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了解黃古竹
圖片來自千草植物網

黃古竹(學名:Phyllostachys angusta McClure)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竿高達8米,粗3-4厘米,勁直,幼竿微被白粉,老竿灰綠色;籜鞘背面乳白色或帶黃綠色。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和鞘口繸毛均缺或有時僅具鞘口繸毛;花枝未見。筍期4月下旬。 分布於河南、江蘇、浙江。1907年由浙江餘杭縣塘棲引入美國栽培。 筍食用;竹材性韌,篾性好,宜編制細竹器及工藝品。

目錄

形態特徵

竿高達8米,粗3-4厘米,勁直,幼竿微被白粉,老竿灰綠色中部節間長達26厘米,壁厚約3毫米;竿環微隆起,與籜環同高。 籜鞘背面乳白色或帶黃綠色,有寬窄不等的紫色縱條紋和稀疏的褐色小斑點,背部光滑無毛,無白粉,邊緣生纖毛;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黃綠色,狹而高,先端截平或微隆起,有缺刻,具灰白色長達0.5厘米的細纖毛;籜片帶狀,平直,開展或外翻,淡綠乳黃色或有時帶紫色。

末級小枝具2或3葉;葉耳和鞘口繸毛均缺或有時僅具鞘口繸毛;葉舌明顯伸出,黃綠色;葉片呈帶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17厘米,寬1.2-2厘米,除下表面基部有毛外,兩表面無毛或近於無毛。花枝未見。筍期4月下旬。[1]

栽培技術

深挖穴,淺栽竹,起苗後及時栽植,及時澆水,空氣濕度低適度葉面噴水。在常規竹子栽培技術的其礎上,還應掌握以下技術要點: 地適時適竹:定向培育,量力而行,分類經營,考慮生態立地條件和經營加工水平綜合開發利用,切忌一刀切、盲目跟風、只栽不管。

選竹母:掌握引種移植技術,強調優、壯、適中、低齡、均勻、易於運輸和未被傷害,注意竹種不能混雜,鞭芽和宿土要多留。

栽植技巧:抓住雨季、雨後、雨前栽植,順應自然規律,深挖淺栽不搖動,保濕舒根多保護,杜絕項目工程中為造政績、抓形象而違背竹子客觀規律不按科學栽植,更不能草率倉促敷衍了事。

理問種不放鬆:砍灌清理多撫育,護土帶圍山轉,重點主抓山窪肥土帶,防風、防凍、早防自然災害,切忌荒草及放任不管。

挖小竹秧:清理竹園防病蟲.及時挖去老竹和退筍,科學疏筍疏竹,增加肥力和土壤有機質,保持地表平整、竹林結構均勻整齊分布和綜合立體動態平衡,切忌放任發展、雜灌叢生、結構混雜。

配套組合快速成林豐產持術:多用密植、叢植、增肥、鬆土、墾覆、除草、覆蓋、客土、挖小留大、清理除雜、打枝整枝、科學留養、均勻分布、分類利用、加強保護、綁扶並扶正竹株、平整地表、及時排灌、預防凍害等綜合措施,重點防病蟲、人畜危害及自然災害,防雪壓風折倒伏凍害,防藤纏草荒雜亂無序,切忌浪費自然立地資源、低產低效、盲目粗放經營,使竹林透風、透光、透氣、衛生整齊。營造最佳竹林環境。

近種區別

該種與曲竿竹容易混淆,但本種的竿僅具有難以察覺到的白粉,籜鞘色彩較淡,斑點較少,而曲竿竹則竿在節間的上半部具白粉,籜鞘的色彩較深,斑點較多,兩者可以區別。

產地生境

宜栽植在背風向陽處,喜空氣濕潤較大的環境。

分布於河南、江蘇、浙江。1907年由浙江餘杭縣塘棲引入美國栽培。

主要價值

筍食用;竹材性韌,篾性好,宜編制細竹器及工藝品。

黃古竹以適應性廣、栽培成林簡易又快速、管護簡單、用途廣泛尤其適宜篾用工藝加工、高產長效而著稱,屬中小型竹,原以材用破篾工藝編織加工造型裝飾為主,現已兼作筍用、觀賞、防護綠化、園林點綴、製作盆景等,用材廣泛用作工藝編織作樂器、玩具、涼蓆、裝飾、旅遊製品、人物、花籃、托盤、花瓶、日用品等,筍昧鮮美甘甜多加工成多味筍、筍於、醃筍、鹽筍等,園林上已廣泛用於公園、庭院、莊園、道路、景點綠化裝飾、點綴、置景盆栽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