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了解小叶龙竹(原变种)

了解小叶龙竹
图片来自搜狐网

小叶龙竹(原变种)是禾本科竹类植物。秆高15-20cm,径10-15cm,梢头弯曲至下垂;节间深绿色具白粉,长20-30cm;节内及箨环下各具一圈白色绒毛。秆箨早落,初时黄棕色至淡肉红色,密被棕褐色刺毛;箨耳波状,与下延之箨叶相连,高0.2-0.3cm,密被长1cm之鬃状毛;箨舌高5-8mm,先端齿裂,具流苏毛;箨叶外翻,腹面基部具鬃状毛。主枝明显,叶片长10-15cm,宽1-2cm,笋期7-9月。为良好材用和观赏竹种。

目录

形态特征

竿高15-18米,直径10-15厘米,梢端弯或微下垂,基部数节环生气根节间的下部深绿色,长26-32厘米,一侧扁平部分无毛,上部具少量白粉竿壁厚2-2.5厘米;竿环不隆起,节内长1.5厘米,在其间和箨环下方均具一圈白色绒毛环。枝下高0.5-1米。竿每节分多枝,主枝3条,其中1条明显较粗壮,或有时主枝不发达而有一大型潜伏芽,侧枝纤细,下垂。箨鞘早落性,革质,初期为黄棕色,背部被白粉和生成棕色小刺毛;箨耳与箨片基部之外延部分相连,波状,长5-15毫米,宽2-3毫米,其上密被长为1厘米的猪鬃状繸毛;箨舌高5-8毫米,先端具不整齐的齿裂;箨片外翻,腹面的基部也密被猪鬃状硬直毛,其余部位被小刺毛。[1]

末级小枝具8-15叶;叶鞘被微毛;叶耳微小,易落,其上具繸毛数条;叶舌高1毫米;叶片长10-15厘米,宽1-2厘米,次脉5或6对。花枝无叶,节间长1.5-1.8厘米,一侧扁平或具沟槽,其间密被黄棕色绒毛,每节着生10-25枚假小穗,其簇团的直径为1-2.2厘米;小穗倒卵形,长6-8.5毫米,宽2-4毫米,黄绿色,近于无毛,含小花2朵;颖2或3片;外稃长6-7毫米,宽4-5毫米,先端具长为0.8-1毫米的芒刺状小尖头;内稃长5-6毫米,两脊间宽1毫米,具3脉;花丝长6毫米,花药黄色或干后带紫色,长亦为6毫米,先端具尖头;雌蕊全长6-7.5毫米,子房上部连同花柱及柱头均被毛茸。果实未见。花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60-1100米地区。

近种区分

本种与黄竹D. membranaceus Munro近缘,但竿较高大,竿下部节间无毛亦无白粉,箨环下方和节内均具一圈白色绒毛,箨鞘鞘口、箨耳以及箨片上表面基部均被猪鬃状直硬的繸毛,小穗较小,仅含小花2朵,与之不同。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模式标本采自勐腊。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