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乳鐵蛋白
圖片來自孕嬰童諮詢

乳鐵蛋白是一個分子量為80 kDa的鐵結合糖蛋白,屬於轉鐵蛋白家族。乳鐵蛋白在初乳和牛奶中含量高,在眼淚、唾液、精液、鼻和支氣管分泌物、膽汁和胃腸液等粘膜分泌物中的含量較低。此外,乳鐵蛋白也是中性粒細胞的組成成分。[1]

1939年Sorensen等人在分離乳清蛋白時得到一種紅色蛋白,Polis等人在分離Lp時也得到部分純化的紅色蛋白,但至1959年Groves用色譜得到純的紅色物質後,才確認這種紅色物質是一種與鐵結合的糖蛋白,稱之為乳鐵蛋白。乳鐵蛋白不僅參與鐵的轉運,而且具有廣譜抗菌、抗氧化、抗癌、調節免疫系統等強大生物功能,被認為是一種新型抗菌、抗癌藥物和極具開發潛力的食品和飼料添加劑[2][3]

目錄

簡介

來源

乳鐵蛋白(Lactoferrin)是由科學家Johanson Bengt於1960年在母乳中發現的。隨後Baggin等科學家在一些生物體的體液和各種細胞中發現了這種蛋白質並開始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乳鐵蛋白LF是動物初乳中的天然蛋白質,是一種多功能蛋白質,具有廣譜抗菌,抗病毒感染作用,能調節體內鐵的平衡;調節骨髓細胞的生成,促進細胞的生長;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抑制人體腫瘤細胞的作用;能同多種抗生素及抗真菌製劑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分布和含量

乳鐵蛋白廣泛分布於人和哺乳動物乳汁和其他多種組織及其分泌液中(包括淚液、精液、膽汁、滑膜液等內、外分泌液和嗜中性粒細胞),但乳汁中含量較高,其中牛初乳中乳鐵蛋白含量最高。血液中乳鐵蛋白主要由多核細胞分泌,骨髓、唾液腺及子宮內膜等也能分泌少量乳鐵蛋白。

人乳中乳鐵蛋白濃度約為1.0-3.0mg/mL,是牛乳中的10倍(牛乳中含量為0.02-0.35mg/mL),占普通母乳總蛋白的20%,在泌乳期間,乳鐵蛋白含量隨着泌乳時間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如人初乳中乳鐵蛋白可達6-14mg/mL,常乳期降至1mg/mL。母牛產後第一天初乳中的乳鐵蛋白含量可達1mg/mL。當奶牛牛奶中乳鐵蛋白在泌乳末期的含量又會上升。

分子結構

乳鐵蛋白(牛)是一條具有703個氨基酸殘基的多肽鏈,該鏈摺疊成兩個基本對稱且高度同源的葉片狀結構(N-葉和C-葉)。研究表明這一結構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由於基因重疊形成的。N-葉結構包含了氨基酸1~332,C-葉結構包含了氨基酸344~703,兩個結構通過鉸鏈區進行鏈接,大小均約40kDa。N-葉和C-葉又可以被對應的分為N1、N2區和C1、C2區,N葉與C葉相比攜帶更高的正電荷。N-葉結構被證實與提高乳鐵蛋白的抗菌活性相關,C-葉結構可以在胃病、糖尿病和角膜損傷的治療中發揮作用。乳鐵蛋白具有兩個金屬離子結合位點,每個位點含有兩個酪氨酸、一個天冬氨酸和一個組氨酸,能夠可逆性結合一個Fe3+離子和一個CO32-離子。由於乳鐵蛋白與鐵離子的複合物呈紅色,因此也被稱為「紅蛋白」。

理化性質

乳鐵蛋白與鐵離子的親和力很高,是轉鐵蛋白的250~300倍。根據乳鐵蛋白結合鐵離子的差異,可以將其分為3種類型:缺鐵型、鐵半飽和型和鐵飽和型。不同類型的乳鐵蛋白具有不同的抗巴氏殺菌熱變性的能力,其中鐵飽和型抗性最強,缺鐵型抗性最弱。乳鐵蛋白不僅可以結合Fe3+和Fe2+,還可以與Cu2+、Mn2+、Zn2+結合。

