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賦堂中的蘇東坡(陳響平)
作品欣賞
二賦堂中的蘇東坡
黃州城西有座赤壁山,山沿平台有間「二賦堂」,堂屋中間前後樹立着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所作前、後《赤壁賦》,故得其名。我曾無數次陪友人到此,尋着文豪足跡,漫步赤壁磯上,佇立「二賦堂」前,一遍又一遍地體味着它的韻律,感悟它的哲理。
前、後《赤壁賦》共計1093個文字,其中前《赤壁賦》643字,後《赤壁賦》450字。文賦雖短,然構思獨特,情韻致深,哲理辟透。千百年來,文人雅士,為之傾倒、膜拜,分析、研究者絡繹不絕。我非文人,亦非學者,對此聖文,不敢妄評,亦無非凡之想,只是去的多了,對着文中的幾個關鍵詞語有點感想。
美人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江山易改,赤壁山坡與江面不再懸殊。相隔於千年的宋代之赤壁磯何樣景象,難以想象與形容。
如今,當我站在赤壁磯頭,平視前方的時候,近見村舍城廓,遠眺萬里長江。與蘇先生同期作品《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描寫相去甚遠。而在前《赤壁賦》中,蘇先生描述一個月色之夜與友人相游長江的情景倒是可以想象:在七月的一個夜裡,「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倆人在長江之中,蕩漾小船,輕風微佛,飲酒歌唱。清風、江水、月色伴隨,隨意吟誦着《詩經·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在這裡,明月成了媚情的美人。倆人仰面船上,隨波飄浮,望着那冉冉升起的月亮,與《月出》中的詩相回應,「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自然流露出「望美人兮天一方」這樣的期盼。
然而,此「美人」非我等凡夫俗子想象的那種美麗的女人,這是蘇先生對理想的追求,對美好事物的構想。是化《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從而吟出內容更加具象化的「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現代喝酒的人都有體會,酒後易感傷,有時喝多了就會拿着電話,見號就撥,未語淚先流。從文中可以看出,這裡的蘇先生與我們現代常人無異,酒勁上來,傷感十分。他感傷什麼?想望美人而不得見,流露了蘇先生被貶謫黃州這座小城「難以施展個人理想抱負」的失意情緒。加之客人又吹着那憂傷的洞簫,簫的音調低沉、悲涼、幽怨,還伴着夜色的朦朧,自然引得「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的情緒,這種簫聲,甚至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淒切婉轉,悲咽泣泣,音調低回,感人至深。
飲酒
從《赤壁賦》中我們可以看到蘇先生的樂極飲酒,扣舷而歌的那種抒發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胸懷。在這裡,先生看似酒後之言,實則是真實所想,所言之事,並不直陳,而是連用三個問句:一句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二句以眼前的山川江水問道:「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三句加重語氣問道:「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三次發問,前後相聯,似長江之水,向前涌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濤花波瀾,意境開闊。一連串的問話與追憶,那些叱咤風雲的歷史英雄人物,如同現實的江水一樣呈現眼前,又象那江面的浪花一樣,瞬間淹滅,不管你這浪花曾經多麼雄勢,你這英雄曾有多大戰功,有什麼樣的輝煌,到頭來就象這滔滔江水一樣,一去不返,化作江水隨之逝去,沒有什麼不同。
仿佛是在告訴你,拋棄世俗的個人得失和恩怨吧,與世無爭,自由自在,不必有所顧忌。這種自由,這種無爭,超脫了現世,超脫了個人,不帶有任何社會、道德、義務因素,不受外界約束感覺,從而尋得順暢心情,以更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面對這殘酷的現實世界。
淡泊
緊接着,蘇子在賦中進一步表露出淡泊名利的思想:「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我非常喜歡這段文字,並將其作為我個人網絡空間的簽名。
這段豁達的文字,正是充分展現了蘇先生的精神境界。在封建的大宋王朝,蘇先生因「烏台」詩案蒙冤入獄,在獄中,蘇軾的肉體和精神均遭受到嚴重的摧殘,並作好了死的準備,後來經多方搭救,得以保其性命。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看似是官,實則無職,以致千里迢迢來到黃州,生活窘迫,亦如他《寒食帖》中所描述的那樣「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不得不自己墾荒種地,養活家人。從人生顛峰,一下子跌落到貶謫荒涼小城的人生谷底,心靈受挫,苦難相伴,無人以言。在這種情境下,他自我反思,自尋慰藉,在無盡的痛苦中,舔舐自己心靈的傷口。正是在這種心境下,先生借夜遊赤壁,觸景生情,悟出了人生哲理。既有積極進取、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又有在貶謫之餘看破世事、淡泊名利的歸隱情懷。
《赤壁賦》中的「客我」看似是在議論英雄成敗,感嘆自身渺小、人生短暫;實則反映先生受貶中的苦悶。「主我」的回答則以眼前流水與明月作對比,闡明宇宙人生變與不變的道理,指出應享受眼前的美景,顯示出曠達的情懷,悲哀的感情得以解脫。由此可見,在矛盾與痛苦中,蘇軾最終想通了。面對現實,惟有自我調節,苦中尋樂,等待機遇,再展抱負!
站在《赤壁賦》前,我覺得人不管在怎樣的環境裡,都應像蘇軾那樣,既不用羨慕長江沒有窮盡,也不用哀嘆人生的短促。即使遭遇「烏台」詩案這樣的蒙冤大屈,仍能正視挫折,不以惡報惡,不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做損害別人利益的事情。堪稱一個真正的文人君子!
作者簡介
陳響平,筆名陌上牧笛、松間明月、江南。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金融作家協會會員。煮字生暖,攝影書法,發表文學作品50多萬字。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