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了解白腹短翅鸫

了解白腹短翅鸫
图片来自0724#网

白腹短翅鸫体甚小(13厘米)而腿长的短翅鸫(外形似画眉)。具模糊的浅色半隐蔽眉纹,眼圈皮黄,嘴厚,尾较蓝短翅鸫为短。指名亚种雄鸟:上体青石蓝色,胸带及两胁蓝灰,喉及腹中心白色。雌鸟:上体红褐,胸及两胁沾红褐而具鳞状纹,喉及腹部白色。缺少蓝短翅鸫橙褐色的额及眼先。亚种carolinae的雄鸟:无蓝色,上体棕褐或橄榄褐,喉及腹中心白色,胸及两胁沾皮黄,上胸具白色杂斑。雌鸟似雄鸟但多棕褐色。亚成鸟具细纹及点斑。[1]

目录

形态特征

雄鸟额、头顶、枕灰褐色,额基较褐眼先、颊和耳羽黑褐色,耳羽具浅黄白色细纹。其余上体,包括背、肩、腰、尾上覆羽和两翅内侧表面概为橄榄褐色;初级覆羽初级飞羽灰褐色,外翈羽缘缀有灰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外翈缀有橄榄褐色,内翈黑褐色。尾灰褐色,最外侧2-3对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颏乳白色,羽干末端延长成须状,黑色,上喉白色,羽端缀有褐灰色,因而使喉部白色多被掩盖起来而不甚显露,下喉、胸和两胁灰褐色,腹中部至尾下覆羽白色沾灰,尾下覆羽常具灰色或灰褐色斑点。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喉白色,仅两侧有少许灰色,头部褐色亦较浓,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和尾羽亦为褐色。 虹膜褐色,上嘴褐色,下嘴黄色,嘴尖淡褐色,脚黄色。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1年繁殖1窝。雄鸟在繁殖期间常站在巢附近的高树顶端枝叶簇间鸣唱,并频繁的与雌鸟追逐于树丛间。通常营巢于林下小树或灌木枝权上,营巢位置多选择在混交林中溪流附近,巢距地高1-5米。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枯草叶、苔藓和泥土构成,巢内垫以草根和松针。泥土除用来糊巢内壁外,在巢中间和外层也有,使巢甚为坚固严密。巢呈碗状。大小为外径12-15厘米×12-14厘米,内径8-10厘米×8-9厘米。高8-9厘米,深5-8厘米。巢筑好后即开始产卵,每窝产卵4-6枚。卵鸭蛋绿色、密布一些大小不一的锈褐色斑,卵为椭圆形,大小为27-30毫米×20-22毫米,重5.2-6.0克。孵卵由雌鸟承担,孵化期12-14天。雏鸟晚成,雌雄亲鸟轮流寻食喂雏,育雏期13-15天。

栖息环境

白腹鸫繁殖期间在中国长白山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茂密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尤其多在海拔700-1000米的混交林中的河谷与溪流两岸活动。也见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针叶林和林缘灌丛。迁徙期间多活动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的林缘、耕地和道边次生林。

生活习性

习性:多在森林下层灌木间或地上活动和觅食。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性胆怯,善藏匿。

迁徙:白腹鸫属夏候鸟,旅鸟。在中国繁殖于东北,越冬于长江以南,就中国来说应是留鸟,但在中国东北则为夏候鸟,中国南方为冬候鸟。每年4月末5月初迁到东北繁殖,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

叫声:生硬的tock, tock声及哀怨的高哨音。鸣声为欢快甜美的高音啭鸣,前有两三个强音,以丁当作响结尾。

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据赵正阶等(1985)在中国长白山通过对成鸟胃的解剖和通过对雏鸟扎颈取食的方法,发现成鸟的食物主要是步行虫、蝗虫、蚂蚁、蜘蛛及双翅目、鳞翅目和鞘翅目昆虫及幼虫,同时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雏鸟的食物在早期主要是鳞翅目幼虫,在雏鸟后期阶段则多以成虫为食,其中较为常见的有象甲科、隐尾蠊科的澳白蚊昆虫。此外也吃蜗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曾在一只雏鸟口中取出稠李巢蛾幼虫26条,重量达1克。

分布范围

世界

存在(繁殖地):韩国、朝鲜。

存在(居住地):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南部、远东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半岛、萨哈林岛)。

游荡:中国、德国。

中国

在中国繁殖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牡丹江,吉林长白山、安图、敦化、蚊河、长白、抚松、浑江、四平、集安,辽宁宽甸、桓仁、本溪、丹东、大连等地;越冬于长江中下游、云南、广东、浙江、福建、香港和台湾等地;迁徙期间经过河南、山东、江苏、沙卫山岛、上海和西藏改则等地。

亚种分化

关于白腹鸫的亚种分化,Dement’evand Gladkov(1954)将白眉鸫(Turdusobscurus)和赤胸鸫(Turdus chrysolaus)的亚种库页岛亚种(Turdus chrysolaus orii)均并入白腹鸫而分为4亚种。中国学者基本上支持这一意见,并认为除亚种库页岛亚种(Turdus chrysolaus orii)外,其余3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郑作新 1976,1987;赵正阶等 198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 1983;彭燕章等 1987;唐蟾蛛等 1996;颜重威等 1996)。但后来多数学者根据这3亚种在形态学和生物学上的明显差异仍将它们分别作为独立种,从而使白腹鸫无亚种分化而为单型种(Vaurie 1959;Clements 1981;Walters 1980;De Shauensee 1984;Howard and Moore 1980,1991),郑作新(1994)、郑作新等(1995)亦支持这一意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部分国家种群数量估计为:中国大陆约1000-10000只迁徙个体,约1000-10000只越冬个体;中国台湾约1000-10000只迁徙个体,约1000-10000只越冬个体;韩国可能有100-10000对繁殖对,约50-10000只迁徙个体;日本有约1000-10000只越冬个体;俄罗斯有约10000-100000对繁殖对和约1000-10000只迁徙个体(巴西,2009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