關於乳鐵蛋白的熱穩定性,研究發現,72℃保溫20s或135℃保溫8s的熱處理幾乎不影響乳鐵蛋白的鐵結合能力,但若在兩種溫度下處理的時間延長則會降低鐵結合能力。85℃保溫10min的熱處理強度也不會影響乳鐵蛋白的抑菌活性。另外,有研究表明在pH2.0或者pH3.0的條件下,120℃處理5min後,乳鐵蛋白發生降解但是降解產物的抑菌活性比處理前要高。這一實驗結果使人們發現了乳鐵蛋白活性多肽的存在。乳鐵蛋白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都有抑菌效果,但是對革蘭氏陰性菌的作用比較強。乳鐵蛋白的鐵飽和度與抑菌性呈負相關。環境pH值變化影響乳鐵蛋白對革蘭氏陽性菌的抑制作用,對革蘭氏陰性菌影響不大。當pH為7.5~8.0時,抑菌效果最佳。乳鐵蛋白經過70℃以下的巴氏殺菌後抑菌活性沒有影響;HCO3-濃度增加,有利於增強其抑菌性。

生物學功能

乳鐵蛋白可以響應各種生理和環境的變化,因此它被認為是先天防禦系統的關鍵組成成分。乳鐵蛋白對多種細菌、真菌、酵母、病毒和寄生蟲表現出強大的抗菌活性。它還具有抗炎和抗癌活性,並具有多種酶功能。乳鐵蛋白在維持體內細胞鐵水平中起關鍵作用。

抗菌活性

乳鐵蛋白最早被發現並廣泛研究的生物學功能是它的抑菌能力。乳鐵蛋白具有廣譜的抗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和真菌的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大腸桿菌、傷寒沙門桿菌、鏈球菌、嗜肺軍團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臨床上給予患者乳鐵蛋白口服治療後,減少了胃腸道細菌的感染,但不影響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生長。

通常認為,乳鐵蛋白是通過螯合鐵離子,競爭性地剝奪細菌生長所需要的鐵元素,從而抑制細菌的生長。也有研究表明,乳鐵蛋白能與脂質A結合,促使脂質A從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菌壁上剝離出來,從而導致細菌死亡。乳鐵蛋白的N-末端有一段編碼乳鐵素的序列,而乳鐵素是一種具有天然抗菌活性的抗菌肽。

抗病毒活性

乳鐵蛋白可以幫助機體抵禦多種病毒的感染。由輪狀病毒腸道病毒和腺病毒引起的腸道感染都可以用乳鐵蛋白進行治療,在感染發生初期,乳鐵蛋白可以抑制腺病毒的複製,阻止病毒吸附於靶細胞上從而防止感染。在研究引起感染性腹瀉的諾如病毒時發現,乳鐵蛋白可以減輕細胞毒素的損傷、降低病毒細胞的數量、阻止病毒與細胞的粘附、抑制病毒的複製並增加抗病毒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殺滅諾如病毒。乳鐵蛋白可以抑制HIV-1逆轉錄酶和剪接酶的活性,阻止HIV病毒感染細胞。除此之外,乳鐵蛋白還可以抵禦HSV-1、HCMV、HCV等病毒對機體的入侵。也有觀點認為,乳鐵蛋白並無直接的抗病毒效果,而是間接地通過免疫系統的抗病毒反應以達到抗病毒的目的。

抗真菌活性

人乳鐵蛋白和牛乳鐵蛋白以及乳鐵蛋白衍生肽都具有針對人類病原性真菌(特別是白色念珠菌和其他幾種念珠菌)的體外活性。乳鐵蛋白可以同抗細菌一樣,通過改變細胞表面的通透性來殺死白色念珠菌和克魯斯梭菌。乳鐵蛋白可以改變新隱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細胞質和線粒體膜的通透性。乳鐵蛋白的抗真菌作用機制是通過與細胞表面相互作用來實現的而不是鐵的剝奪。

