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了解張魯女墓

了解張魯女墓
圖片來自博雅文化旅遊網

張魯女墓位於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溫泉鄉中壩村姑子,墓主人為張琪瑛。

目錄

發展歷史

最早記載張魯女墓祠的史料,莫過於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漢)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遠望山墳,嵬嵬狀高,及即其所,裁(才)有墳形。山上直路下出,不生草木,世人謂之女郎道。下有女郎廟及搗衣石,言張魯女也。有小水北入漢,謂之女郎水。」《隋書》亦載:「褒城縣南有女郎山。」宋《輿地紀勝》曰:「俗名女郎山。」可見,北魏時即建有張魯女墓及祠,可謂歷史悠久。

在《道家雜記》中,亦有關於張魯女墓的記載:「魯之女曾浣衣于山下,有白霧蒙身,因而孕焉。恥之,自裁將死,謂其婢曰:」我死後,可剖腹驗之。『婢如其言,得龍子一雙,遂送於漢水之濱。女殯于山,後數有龍至,其墓前成溪。「

清《漢中府志》轉載《郡國志》云:「梁州(今漢中)女郎山,張魯女浣衣於上,女便孕,生二龍。及女死,將殯,柩車忽騰躍升此山,遂葬焉。其水旁浣衣石猶存。後平陵城有女郎山祠。」

在《傳仙錄》中有《張玉蘭》一文,內容卻是:「張玉蘭者,天師之孫,靈真之女也。幼而潔素,不茹葷血。年十七歲,夢赤光自天而下,光中金字篆文,繚繞數十尺,隨光入其口中。覺不自安,因遂有孕。母氏責之,終不言所夢,唯侍婢知之。一旦謂侍婢曰:」吾不能忍恥而生,死而剖腹,以明我心。『其夕無疾而終。侍婢以白其事,母不欲違,冀雪其疑。忽有一物如蓮花,自疈其腹而出,開其中。得素金書本際經十卷,素長二丈許,幅六七寸。文明甚妙將非人功。玉蘭死旬月,常有異香,乃傳寫其經而葬玉蘭。百餘日,大風雷雨,天地晦冥,失經。其玉蘭所在墳壙自開,棺蓋飛在巨木之上。

視之,空棺而已。今墓在益州溫江縣女郎觀是也。三月九日是玉蘭飛升之日,至今鄉里常設齋祭之。靈真即天師之子,名衡,號曰嗣師。自漢靈帝光和二年已未正月二十三日於陽平化白日升天。玉蘭產經得道,當在靈真上升之後,三國紛競之時也。「這裡,把該女說成是張衡之女,而非張魯之女,其地址說在益州溫江縣(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一些情節雖與其他記載有所不同,而明言」陽平化「,則當是在今漢中勉縣去世無疑。此史料被錄入宋《太平廣記》卷61.《太平廣記》卷61同時轉載《集仙錄》云:」褒女者,漢中人也,褒君之後,因以為姓。居漢、沔二水之間。幼而好道,沖靜無營。既笄,浣紗於濜水上,雲雨晦冥,若有所感而孕。

父母責之,憂患而疾。臨終謂其母曰:「死後見葬,願以牛車載送西山之上。』言訖而終。父母置之車中,未及駕牛,其車自行。逾漢、沔二水,橫流而渡,直上濜口平元山頂,平元即濜口化也。家人追之,但見五雲如蓋,天樂駭空,幢節導從,見女升天而去。及視車中,空棺而已。邑人立祠祭之,水旱祈禱俱驗。今濜口山頂有雙轍跡猶存。其後,陳世安亦於此山得道,白日升天。」此故事中之「褒女」,未言是張魯之女,但其「濜口化」情節,亦符合「五斗米道」歸化方式,「濜口」亦在今勉縣境內。筆者以為,此「褒女」抑或就是張魯女,只是相傳過程中走了樣。

在地方志乘中,也不乏有關張魯女墓的記載。清康熙時陝西巡撫畢沅《關中勝跡圖志》載,張魯女墓在褒城縣西南八十里,並援引《水經注》、《隋書。地理志》、《輿地紀勝》的記載。此處為褒城縣之西南,沔縣之東南,兩縣所距方位、里程自然不一,但顯然所指為同一處,即今勉縣之女郎山。清嘉慶《漢南續修郡志》(即《漢中府志》)載:「女郎山,(沔)縣東四十五里。在黃沙驛南,山上有女郎冢,遠望山勢嵬嵬,下有女郎廟及搗衣石。相傳為張魯女也。」

據清光緒八年《沔縣新志》載:「灌子山,在縣東南四十里。山神廟競稱靈應,下有泉灌溉民田,故名。按此即《水經注》之女郎山也,在小中壩。山不甚高,而林木蔚然。《郡國志》云:梁州女郎山,張魯女浣衣於上,女便孕而生二龍。及女死將殯,柩車忽騰越升此山,遂葬焉。其旁浣衣石猶存。」「漢張魯女墓,在縣東四十里灌子山,詳見《水經注》,舊志不載。小中壩人清明拜掃。」光緒後期編纂的《沔縣鄉土志》所載與此相同。

由於女郎山距離交通大道較偏,故歷代題詠較少,但並非沒有。唐代大詩人王維《送楊長史入川》詩曰: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馬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官轎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後同明月,應聽子規啼,清代大文豪王漁洋寫有《女郎廟》一詩:朝過女郎道,遙望女郎祠。溪水疑環佩,春山學黛眉。千秋丹橘熟,一徑碧苔滋。日暮神靈雨,西風滿旌旗。

清光緒四年(1879),張魯女祠曾經修葺。經過民國時期,到解放初期,該祠規模不斷擴大。據筆者2001年12月31日在當地了解,至解放初女郎墓有廟36間,有五層磚塔一座。當地善男信女紛紛在祠廟瞻拜求子,尤其每年清明節廟會,香火很盛。1958年「大躍進」時,廟宇及塔均被拆毀,碑碣無存。

現狀

張魯女墓

時代:東漢

地點:勉縣城溫泉鎮光明村東

保護範圍:東大殿後牆滴水50米為界,北20米光明村二組坡地為界,西60米光明水庫排洪溝,南80米光明二組坡地為界。[1]

建設控制地帶:東、北、南各外延100米,西同A區。

2008年,張魯女墓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文物保護單位。

十多年來,女郎廟及其墓地香火日盛。

張魯女墓及祠已經成為勉縣旅遊勝地之一,逐步恢復着昔日的風采。

文物保護

1985年,勉縣人民政府,把張魯女墓定為縣級文物遺蹟保護單位。1987年在政府支持下,重建一小祠。1996年,經勉縣文化局、勉縣博物館批准,勉縣溫泉鄉光明村籌款51552.65元,重修女郎廟5間。廟柱有楹聯兩幅:清風常護女郎廟明月高懸觀子山 綠水沉星崖山跋涉尋女郎青松掛月山下佇立憶芳魂。

2000年,漢中市政府將張魯女墓確定為市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有保護標誌。2001年,勉縣溫泉鎮政府、勉縣博物館在女郎山頂建墓亭,立墓碑,碑正中為「漢五斗米教首張魯之女琪瑛之墓」,上款為「生於漢建安元年七月十二日,卒於漢建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享年二十二歲」。

參考來源

  1. 張魯女墓博雅文化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