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實根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雲實根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除濕。
拉丁學名; Yún Shí Gēn
出處; 《綱目》
目錄
1版本一
2版本二
版本一
基本信息
【出處】《綱目》
【拼音名】Yún Shí Gēn
【來源】為豆科植物雲實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雲實條。
【性味】
苦辛,溫。
①《草木便方》:甘澀,溫。
②《貴陽民間藥草》: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
祛風,散寒,除濕。治感冒咳嗽,身痛,腰痛,喉痛,牙痛,跌打損傷,魚口便毒。
①《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乳蛾,搗汁點水酒或同白酒汁服。
②《綱目》:主骨哽及咽喉痛,研汁咽之。
③《草木便方》:益精,治虛弱,崩淋。
④《分類草藥性》:治腰痛。
⑤《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散風寒,治咳嗽。除寒濕,治腰痛,牙痛,痔瘡。
⑥《重慶草藥》:祛寒。治寒涼頭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損傷,癆傷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
①散寒,發汗,止咳。治一般感冒,頭眩,全身酸痛:雲實根三錢,五匹風三錢(體虛時,加蘭布正一錢)。加水兩碗,煎汁一飯碗,一次服用。(《貴州民間方藥集》)
②治涼寒頭痛,肢體筋骨作痛:雲實根一兩,或加火蔥頭數枚,酒煨服。(《重慶草藥》)
③治毒蛇咬傷:雲實根一兩,竹葉椒葉一兩,娃兒藤根一兩。白酒一斤,浸三至五天。每次服五錢至一兩;另用雲實根皮、犁頭草、半邊蓮各適量(均鮮),搗爛外敷。(《江西草藥》)
④治陰瘡、魚口便毒:雲實根皮(鮮)適量,白酒少許;搗爛外敷,每日換藥兩次。(《江西草藥》)
版本二
基本信息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ún Sh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Mysorethorn
【別名】牛王茨根、閻王刺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雲實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esalpinia decapetala(Roth)Alston[Reichrdia decapetala Roth;Caesalpinia sepiaria Rox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挖取根部,洗淨,切片或剝取根皮。
原形態
雲實 攀援灌木。樹皮暗紅色,密生倒鈎刺。托葉闊,半邊箭頭狀,早落;二回羽狀複葉,長20-30cm,羽片3-10對,對生,有柄,基部有刺1對,每羽片有小葉7-15對,膜質,長圓形,長10-25mm,寬6-10mm,先端圓,微缺,基部鈍,兩邊均被短柔毛,有時毛脫落。總狀花序頂生,長15-30cm;總花梗多刺;花左右對稱,花梗長2-4cm,勁直,萼下具關節,花易脫落;萼片5,長圓形,被短柔毛;花瓣5,黃色,盛開時反卷;雄蕊10,分離,花絲中部以下密生茸毛;子房上位,無毛。莢果近木質,短舌狀,偏斜,長6-12cm,寬2-3cm,稍膨脹,先端具尖喙,沿腹縫線膨大成狹翅,成熟時沿腹縫開裂,無毛,栗褐色,有光澤;種子6-9顆,長圓形,褐色。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平原、丘陵地、山谷及河邊。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河北、陝西、甘肅。
性狀
性狀鑑別 根圓柱形,彎曲,有分枝,長短不等,直徑2-6cm,根頭膨大,外皮灰褐色,粗糙,具橫向皮孔,縱皺紋明顯。質堅,不易折斷,斷麵皮部棕黃色,木部白色,占絕大部分。氣微,味辛、澀、微苦。根皮呈捲筒狀、槽狀或不規則碎片狀,長短厚薄不一,外表面灰褐色,粗糙,具疣狀突起及灰黃色橫向皮孔,常有內陷環紋;內表面淺褐色,略平坦,具細縱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平整切面可見由石細胞群形成的斑紋。氣微,味微澀。嚼之有砂粒感。以條大、皮厚者為佳。
顯微鑑別 根橫切面:木栓層由數十列木栓細胞組成,有的木栓細胞中含棕色物質;皮層窄緊接木栓層下側,可見纖維束及石細胞群排列成環帶,草酸鈣方晶在此層亦排列成結晶帶,有的結晶嵌於石細胞腔內或薄壁細胞中,靠近木栓層的薄壁細胞常充滿棕紅色物質。木質部導管單個或數個連接呈放射狀,大小不一,木薄壁細胞中亦含有草酸鈣方晶。澱粉粒眾多,存在於薄壁細胞中。
根皮橫切面:木栓層由20列木栓細胞組成,細胞長方形,長30-45μm,寬8-14μm,外方數列木栓細胞內含紅棕色物質;栓內層為5-15列薄壁細胞,多數細胞內含草酸鈣棱晶,偶有石細胞群散在。中柱鞘部位有7-20列石細胞呈環狀排列,有時有纖維束伴存。韌皮部占切面絕大部分,主要為由數百個石細胞組成的大型石細胞群及由數個石細胞組成的小型石細胞群散在,石細胞內有時有草酸鈣棱晶;韌皮部篩管群常頹廢成帶狀,與2-4列薄壁細胞間隔排列成6-7層;韌皮射線波形彎曲,寬2-6列細胞。薄壁細胞中常含澱粉粒、草酸鈣棱晶及棕色物質。
根皮粉末特徵:棕黃色。①石細胞類圓形、類方形、長橢圓形,長30-60μm,直徑13-24μm,細胞壁厚,孔溝及層紋均明顯,少數石細胞腔內含草酸鈣棱晶,直徑5-15μm。②纖維長約308μm,直徑約17μm,胞壁厚,胞腔線形。③澱粉粒單粒圓形,細小,臍點不明顯,復粒由2-3個分粒組成。④木栓細胞多角形,橙黃色,有時內含棕色物質。
功能主治
【化學成份】根皮含鞣質。莖皮含鞣質5.23%。
【性味】苦辛;平;無毒
【歸經】肺;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主感冒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牙痛,風濕痹痛,肝炎,痢疾,淋證,癰疽腫毒,皮膚瘙癢,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滇南本草》:治咽喉腫痛,乳蛾,搗汁點水酒或同白酒汁服。
2.《綱目》:主骨哽及咽喉痛,研汁咽之。
3.《草木便方》:益精,治虛弱,崩淋。
4.《分類草藥性》:治腰痛。
5.《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散風寒,治咳嗽。除寒濕,治腰痛,牙痛,痔瘡。
6.《重慶草藥》:祛寒。治寒涼頭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損傷,癆傷咳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