抗癌

近年來,乳鐵蛋白的抗癌作用已經被廣泛報道。給嚙齒類動物口服牛乳鐵蛋白,可以抑制由化學法誘導的腫瘤的形成。臨床試驗證實乳鐵蛋白可以抑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乳鐵蛋白具有調節癌症中細胞因子產生能力。乳鐵蛋白在體外誘導細胞凋亡並阻止腫瘤生長。它也可以在惡性細胞的細胞周期中阻止其從G1到S的轉變。此外,用重組人乳鐵蛋白治療小鼠腫瘤可以抑制腫瘤生長,增加抗癌細胞因子(如IL-18)的水平,並激活NK細胞和CD8+ T淋巴細胞。最近,臨床試驗證明,牛乳鐵蛋白可抑制結直腸癌,而人乳鐵蛋白可降低結腸癌發生的風險。對於乳腺癌,乳鐵蛋白能夠抑制其腫瘤細胞的生長,向乳腺癌細胞系(MDA-MB-231)的培養基中添加外源性乳鐵蛋白會導致細胞周期停滯在G1/S過渡期。此外,乳鐵蛋白誘導HeLa細胞中Smad-2的生長停滯。儘管研究人員獲得的結果表明,乳鐵蛋白具有明顯的抗腫瘤作用,但其發揮這些作用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

免疫調節和抗炎活性

由於乳鐵蛋白在機體的外分泌液中廣泛分布,因此可以作為機體的第一道天然免疫屏障參與免疫調節。乳鐵蛋白是重要的炎症反應調控因子之一,是參與調節免疫系統的重要成分,能夠保護機體抵抗微生物的感染,降低由大腸桿菌、傳染性腹瀉的發生率,改善剛斷奶小豬的生長狀況。對免疫系統未發育完善的新生兒而言,富含乳鐵蛋白的初乳可以幫助其激活並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同時促進自身免疫系統的迅速建立。口服牛乳鐵蛋白增加淋巴結和脾臟中細胞的數量,提高腹腔巨噬細胞和脾臟NK細胞的活性,增強Th1型T細胞IL-12和IFY-γ等細胞因子的產生。乳鐵蛋白通過阻斷細胞凋亡的信號通過,抑制免疫細胞的程序性細胞死亡;還可以通過與抗原層遞細胞的交互作用,調節T淋巴細胞的成熟和分化、Th1/Th2細胞因子的平衡。

酶活性

乳鐵蛋白可在某些催化反應中充當酶的功能。乳鐵蛋白和核糖核酸酶A之間的某些基序有顯著相似性。乳鐵蛋白具有DNA結合特徵,並可以在特定DNA序列的轉錄激活中發揮作用或作為信號轉導介質。在所有的牛乳蛋白中,乳鐵蛋白具有最高的澱粉酶和ATP酶活性,然而,它們並不是唯一的酶促活性。乳鐵蛋白表現出的各種各樣的活性歸因於其蛋白質特性的變化,乳鐵蛋白具有多種同工型,不同的糖基化程度,不同的三級結構以及低聚程度。

分離方法

傳統方法

純化乳鐵蛋白的方法有許多種,許多公司選擇陽離子交換色譜系統來大範圍的獲得乳鐵蛋白。對於乳鐵蛋白的分離純化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許多公司都致力於開發獲得高純度乳鐵蛋白工藝。對乳鐵蛋白分離純化的方法從最初的陽離子交換到親和層析再到免疫學方法,以及各種方法的組合對於分離純化乳鐵蛋白都有個有利弊。

陽離子交換色譜。利用陽離子交換色譜從原料中分離獲得乳鐵蛋白是傳統的方法,其優點是操縱簡單、步驟少、持續進樣和容易擴大等優點。但是,傳統色譜層析用於快速的和大量的從乳清蛋白中回收乳鐵蛋白時表現出很多缺點,如色譜層析材料的污染、循環時間長、液滴通過色譜柱時壓力大以及複雜的控制系統,而且原料中許多與乳鐵蛋白帶有相同點和及相似等電點的雜蛋白在分離純化乳鐵蛋白時被一同洗脫下來,所以獲得的乳鐵蛋白純度低,費用昂貴和相對低的產量。

