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二氧化碳失匯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二氧化碳失匯是生態學一個名詞術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上下班高峰時段的交通、推土機把林區夷為平地、一幢幢新的大樓拔地而起以及工廠煙囪里排出的滾滾濃煙,所有這一切都增加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碳,作為溫室氣體的組成要素,一直都是國際政策問題關注的焦點。

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森林作為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光合作用系統,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起着淨化大氣、減緩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快速增加的作用。 然而,1977年瑞典氣象學家博林和美國生態學家伍德維爾分別在美國《科學》周刊上撰文,指出全球森林,尤其是熱帶林的破壞正導致陸地生態系統向大氣淨排放二氧化碳,成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這一結果震驚了科學界,也讓廣大公眾、企業界和政治家為之驚訝。一場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森林生態系統是大氣二氧化碳之源還是之匯的爭論便在科學界激烈地展開了,並由此產生了一個重要的科學之謎:二氧化碳失匯現象。 如同銀行存儲現金,碳則存儲在碳匯中。

一些發達國家更是集中了一批最優秀的科學家從大氣成分監測、二氧化碳的地—氣交換以及模型模擬等不同角度開展了大量研究,試圖揭開失匯之謎。著名的科學周刊《科學》和《自然》也刊登了大量論文,推動這一問題的研究。 90年代初,美國大氣科學家坦斯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大氣和海洋模型以及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觀測資料研究發現,北半球中高緯度陸地是一個巨大的碳匯。之後,考皮等人通過分析森林資源清查資料,發現歐洲大陸的森林起着碳匯的作用。狄克遜等人分析了全球森林生態系統的碳循環,指出北半球中高緯度森林淨吸收二氧化碳。 儘管目前對碳匯量的估算仍存在很大分歧,但已有足夠證據表明,北半球中高緯度陸地生態系統(主要是森林生態系統)確實起着大氣二氧化碳匯的作用。 6月22日出版的美國《科學》周刊刊登了兩篇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們對這一問題又有了更深的理解。其中一篇來自中國,這是在生態環境領域,首次由中國科學家負責在國內完成的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這項工作始於1992年。文章的第一作者、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系方精雲教授說:「已經有一些證據表明北美和歐洲的森林在平衡區域和全球的碳收支中的作用,但是還沒有有關亞洲的報道。然而,我們相信亞洲國家,尤其是歷史上曾經歷了長期農業生產活動的中國,應該對於區域和全球碳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方精雲教授等利用大量的野外實測資料及建國50年來的森林資源清查資料,採用改進的生物量換算因子法,研究了中國50年來森林植被二氧化碳源匯功能的動態變化。 「在我們的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方精雲說,「就是收集近50年森林生物量的數據以及怎樣計算這些數據」。 研究的結論讓他們吃驚。他們沒想到中國20多年的生態工程為改善中國乃至世界的環境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 他們發現,70年代中期以前,由於毀林開荒等因素,中國森林植被向大氣淨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但在最近的20多年中,情況發生了逆轉,森林植被淨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明顯增強,從80年代初到90年末的近20年中,平均每年淨吸收我國工業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的5%至8%。 方精雲等人還利用近20年的衛星遙感數據及其匹配的氣候、土壤和植被信息,研究了中國陸地植被生物生產力的時空變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