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緬甸星龜
緬甸星龜(學名:Geochelone platynota )是陸龜科、象龜屬爬行動物。體形較大,與一般龜相比,緬甸星龜沒有頸盾,而且邊緣兩邊每邊只有11塊的緣盾,而其他的龜有12塊。尾部的端末有角狀物。緬甸星龜頭頸部呈黃色,頭頂具鱗片。背甲橢圓形,呈絳紅色,每塊盾片上均有淡黃色六角形斑紋,斑紋左右對稱,每邊由3條淡黃色條紋組成,背甲前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有對稱大塊褐色斑紋,腹甲後緣缺刻較深。四肢淡黃色,布滿大小不一的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尾淡黃色,較短。
在野生環境中緬甸星龜喜棲息在較乾燥的林地和山地灌木叢中。它們對紅色敏感,喜歡在空氣濕度較大的灌木林、草叢中棲息。緬甸星龜平時採食多肉的植物葉和果實為主,它們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人工飼養可投餵各種新鮮的瓜果蔬菜。緬甸星龜喜暖怕寒,最適宜的生長繁殖溫度在22-30℃。主要分布在緬甸南部,中國有引種。
目錄
形態特徵
緬甸星龜的體形較大,與一般龜相比,緬甸星龜沒有頸盾,而且邊緣兩邊每邊只有11塊的緣盾,而其他的龜有12塊。尾部的端末有角狀物。緬甸星龜頭頸部呈黃色,頭頂具鱗片。背甲橢圓形,呈絳紅色,每塊盾片上均有淡黃色六角形斑紋,斑紋左右對稱,每邊由3條淡黃色條紋組成,背甲前後緣略呈鋸齒狀。腹甲淡黃色,有對稱大塊褐色斑紋,腹甲後緣缺刻較深。四肢淡黃色,布滿大小不一的鱗片,前肢5爪,後肢4爪。尾淡黃色,較短。
雌雄鑑別:一般成熟雌龜的背甲總長約26-30厘米,雄龜的背甲長度比雌龜小很多,約15-18厘米左右。雄龜體形細長,腹甲凹陷,尾粗、長,尾尖有角質鈎。雌龜體型圓厚,腹甲平坦,尾短。
生活習性
在野生環境中緬甸星龜喜棲息在較乾燥的林地和山地灌木叢中。它們對紅色敏感,喜歡在空氣濕度較大的灌木林、草叢中棲息。緬甸星龜平時採食多肉的植物葉和果實為主,它們喜歡吃果類、多刺仙人掌、莖葉肥厚的植物和薊。人工飼養可投餵各種新鮮的瓜果蔬菜。緬甸星龜喜暖怕寒,最適宜的生長繁殖溫度在22-30℃。
緬甸陸龜是亞熱帶的陸棲龜類。棲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叢林。喜暖怕寒。人工飼養條件下,龜喜在沙土上爬動,白天活動少,夜晚活動多。當環境溫度為22-33℃時,龜的活動量、進食較大;17—20℃時僅食少量食物,活動也少;12—15℃時,龜食蘋果,但有消化不良現象。每年的6—9月為活動、攝食旺期,8月遇長期乾旱後,突然下雨,龜喜在雨水中爬行,顯得非常興奮,有的低頭飲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黃霉季節,連續陰雨數天,龜多數棲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陽蓬下。 10月上旬溫度達17℃左右,龜的活動緩慢,有的一天也未見爬動,溫度低於11℃,龜進入冬眠狀態。
繁殖方式
每年7-8份是它們的交配季節,這時雄龜會試圖將其他龜翻倒。完成交配的雌龜大約在每年2月產卵,雌龜產卵時,會尋找合適的地點,然後在土上撒尿以使土壤變得鬆軟容易挖洞。產完卵後,雌龜就會走開。緬甸星龜產卵的數量少,一次只產2-5枚卵,這些龜卵在29℃的溫度下經 100天就會孵化出來。
緬甸星龜的成體體型與緬甸陸龜大小相似,但卵的大小與緬甸陸龜的卵相差甚遠,緬甸星龜的卵只有4點多厘米,重量不到20克;相比緬甸陸龜的卵來說小了一圈,分量也輕一半。[1]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種群現狀
棲息地的過度利用開發以及人類捕捉它們作為食物和藥物,使得緬甸星龜成為比放射陸龜和馬達加斯加陸龜更加瀕危的物種,緬甸星龜在自然界的個體數可能少於250隻(截至2013年),已屬於極度瀕危動物。
瀕危原因
緬甸星龜棲息地受到人口擴張的影響,為了農業發展而焚燒森林,這些都使緬甸星龜的棲息地被人類過渡開發利用,人類還進行亂捕,使緬甸星龜種群數量不斷減少。
分布範圍
緬甸星龜主要分布在緬甸南部,中國有引種。
近種區別
緬旬星龜和印度星龜(Geochelone elegans)外形十分相近,最大的不同,在於龜殼輻射的紋路,印度星龜每個背甲的輻射紋路在八條或以上,而且腹甲亦有相同的輻射紋,但緬甸星龜背甲的輻射紋只有六條或以下,呈現十分對稱的放射排列,不似印度星龜較為混亂的分布,而其腹甲則無輻射條紋,僅留下數個對稱的塊狀黑片。緬甸星龜的龜甲可長至30厘米,其背甲扁平不隆起,頭及四肢呈現黃棕色,前腳布有粗大隆起的鱗片,腹甲是黃色的,而且有着大塊的三角形黑色斑點,而不像印度星龜的放射狀黃線。緬甸星龜在體型上也和印度星龜相差無幾,而且二者都以雌龜的體型較大。
參考來源
- ↑ 小龜龜們破殼而出 上海動物園首次繁殖兩種龜類看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