膜吸附。由於乳鐵蛋白的熱穩定性差,而膜分離是一個不需加熱,沒有相變並且不需要化學試劑的分離過程。因此,該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乳鐵蛋白的生物活性,使之成為分離回收 乳鐵蛋白的一個優勢。Kerstin Plate 等研究是否能利用膜技術將乳清中乳鐵蛋白回收以及實驗室水平的設備是否可以直接應用於工業化。試驗用的膜面積從15cm2上升到4m2,其試驗結果表明,最佳條件是選用 Sartobind S 系統,膜面積擴大到2m2,8 個循環不用清洗。Almécija 等使用300 kDa 的陶瓷微孔膜從乳清中分離 Lf,研究表明,獲得乳鐵蛋白最佳的溶液 pH 值分別為5和10,前者可以獲得 乳鐵蛋白,而後者可以使乳鐵蛋白滯留在原乳清中。為了克服膜吸附無法區分近似分子量的弊端,Brisson 等使用荷電膜和電場的結合,電場使蛋白的移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雖然解決了一部分純度問題,但是溶液表面發生的電解反應對於 Lf 的分離起到了負面的影響。

電分離。電分離技術是利用分子大小和其自身所帶電荷的不同對蛋白分子進行分離的技術,電流可以使得分離速度加快。與傳統壓力驅動方法相比,電場的應用的優勢在於提高了乳鐵蛋白分離的速度,但同時降低了其純度,原因是由於在分離 Lf 的同時其他乳清蛋白的遷移和蛋白間相互作用。電分離與微濾膜結合可以克服低選擇性和溶液污染等不足。N Ndiaye 等利用此方法對乳鐵蛋白進行了分離,乳鐵蛋白的最佳分離條件為 pH=3.0,以 2 g/L 的 KCl 溶液為溶液時,其最佳條件為 1.5×10-8m2/(V·s);以去離子水為溶液時,其最佳條件為 3.0×10-8m2/(V·s)。結合 500 kDa的超濾膜,經過 4 h 的處理後,遷移率達到 46 %,產量為 15 %。該方法的不足是,在 pH=3.0 的時候,β-乳球蛋白也會一同被分離出來。

新方法

由於乳鐵蛋白的廣泛應用,人們對其純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但乳清中的一些蛋白如乳過氧化物酶,該蛋白和乳鐵蛋白具有相似分子量和等電點。另外,一些學者還指出乳鐵蛋白結合蛋白在純化乳鐵蛋白的同時也被純化出來,其中包括核糖核酸酶-4、血管生長素、嗜中性粒細胞凝膠酶相關鈣脂蛋白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結合蛋白等。這些微量蛋白與乳鐵蛋白可能涉及到許多乳鐵蛋白體內功能多樣性的生理學活性。常規的疏水相互作用、親和色譜、分子排阻、超濾和膜過濾等過程複雜,加之選擇性低,因此一些選擇性高的方法被開發出來。

羥磷灰石法。Paul K Ng 等使用一種混合模式色譜-陶瓷羥磷灰石層析。該方法可以一步將乳清中的 Lf、Lp 和其他球蛋白都分離,然後通過梯度洗脫獲得 Lf。試驗結果表明,一個 80 L 的羥磷灰石柱一小時可收集 0.32 kg的 Lf,得到的 Lf 經驗證不含任何的 Lp 活性。產量高、費用低和步驟簡單使得該操作具備所有的用於有效地大規模生物技術產業特點。羥磷灰石純化過程需要大量的水來有效地分離大分子,產品回收率依賴於使用緩衝液的量、該方法沒有辦法區分具有相似水合粒徑的分子,因此產品的純度可能會受到影響。另外,乳清中不同的蛋白間相互作用使得該過程很難預測。

噬菌體蛋白-親和色譜。親和柱一般是基於抗原抗體反應,具有特異性結合的配體被廣泛應用於不同的分離純化目的。親和柱的選擇高有利於獲得純度高的蛋白,然而配體本身昂貴、根據分離不同的目的蛋白,配體本身需要重新進行篩選和純化、配體的易碎性降低了柱的使用壽命、配體降解導致產品的污染以及配料體的泄露和毒性問題是限制其應用的原因。噬菌體作為多配體的表達者,其譜庫量大並且針對諸如乳鐵蛋白、胰島素和血清白蛋白等的噬菌體已經成功的被選育。親和色譜中的肽配體可以用常規的方法或者固相直接合成法固定於基質上,用於目的蛋白的分離純化。人工合成的多肽與宿主表達的多肽往往表現出不同的性能,因此 Wim Noppe 等成功選育出了4 株表達能夠結合 Lf 六肽的噬菌體,然後將長度 1 μm噬菌體直接固定化到大孔基質上用於 Lf 的分離純化。其試驗表明,利用該親和方法可以一步法提取 Lf,且其純度高於 95 %。該方法的優點是基質孔洞不易堵塞、操作過程簡單、可持續性、回收速度快。且噬菌體表達相比單克隆抗體要便宜及步驟簡單。

