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杜鹃
信息
种中文名:互助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 subsp. huzhuense Fang et S.X.Wang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国内分布:产青悔东部。生于海拔1 700—3 100米的高山阴坡灌丛中或桦木林下。模式标本采自青海互助县北山林场。
海 拔:2700-3100[1]
形态特征
互助杜鹃(亚种)本亚种与原亚种的区别在于叶片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下面被灰白色或肉桂色长绒毛,伞房状总状花序,有花8-10朵,花冠漏斗形,长2.5-3厘米。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700-3 100米的高山阴坡灌丛中或桦木林下。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青海东部。
杜鹃花属介绍
杜鹃花属,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坐或附生;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鳞片。叶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
形态特征:灌木或乔木,有时矮小成垫状,地坐或附生;植株无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鳞片。叶 常绿或落叶、半落叶,互生,全缘,稀有不明显的小齿。花芽被多数形态大小有变异的芽鳞。花:显著,形小至大,通常排列成伞形总、状或短总状花序,稀单花,通常顶生,少有腋生;花萼5(--6--8)裂或环状尤明显裂片,宿存;花冠漏斗状、钟状、管状或高脚碟状,整齐或略两则对称,5(--6--8)裂,裂片在芽内覆瓦状;雄蕊5—10,通常 10,稀15--20(--27),着生花冠基部,花药无附属物,顶孔开裂或为略微偏斜的孔裂;花盘多少增厚而显著,5—10(--14)裂;子房通常5室,少有6--20室,花柱细长劲直或粗短而弯弓状,宿存。蒴果自顶部向下室间开裂,果瓣木质,少有质薄者开裂后果瓣多少扭曲。种子多数,细小,纺锤形,具膜质薄翅,或种子两端有明显或不明显的鳍状翅,或无翅但两端具狭长或尾状附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