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二维判断法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二维判断法是个专业术语。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目录

名词解释

所谓二维判断法,就是从两方面同时考察企业的变动状况:一是空间,即正确反映企业在本行业(或全产业)时点状态所处的地位,二是时间,即尽可能考虑一段时期内企业连续成长的速度和质量。

二维判断法的基本原理

二维判断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确定各指标状态值及标准分值的基础上,首先测算评估期前3年企业各指标的平均数值,并确定平均分值,考察企业以往(评估期前3年)的发展状况;然后根据企业评估期某一指标的实际值,测算企业该指标的行业比较得分,考察企业该项指标在同行业(或全产业)所处的地位;据此再计算该指标行业(全产业)比较得分与前3年平均分值的比值,考察企业该指标在整个测评期内的成长状态;最后将各指标的比值加总得出综合成长指数,从整体上反映企业的成长状况是越来越好,还是有进有退,亦或是逐渐萎缩。

二维判断法的数学模型

二维判断法的数学模型为:

正指标:

D=∑{[Did+(Zis-Zid)/(Zig-Zid)×(Dig-Did)]/Dt}

逆指标或状态指标:

D=∑{[Did-(Zis-Zid)/(Zig-Zid)×(Dig-Did)]/Dt}

其中:

D:企业成长指数;

Zis:评估期企业指标实际数值;

Zid:指标实际数值所在区间下限数值;

Zig:指标实际数值所在区间上限数值;

Did:指标下限数值对应的标准分值;

Dig:指标上限数值对应的标准分值;

Dt:企业评估期前3年指标平均分值。

式中:Dt=Dtd+(Ztm-Ztd)/(Ztg-Ztd)×(Dtg-Dtd)正指标

或Dt=Dtd-(Ztm-Ztd)/(Ztg-Ztd)×(Dtg-Dtd)逆指标或状态指标

其中:Ztm:指标前3年平均数值;

Ztd:指标平均值所在区间下限数值;

Ztg:指标平均值所在区间上限数值;

Dtd:指标平均值所在区间下限标准分;

Dtg:指标平均值所在区间上限标准分。

二维判断法优缺点

二维判断法与其他现有的企业综合评估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它不仅较准确地确定了指标权数作用的区间,而且较妥善地解决了状态指标的科学评估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第一,二维判断法选取企业评估期前3年的指标数据,尊重了企业发展的连续性,使时点评估与动态评估合为一体,从而较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自身成长的变动状况。第二,二维判断法所反映的企业评估期在本行业或(全产业)的地位,实际是一种动态的地位,结合企业自身的评估结果,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三,二维判断法评估企业实际需要同时考察企业4年的变动发展,排除了中小企业创业初期高成长或高死亡等不稳定期的许多变异因素,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但是,与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相比较,二维判断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这种方法在确定标准分值上仍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只能靠充分调查、分析和征询专家的意见,尽可能避免人为失误。二是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需要的数据量非常庞大。为此,只能借助计算机等设备,在事先编好运算程序和做好基础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