磁性納米粒子。磁性納米粒子用於分離 Lf 的好處在於,當外加電場時,磁性納米粒子瞬間帶有磁性,可以在電場作用下泳動。當撤去外加電場時,磁性立即消失,這樣有利於磁性納米粒子的分離,再配合以膜等技術,最終獲得目的蛋白。Bo-Hung Lai 等將伴刀豆蛋白 A 結合在 Fe3O4 磁性納米粒子上,獲得了平均直徑為(11.74±3.86)nm 的近超順磁性粒子。經過試驗證明,該粒子在分離 Lf 時的最佳條件為 pH 值=7,溫度 25 ℃,平衡時間在 5 min之內,最大吸附能力和平衡常數分別是 59.2 mg/g 和0.010 3 L/mg。Lin Chen 等以肝素作為親和配體,用磁性親和方法分離 Lf,肝素在對於 Lf 的結合能力為 0.92 mg/g。試驗以 NaCl 作為洗脫液,通過一步法非常高效地從酸性乳清中回收 Lf,最高的結合能力是 164 mg/g。且獲得的 Lf 的純度要高於商業標準。通過對比競爭吸附試驗證明磁性方法是一種潛在的能夠快速和大規模生產方法。

應用

乳鐵蛋白的廣泛生物學功能決定了其在化妝品、食品、動物生產、醫療等領域中的應用,可作為抗氧化劑、免疫促進劑、補鐵劑、藥物載體等。

化妝品

乳鐵蛋白是人體內一種天然物質,具有廣泛的抗菌、抗炎、抑制黑色素和促進膠原蛋白形成等作用,因此可作為有效成分用於化妝品製劑的開發利用。美白化妝品的開發中,原料在加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穩定性,而乳鐵蛋白具有極高的穩定性,可用作原料進行加工製成美白劑。有研究表明,用乳鐵蛋白在動物皮膚模型上做美白功能的鑑定,乳鐵蛋白可以減少黑色素的形成,並且抑制黑色素的能力和乳鐵蛋白的含量成正比例關係,這表明乳鐵蛋白可以被皮膚吸收,從而起到美白的作用。乳鐵蛋白可以促進人體內成骨細胞的膠原蛋白合成,彌補機體由於年齡因素、環境因素而造成的膠原蛋白的流失,對人體皮膚起到美白的效果。乳鐵蛋白的美白效果顯著,應用化妝品前景廣闊,但是其分子作用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食品工業

截至2021年,市場上含有乳鐵蛋白的產品豐富多樣,包括酸奶、脫脂乳、保健食品和發酵乳製品等眾多產品。在 20 世紀末期,日本的乳製品公司就開始生產並銷售含乳鐵蛋白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乳鐵蛋白添加到嬰幼兒奶粉中的益處很多,包括促進對鐵的吸收、改善腸道菌群等作用。在臨床和動物試驗中已經證實這些含有乳鐵蛋白的產品對健康十分有益。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流行在發酵乳製品、嬰幼兒食品、大豆蛋白製品、肉品中添加乳鐵蛋白,補充乳鐵蛋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預防機體患病毒性感冒、腸道感染等疾病。

動物生產

乳鐵蛋白添加到母豬的飼料中,母豬可以獲得大量的內源性乳鐵蛋白,可減少仔豬發生缺鐵性貧血的概率,提高仔豬的免疫力,促進仔豬的生長。在仔豬的日糧中加入乳鐵蛋白,能夠改善仔豬腸道微生物菌群、防止腸道腹瀉、增強仔豬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添加乳鐵蛋白的飼料可以防止飼料被氧化分解,同時增強飼料的營養成分。乳鐵蛋白還具有在飼料高溫加工過程中較好地保持其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能夠用作綠色飼料添加劑應用於動物的飼養。

