險因子
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四倍)
-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 特殊家族史(更年期前得過乳癌)。
-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 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
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
-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
- 未曾生育者。
- 停經後肥胖。
-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 胸部大量放射線照射。
較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1.1~1.9倍)
- 中量飲酒。
- 初經在12歲以前。
- 停經在55歲以後。
可能危險因子(致癌相對機率未確定)
- 口服避孕藥。
- 更年期[[荷爾蒙==補充。[7]
乳癌之分期
乳癌的分期是為了統計治療及預後的評估,分述如下:
零 期:即原位癌,癌細胞小於1公分。
第一期:腫瘤在1-2公分,沒有淋巴轉移。
第二期:腫瘤在2公分以下,但有腋下淋巴轉移;或腫瘤在2-5公分。
第三期:腫瘤大於5公分,且腋下淋巴結有癌轉移或胸壁皮膚及乳房下的肌肉有癌轉移。
第四期:已有遠處器官轉移,最常見的是轉移至骨骼、肺、肝、腦等。[8]
乳癌的防治
女性朋友記得要每個月定期關心自己,審視觸摸自己的乳房是否有硬塊或不正常的分泌物,如有異常應盡速到醫院看診。
- 運動:養成規律、持之以恆的運動。
- 居家環境:減少居家環境毒物、化學物質的使用,保持室內通風。
- 心理健康:心情放輕鬆,適度舒緩情緒和壓力。
- 好觀念:遠離菸酒、避免太晚生育,多去郊外呼吸新鮮空氣。
- 好習慣:定期乳房專科醫師(乳房門診)檢查。[9]
常見的乳癌治療
一、外科手術
手術是治療乳癌的關鍵元素,乳房切除的範圍取決於腫瘤的大小、性質和擴散程度。乳房切除手術分為乳房本身及其他相連組織切除,大致上可以分為:乳房根除性手術、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乳房全切除手術及乳房部分切除手術。
二、放射線治療(放療)
放射治療是利用高能量射線來局部性消滅癌細胞,希望在治療癌症的同時,能減低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放射治療通常用於乳癌手術之後,目的是要確定任何殘餘的癌細胞都被消滅。但有時也會用於手術之前,甚至代替手術。
- 乳房放射治療副作用
無論是體外還是體內的放射治療,都會引起皮膚發紅及疼痛、噁心、疲累等副作用。當治療過程結束後,副作用會逐漸消失,但疲累則仍會持續達數月之久。
三、化學治療(化療)
利用抗癌藥物來破壞癌細胞,但同時亦會殺死代謝較快的正常細胞。治療分口服和靜脈注射兩種形式,每次療程只需幾天,隨後是數星期的休息。療程的次數需視乎癌症種類及病患對藥物的反應而定。
- 化療副作用
(1)抵抗感染的能力降低 (2)貧血 (3)噁心 (4)口腔潰爛
( 5)頭髮脫落
四、荷爾蒙治療
雌激素會助長具有荷爾蒙受體的乳癌細胞生長。荷爾蒙治療的原理是透過減少雌激素,或抑制雌激素的作用,從而減緩或停止乳癌細胞的生長。
- 荷爾蒙治療副作用
(1)潮熱 (2)夜間盜汗 (3)陰道乾澀 (4)經期變得不規律
五、標靶治療
標靶藥物對特定的癌細胞有針對性,能夠識別、鎖定並針對攻擊癌細胞,不會對正常細胞造成傷害。標靶藥物可能會與化療或其他治療一起使用,以提升療效。
- 標靶治療副作用
標靶治療較少出現嚴重的副作用。但病患應該向醫生了解適用於的標靶藥有什麼副作用。[10]
乳房自我檢查
90%以上的乳癌病患都是病人自己發現的,因此婦女每個月經期過後一週內,做一次「乳房自我檢查」。若經期不規則或停經後婦女,則可固定每月同一天檢查
可以透過四個步驟進行: 看、觸、臥、擰
【看】: 可以在洗澡時面對鏡子,雙手放鬆自然下垂,觀察雙乳乳房是否對稱、有無異狀。
【觸】: 抬起上臂,以乳頭為中心點以手指指腹順時鐘方向由內向外觸壓乳房,感覺是否有不明腫塊,檢查範圍可以包括兩側鎖骨下、胸骨中線、肋骨下緣與腋下。
【臥】: 平躺後將枕頭墊於肩下,一手放在頭後以「觸」相同方式檢查乳房及腋下。
【擰】: 以拇指與食指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異常分泌物。[11]
各種乳房腫瘤
1.纖維囊腫:
這是最常見的良性乳房腫塊,多見於30歲左右的婦女,常是兩側性且多發、併有悶痛及脹疼壓痛感。月經來前症狀最厲害,且腫塊會變大。患者是突然摸到這種腫塊的,感覺上好像是一個充滿液體的汽球,有壓痛,輪廓清楚,微可動,以手電筒照乳房會有透亮的地方。如用針頭抽取,可得一混濁未含血、黃綠或棕色液體,若囊腫位於乳房深處,則可能觸摸到像癌病的腫塊。
2.纖維腺瘤:
20歲左右的女性最多。腫瘤會移動、實質性、像橡皮樣硬、邊緣整齊、無壓痛也不會痛。
3.管內乳頭瘤:
40歲左右的婦女較多,常是單側性發生,乳頭突然有黃色、淡紅色水樣液體排出,此時並無疼痛也摸不到腫塊,通常這是一種較大乳管內上皮增生所致。
4.乳管膨脹(粉刺性乳房炎):
多發現於40歲左右的婦女,乳頭排出顏色多變且較濃稠的液體。兩側發生,且波及數條乳管,病人有灼熱、癢或乳暈隱隱作痛之感,觸診時會發現乳暈下有彎曲腫大的乳管。若病情加劇,腫塊出現,從外表看就好像第三期乳癌,併有漿細胞乳炎。
5.男性女乳症:
在青春期前或當青春期的男孩,在單側乳暈上會發生一硬且痛的圓形腫塊,會變大或腫脹,使同邊乳房增大且疼痛。
6.乳癌:
常在單側乳房產生一硬而實質性、不移動、不痛且輪廓不規則的腫塊,多見於乳房的外側上方。隨著癌細胞侵犯,其他症狀相繼出現:如腋窩的淋巴結變硬、乳頭下陷或有血狀分泌物、乳房皮膚如橘子皮。並不是所有乳癌都會出現上述症狀,有些僅是乳頭濕疹、皮膚紅腫、皮下浸潤或摸起來可以移動、不硬的腫塊。[12]
視頻
【江P開講#7】這些症狀是乳癌?破解乳癌八大迷思!
乳癌如何治療 #乳癌 #乳癌分期 #童綜合醫院
乳癌病人術後照護及居家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