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叶龙竹
小叶龙竹(学名:Dendrocalamus barbatus Hsueh et D. Z. Li)是禾本科、牡竹属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18米,梢端弯或微下垂,基部数节环生气根;节间的下部深绿色,上部具少量白粉,竿环不隆起,竿每节分多枝,侧枝纤细,下垂。箨耳与箨片基部之外延部分相连,波状,箨片外翻,叶鞘被微毛;叶耳微小,花枝无叶,小穗倒卵形,黄绿色,近无毛,含小花;花药黄色或干后带紫色,子房上部连同花柱及柱头均被毛茸。花期6-10月。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至西南海拔360-1100米分布,有栽培。小叶龙竹是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状竹类。竿高15-18米,直径10-15厘米,梢端弯或微下垂,基部数节环生气根;节间的下部深绿色,长26-32厘米,一侧扁平部分无毛,上部具少量白粉,竿壁厚2-2.5厘米;竿环不隆起,节内长1.5厘米,在其间和箨环下方均具一圈白色绒毛环。
枝下高0.5-1米。竿每节分多枝,主枝3条,其中1条明显较粗壮,或有时主枝不发达而有一大型潜伏芽,侧枝纤细,下垂。箨鞘早落性,革质,初期为黄棕色,背部被白粉和生成棕色小刺毛;箨耳与箨片基部之外延部分相连,波状,长5-15毫米,宽2-3毫米,其上密被长为1厘米的猪鬃状䍁毛;箨舌高5-8毫米,先端具不整齐的齿裂;箨片外翻,腹面的基部也密被猪鬃状硬直毛,其余部位被小刺毛。
末级小枝具8-15叶;叶鞘被微毛;叶耳微小,易落,其上具䍁毛数条;叶舌高1毫米;叶片长10-15厘米,宽1-2厘米,次脉5或6对。 花枝无叶,节间长1.5-1.8厘米,一侧扁平或具沟槽,其间密被黄棕色绒毛,每节着生10-25枚假小穗,其簇团的直径为1-2.2厘米;小穗倒卵形,长6-8.5毫米,宽2-4毫米,黄绿色,近于无毛,含小花2朵;颖2或3片;外稃长6-7毫米,宽4-5毫米,先端具长为0.8-1毫米的芒刺状小尖头;内稃长5-6毫米,两脊间宽1毫米,具3脉;花丝长6毫米,花药黄色或干后带紫色,长亦为6毫米,先端具尖头;雌蕊全长6-7.5毫米,子房上部连同花柱及柱头均被毛茸。果实未见。花期6-10月。[1]
近种区别
小叶龙竹与黄竹近缘,但竿较高大,竿下部节间无毛亦无白粉,箨环下方和节内均具一圈白色绒毛,箨鞘鞘口、箨耳以及箨片上表面基部均被猪鬃状直硬的䍁毛,小穗较小,仅含小花2朵,与之不同。
主要变种
毛脚龙竹(变种)(云南西双版纳) 毛脚龙竹与小叶龙竹原变种的区别在于竿基部数节间的外面均密生气根,有如网状包裹着节间,箨耳和箨片上表面之基部几无䍁毛生长,叶片常较大,次脉7-9对,小穗含2或3朵小花等性状。
分布于中国西双版纳。模式标本采自中国科学院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生长环境
小叶龙竹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寒冷。适生年平均气温18-24℃、极端低温≥0℃、无霜冻、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0%的区域;垂直方向宜选择海拔300-1100米的区域。
繁殖方法
小叶龙竹繁殖方式多样,苗木种类也多样,常见的有分蔸苗、埋秆苗、埋节苗、空中诱根苗、扦插苗、实生苗、组培苗,其中前5种苗多为裸根苗,实生苗可为裸根苗或容器苗,组培苗多为容器苗。
栽培技术
除草和松土:每年分别在2月、6月份和9月份除草3次。松土可与除草同时进行,松土深度5-10厘米,避免伤及根蔸。
扒晒:2-4月,扒开竹蔸四周土壤,使笋眼露出见光,刺激和促进笋眼萌发,可结合施肥同时进行。
培土:6-9月,以细碎潮土覆盖将要出土的竹笋,覆盖厚度15-30厘米,培土可防止避免竹笋的笋箨见光变色,防止老化,提高竹笋质量 密度与年龄结构:保持250-350秆/667平方米的密度,25-45丛/667平方米的竹丛度,7秆/丛~14秆/丛的丛秆度。每丛各年龄秆的保存比例应是Ⅰ年生、Ⅱ年生、Ⅲ年生、Ⅳ年生为3:3:3:1或4:3:3:0。
施肥管理:每年的竹林施肥可结合除草、松土同时进行,通常采用环状沟施。
病虫防治
小叶龙竹林常见病害主要为竹丛枝病和竹煤污病,虫害主要为竹蚜虫、竹蝗和竹介壳虫。不同病虫害的发生时间和防治方法见表2。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至西南。模式标本采自勐腊。
主要价值
小叶龙竹竹笋品质佳、秆材纤维长、材质细致、材性优良,是重要优质的笋用、建材、编制和纸浆用竹;同时,梢头弯或微下垂,竹秆光滑,生长迅速,姿态优美,亦为优良的景观用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