疾病

乳鐵蛋白不僅調節機體鐵代謝,對機體的抗炎和抗氧化也具有重要作用。乳鐵蛋白受體存在於細胞膜表面,分子量在 105 kDa 左右,常見的靶細胞包括黏膜上皮細胞、肝細胞、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假單胞菌等細菌。乳鐵蛋白與細菌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可激活胞內相關信號通路或通過內吞作用入核,參與機體免疫和抑菌等功能。有研究證實,乳鐵蛋白受體在帕金森病患者腦的神經元和毛細血管內皮細胞表達量大,乳鐵蛋白與其結合抑制朊蛋白的傳播;乳鐵蛋白這種作用提示其對神經退行性疾病防治的潛在應用價值。

檢測方法

截至2021年,報道的乳鐵蛋白的檢測方法包括酶聯免疫法、高效毛細管電泳法、生物傳感測定法、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質譜聯用法等。

酶聯免疫法

酶聯免疫法是一種基於抗原抗體特異性反應的檢測方法,具有反應靈敏、特異性強等優點。在微孔板中包被抗乳鐵蛋白抗體(一抗),加入目標物乳鐵蛋白後,乳鐵蛋白與一抗結合,再加入乳鐵蛋白抗體(二抗)與之形成夾心結構,最後加入顯色劑,利用酶標儀測定特定波長的吸光度值,其吸光度值與乳鐵蛋白含量成正比,可繪製標準曲線達到定量檢測樣品中乳鐵蛋白濃度的目的。酶聯免疫法雖然靈敏度高,但通常需要進行多重的孵化、洗滌和清洗,操作較為繁瑣,且所用抗體及抗抗體製備不易,價格昂貴,不適合用於大批量的樣品分析。

高效毛細管電泳法

樣品分子擴散係數越小或分子量越大,毛細管柱的分離柱效越高。高效毛細管電泳法大多數使用石英材質的毛細管為分離通道,用高壓直流電場作為驅動達到液相分離的目的,具有操作簡單、靈敏度較高等優點,但需要解決毛細管壁對目標物質乳鐵蛋白的吸附導致的重複性差的問題,且檢測結果受樣品複雜基質的影響較大。

表面等離子共振技術

以臨界角入射到不同折射率的兩種金屬介質界面的入射光線可以引起金屬產生自由的電子共振,電子吸收光能量使反射光大幅減弱,能夠使反射光在一定角度內完全消失的入射角稱為SPR角。SPR角隨介質表面折射率變化而變化,而折射率的變化又與介質表面結合的分子質量成正比,因此可以通過對生物反應過程中SPR角的動態變化獲取生物分子之間相互作用的特異信號達到檢測的目的。基於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技術的生物傳感免疫測定法,無需進行標記便可實時,自動檢測低含量乳鐵蛋白,但實驗溫度及樣品組成影響測定結果,儀器設備造價也較為昂貴。

高效液相色譜法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是利用不同的色譜柱對不同組分因分配係數及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離,並被檢測器識別的技術,其中由非極性固定相和極性流動相所組成的液相色譜體系的反相高效色譜是HPLC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液相色譜法,優點是反應靈敏、結果準確可靠、重複性好,但缺點是對樣品的純度要求較高,往往需要經過複雜的前處理過程才能進樣。

高效液相-質譜聯用法

質譜儀通過測量特定離子的質核比來對待測物進行準確定性,通常與高效液相色譜或氣相色譜儀等聯用來達到精確定量的目的。由於蛋白質分子質量太大,在對蛋白質的分析中,通常將其利用各種手段如胰蛋白酶水解為肽段的混合物,再通過對其中的特異性肽段的測定來檢測該蛋白。有報道稱研究人員將蛋白質組學技術、同位素標記技術與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相結合來檢測乳製品中的乳鐵蛋白。液相質譜法結果靈敏可靠、重複性高、回收率高,但是需要將蛋白質大分子打碎成氨基酸小分子,通過特定的氨基酸片段來進行定性和定量,此時蛋白質已經變形,不利於待測樣品中對於乳鐵蛋白是否有活性的判斷,且設備昂貴,對操作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更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