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云南仙人掌

云南仙人掌
圖片來自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云南仙人掌,中药名。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绿仙人掌Opuntiamonacantha(Willd.)Haw.的肉质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用于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胃痛,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烫伤,冻疮。[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云南仙人掌
汉语拼音: yún nán xiān rén zhǎng
别名:
性味归经:味苦,性凉。归胃、肺、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用于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胃痛,痢疾,喉痛,肺热咳嗽,肺痨咯血,吐血,痔血,烫伤,冻疮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云南仙人掌

来源

仙人掌科云南仙人掌Opuntia monocantha Haw,以肉质茎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腮腺炎,乳腺炎,疖疮痈肿,毒蛇咬伤。捣烂加冰片少许调敷患处。并治水火烫伤,捣烂取汁外擦。[2]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岭南杂记》:“其汁入目,使人失明。”

药理作用

  • 1、抑菌、抗炎作用。
  • 2、降血糖作用。
  • 3、降血脂作用。
  • 4、其他作用,仙人掌提取液对唾液淀粉酶和胰淀粉酶均有激活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 1、治腮腺炎:仙人掌茎绞汁涂患处,每日2-3次,或捣烂敷患处。(《四川中医》)
  • 2、治胃痛:(1)仙人掌研末,每次3g,开水吞服,或用仙人掌30g,切细,和牛肉60g,炒吃。(《贵州草药》)(2)仙人掌、香附各15g,石菖蒲、高良姜各3g。制成胃痛粉口服,每次8g,每日3次。(《福建药物志》)
  • 3、治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仙人掌150g,海螵蛸30g,木香60g,鸡内金15g。共研末,每次服1.5-3g,每日3次。(《河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栽培1年后,即可随用随采,亦可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绿仙人掌。

形态特征

肉质灌木或小乔木,高1.3-7m,老株常具圆柱状主干,直径达15cm。分枝多数,开展,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长10-30cm,宽7.5-12.5cm,先端圆形,边缘全缘或略呈波状,基部渐狭至柄状,嫩时薄而波皱,鲜绿而有光泽,无毛,疏生小窠;小窠圆形,直径3-5mm,具短绵毛、倒刺刚毛和刺;刺针状,单生或2(-3)根聚生,直立,长1-5cm,灰色,具黑褐色尖头,基部直径0.2-1.5mm,有时嫩小窠无刺,老时生刺,在主干上每小窠可具10-12根刺,刺长达7.5cm;短绵毛灰褐色,密生,宿存;倒刺刚毛黄褐色至褐色,有时隐藏于短绵毛中。叶钻形,长2-4mm,绿色或带红色,早落。花辐状,直径5-7.5cm;花托倒卵形,长3-4cm,先端截形,凹陷,直径1.5-2.2cm,基部渐狭,绿色,无毛,疏生小窠,小窠具短绵毛和倒刺刚毛,无刺或具少数刚毛状刺;萼状花被片深黄色,外面具红色中肋,卵圆形至倒卵形,长0.8-2.5cm,宽0.8-1.5cm,先端圆形,有时具小尖头,边缘全缘;瓣状花被片深黄色,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2.3-4cm,宽1.2-3cm,先端圆形或截形,有时具小尖头,边缘近全缘;花丝长12mm,淡绿色;花药淡黄色,长约1mm;花柱淡绿色至黄白色,长12-20mm,直径约1.5mm;柱头6-10,长4.5-6mm,黄白色。浆果梨形或倒卵球形,长5-7.5cm,直径4-5cm,顶端凹陷,基部狭缩成柄状,无毛,紫红色,每侧具10-15(-20)个小窠,小窠突起,具短绵毛和倒刺刚毛,通常无刺。种子多数,肾状椭圆形,长约4mm,宽约3mm,厚1.5mm,淡黄褐色,无毛。花期4-8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河谷地区,亦栽培于村庄或园边。[3]

参考资料

  1.  云南仙人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云南仙人掌中医世家
  3.  云南仙人掌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