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宗三际论
二宗三际论 |
中文名:二宗三际论 外文名:theory of two substances and three time period 概 述:摩尼教的根本教义和世界观 影响范围:基督教异端,希腊、罗马的哲学等 |
二宗三际论,摩尼教的根本教义和世界观。
摩尼教是公元3世纪由摩尼(215或216~约276)在琐罗亚斯德教二元论的基础上,吸取基督教、佛教、诺斯替教等思想材料而创立的伊朗古代宗教。 二宗三际论的二宗是指世界的二个本原,即黑暗与光明、善与恶,三际是指世界发展的三个过程:即初际(过去)、中际(现在)和后际(将来)。[1]
目录
简介
摩尼教详解
英语Manicheism,德语 Manichäismus,法语 Manichéisme。又作末尼教、牟尼教、明教、明尊教。为三世纪时波斯人摩尼(Mani, Manes, Manichaeus)揉合古代波斯之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又称为祅教),及基督教、佛教思想而成立之宗教。其教义以琐罗亚斯德教之善、恶二元论为基础,将一切现象归纳为善与恶,善为光明,恶为黑暗,而光明必会战胜黑暗,人类若依宗教之真理与神之志向,终必走向光明、极乐之世界;而无始以来明暗相交,恶魔恒于暗界,纷扰不息,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恶混淆,故人当努力向善,以造成光明世界。此教因之又有明教之称。摩尼教之神具有爱、信、诚、敬、智、顺、识、觉、秘、察等十德。信徒之修养功夫以禁欲守默为主,素食、斋戒、祈祷(一天四次)为日常功课。其简明直接性,颇受当时人欢迎,故能传播于中亚、罗马帝国(四世纪顷)、印度、中国等地,至十三世纪仍极为兴盛。
摩尼教约于六至七世纪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复由新疆传入漠北之回纥,而盛行于该地。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应回纥之请,于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灭佛时,摩尼教亦遭严重打击,转而成为秘密宗教,并吸收道教及民间信仰,从而改称明教。明教因相信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来临,故敢于造反,屡有反政府之举。自北宋末年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皆曾发生明教造反之事。其后明教又与弥勒教、白莲社相结合,而演变成明代末年之白莲教。明教一词至清代虽已不复见于文献,但“明王”出世之说,犹流传于民间。[佛祖统纪卷三十九、柳子厚集卷二十八]
基本论点
摩尼教认为,在太初没有天地之际,光明与黑暗、善与恶是互相对峙的两个王国或存在。光明在上方,黑暗在下方。
在光明或善的王国里充满着爱、信、忠实、崇高(具足)、贤明、温顺(忍辱)、智慧、了解、秘诀、洞察等德性,主宰这个王国的最高神是大明尊(亦译察宛,zarvan,意为“永恒的时间”),他是清净、光明、威力和智慧四种德性的显现者,因此摩尼教徒称之为“四大尊严”或“四寂法身”。大明尊的僚属有五明子(五种光明的分子或原素),即净气(妙空)、妙风、明力(妙明)、妙水、妙火和十二使者等。
在黑暗的王国里,弥漫着愚痴、淫欲、自大(自誉)、乱他、嗔恚、不净、破坏、销散、死亡、狂惑等罪愆。管理黑暗王国的是魔王及其所属的五类魔(五种黑暗的分子或原素)即浓雾、熄火、恶风、毒水、黑暗(暗气)等。
