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雲錦杜鵑(中藥材)

雲錦杜鵑
圖片來自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雲錦杜鵑,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雲錦杜鵑RhododendronfortuneiLindl.的花、葉。分布於長江流域、雲南、貴州等地區。具有清熱解毒,斂瘡之功效。用於皮膚抓破潰爛。[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雲錦杜鵑
漢語拼音:yún jǐn dù juān
別名:天目杜鵑
性味歸經:味苦,性涼。歸心經
毒性:小毒
功能:清熱解毒,斂瘡
主治:用於皮膚抓破潰爛

目錄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雲錦杜鵑

別名:天目杜鵑

來源

杜鵑花科雲錦杜鵑Rhododendron fortunei Lindl.,以花、葉入藥。

生境分布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斂瘡。主治皮膚抓破潰爛。

用法用量

鮮花或葉適量,加白糖少許,搗爛敷患處。[2]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注意事項

內服慎服。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花、葉有清熱解毒,斂瘡功效,用於皮膚、破潰爛。」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收,鮮用或陰乾。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12米;主幹彎曲,樹皮褐色,片狀開裂;幼枝黃綠色,初具腺體;老枝灰褐色。頂生冬芽闊卵形,長約1厘米,無毛。葉厚革質,長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8-14.5厘米,寬3-9.2厘米,先端鈍至近圓形,稀急尖,基部圓形或截形,稀近於淺心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在放大鏡下可見略有小毛,中脈在上面微凹下,下面凸起,側脈14-16對,在上面稍凹入,下面平坦;葉柄圓柱形,長1.8-4厘米,淡黃綠色,有稀疏的腺體。頂生總狀傘形花序疏鬆,有花6-12朵,有香味;總軸長3-5厘米,淡綠色,多少具腺體;總梗長2-3厘米,淡綠色,疏被短柄腺體;花萼小,長約1毫米,稍肥厚,邊緣有淺裂片7,具腺體;花冠漏斗狀鐘形,長4.5-5.2厘米,直徑5-5.5厘米,粉紅色,外面有稀疏腺體,裂片7,闊卵形,長1.5-1.8厘米,頂端圓或波狀;雄蕊14,不等長,長18-30毫米,花絲白色,無毛,花葯長橢圓形,黃色,長3-4毫米;子房圓錐形,長5毫米,直徑4.5毫米,淡綠色,密被腺體,10室,花柱長約3厘米,疏被白色腺體,柱頭小,頭狀,寬2.5毫米。蒴果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橢圓形,直或微彎曲,長2.5-3.5厘米,直徑6-10毫米,褐色,有肋紋及腺體殘跡。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20-2000m的山脊陽處或林下。[3]

參考資料

  1. 雲錦杜鵑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雲錦杜鵑中藥大全
  3. 雲錦杜鵑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