在中际,魔王及其所属的五类魔等黑暗力量侵入了光明王国,从此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大明神为了对付黑暗力量的侵入,首先召唤了他的使者善母,善母创造了人类始祖的形式──原人。在斗争中,光明与黑暗的分子相混合,构成了杂多的现实世界。光明之神在战胜黑暗的力量之后,用从五类魔的死尸中摆脱出来的光明分子造成了日月,把那些受到污染的黑暗分子造作了天上的星群,把其中解脱不出来的分子的皮盖成了苍穹(“十天”),用他们的尸体造成了大地(“八地”),抽出他们的骨头筑成了山岳和江海。后际就是光明战胜黑暗,天地人伦从创造到劫灭而复归于初际的过程。在后际中“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积暗,两宗各复,两者交归”。
摩尼教的二元论思想对于基督教的异端、诺斯替教派以及希腊、罗马的哲学都有影响。
教义
根本教义
为二宗三际。
二宗
二宗指明暗,也即善恶。
未有天地之时,只有善恶二宗。善宗即光明王国,最高神被称为伟大之父(汉文摩尼经称大慈父、明尊),他有感觉、推理、思维、想象和意志等五大荣耀(相、心、念、思、意等五种国土),仁爱、信仰、忠实、慈善和智慧等五种精神品质(怜悯、诚信、具足、忍辱、智慧等五施)。他与光明、威力、智慧是四位一体(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在他的四面住着十二个神,每面三个(十二常住宝光王)。恶宗被称为黑暗之王(魔王),住在黑暗王国里。
三际
三际指初际、中际、后际。
初际阶段,明暗是分开的。
中际阶段,黑暗侵入光明,光明与黑暗斗争,两者混合。后际阶段,明暗重新分开。
初际之末,黑暗之王上窥光明王国,五大荣耀为之战栗。伟大之父不欲五大荣耀出战黑暗之王,遂召唤出生命之母(善母佛),生命之母又召唤出初人(先意佛),初人召唤出他的五个儿子(五明佛:清净气、妙风、明力、妙水、妙火)作为自己的甲胄,去驱逐黑暗。但是初人被打败,五明子被五类魔所吞噬。当初人苏醒过来后,向伟大之父呼救七次,于是伟大之父第二次召唤,先唤出光明之友(乐明佛),光明之友唤出大般(造相佛);大般(即建筑之神)唤出活灵(净风佛)。活灵唤出他的五个儿子:光辉卫士(持世明使)、尊贵之王(十天大王)、阿大姆斯(降魔胜使)、荣耀之王(催光明使)和持地者(地藏明使)。他们一起来到黑暗王国,活灵呼唤初人,初人作了回答。这一呼一应产生了两个神,一为呼神(说听),一为应神(唤应),分别成为活灵及初人的第六子。“净风、善母二光明使,入于暗坑无明境界”,救出先意。但是,“五类魔黏五明身,如蝇著蜜,如鸟被li,如鱼吞钩。”五明子无从得救。
从此教义的中心就是如何救出被五类魔吞噬的五明子。这就必须建立宇宙。“净风明使以五类魔及五明身二力和合,造成世界十天八地,如是世界即是明身医疗药堂,亦是暗魔禁系牢狱。”这个世界由活灵五子管理。活灵又净化那些被吞噬的光明,造成日月星辰。然后,生命之母、初人和活灵向伟大之父祈祷,伟大之父进行了第三次召唤,召唤出第三使(日光佛),第三使召唤出十二童女(Twelve Virgins,汉文摩尼经称电光佛)。第三使“或现童男微妙相,癫发五种雌魔类”,十二童女则“或现童女端严身,狂乱五种雄魔类”,使五类魔身上吸收的光明分子射泄出来,掉在地上变成各种动植物。植物比动物包含更多的光明分子。
净风造成世界作为囚禁暗魔的牢狱,“于是贪魔见斯事已,于其毒心重兴恶计,即令路yi(叙利亚文Ashqalun)及业罗泱(Namrael)以像净风及善母等,于中变化,造立人身,禁囚明性,放(=仿)大世界。如是毒恶贪欲肉身,虽复微小,一一皆放(=仿)天地世界。……喻若金师,摸(=模)白象形,写指环内,于其象身,无有增减。人类世界,亦复如是。……其五明身,既被如是苦切禁缚,废忘本性,如狂如醉。”贪魔造立的人身,就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亚当根本不意识到自己的灵魂是光明分子,原来属于光明王国。当五个天使看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求生命之母、初人和活灵派神去解救亚当。他们遂派光明耶苏(汉文摩尼经称光明夷数或夷数佛)去启示亚当。光明耶苏向亚当显现在天之父、亚当自己的本性及其被囚禁在肉体之中的痛苦,并让亚当尝了生命之树(常荣树),学得了神秘的灵知——诺斯(Gnosis)。人类只有掌握诺斯才能得救,这是诺斯替派共有的主要思想,摩尼教也不例外。
光明耶苏拯救亚当,实际上是以后历代明使拯救人类的蓝本。因此,光明耶苏在摩尼教诸神中具有特殊地位,献给他的诗篇特别多,《赞夷数文》歌颂他“自是明尊怜悯子,复是明性能救父,自是诸佛最上兄,复是智慧慈悲母”。亚当虽然获得了诺斯,但是仍然受了夏娃的诱惑,生了第一个孩子塞特(Seth)。因为亚当比夏娃身上有更多的光明分子,塞特被魔鬼视为异类,幸得诸神保佑和亚当抚育,得以长大成人和行善终生。人类便是塞特的后裔。
为了拯救一代又一代人类中义人的灵魂,“又复净风造二明船(即日月),于生死海运渡善子,达于本界,令光明性究竟安乐。”义人的灵魂是通过光耀柱从月亮转到太阳,再进入新乐园的。光耀柱既是神(汉文摩尼经借用佛教术语,称卢舍那佛),又是灵魂到达日月宫殿,以至最后回归涅槃常明世界所要经过的境界(汉文摩尼经称卢舍那境界)。怨魔贪主见净风造了二明船,“生嗔gou心,即造二雌雄等形,以放(仿)日月二大明船,惑乱明性,令升暗船,送入地狱,轮回五趣,备受诸苦,卒难解脱。”伟大之父从魔王控制下解救明性的斗争仍未获胜,需要另一位神帮助人类得到解脱。
“若有明使,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犹如国王破怨敌国,自于其中妆饰台殿,安置宝座,平断一切善恶人民,其惠(慧)明使,亦复如是。”慧明使又称慧明佛,即大诺斯(Great Nous),他是光明耶苏召唤出来的,是一切使者之父,一切教会之首。慧明使在人间的化身先是犹太教旧约圣经中记载的人类始祖亚当的一些后裔:塞特、挪亚(Noah)、亚伯拉罕(Abraham)、闪(Shem)、以挪士(Enosh)、以诺(Enoch);然后是真正宗教的创立者:佛陀、琐罗亚斯德、弥赛亚耶苏。慧明使最后的、最完美的化身就是摩尼。《摩尼教残经》歌颂明使:“三界独尊,普是众生慈悲父母,亦是三界大引导师,亦是含灵大医疗主,……亦是上天包罗一切,亦是实地能生实果,……亦是死中与常命者,亦是众生明性中性,亦是三界诸牢固狱解脱明门。”这既是对慧明使的,也是对摩尼的颂词。
当摩尼教获得大部分人类的信奉之后,光明分子的解脱几近完成。这时光明耶苏会第二次降临,称为智慧世界之神(汉文摩尼经译称具智法王),他将建立法庭,自任审判者(汉文摩尼经称平等王),把正义者和邪恶者分开。之后,支撑世界的光耀柱和活灵诸子将离开,天地随之崩溃,爆发出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将持续1468年。生命之思(Thought of life,即汉文摩尼经中的“唤应警觉声”)将以最后的相貌(the Last Statue,即汉文摩尼经中的“本相貌”)出现,收集一切遗留的光明分子,上升到新乐园。黑暗魔王及其他恶魔将被囚禁,新乐园将重新并入光明王国,这就是后际。
从以上的简述可以看到,光明与黑暗对立的二元论、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论、最后的大战等教义,渊源可能是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最高神伟大之父,已经高度抽象,不像犹太教的上帝干涉人间事务。旧约中创造世界的耶和华的角色在摩尼教中降低为由净风来扮演,净风在摩尼教科普特文史料中就被称为造物主。基督教中的耶苏形象在摩尼教中变得多元化了,主要表现为大神光明耶苏和光明使者弥赛亚耶苏,摩尼以耶苏的使徒自居。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犹太教-基督教的重大影响。
视频
宗教史话—多元文化交融下的摩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