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郡
五原郡,郡名。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屬幷州。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廢。魏晉時其地為鮮卑、羌胡所據。十六國前秦復置。北魏時其地屬夏州、懷朔鎮。隋初置豐州,大業中改為五原郡。唐置豐州、天德軍。
目錄
建置
五原郡為戰國時趙國及秦始皇所置九原郡之東半部。九原郡一帶在古籍中被稱為北假、河南地。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將河套地區納入趙國版圖。戰國末年,河套地區為匈奴所據。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1],置九原郡,號為新秦中,此即漢代之五原、朔方二郡。秦末,河南地又為匈奴所據。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匈奴侵入漁陽、上谷,殺千餘人。武帝令車騎將軍衛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漢軍向北掠地至北假,遂以秦代九原郡故地「置朔方、五原郡」。
漢代五原郡
西漢
西漢後期,五原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內蒙古包頭市市區、固陽縣、烏拉特前旗、達拉特旗以及准格爾旗東北部[2]。境內有石門水,即今昆都侖河。武帝、昭帝時在臨近匈奴的邊地塞外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五原郡北境有石門障,出石門障向北,有光祿城。光祿城西北一線,有支就、頭曼、虖河、宿虜(受降城)等數座鄣塞,中以長城相接,稱為列城。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五原郡領十六縣。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戶,231,328人,絕大部分居民為漢人。
東漢
王莽改五原為獲降。東漢建武五年(29年),盧芳「自稱天子於九原」,建都九原縣,占據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建武十一年(35年),罷朔方刺史部,五原、朔方等郡遂屬幷州。建武十二年,九原守將隨昱降漢,盧芳亡入匈奴。建武二十年(44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東」。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內附,郡民遷回五原郡本土。明帝永平中,五原屢遭北匈奴入寇。順帝永和初年,五原郡領十縣:九原、五原、臨沃、文國、河陰、武都、宜梁、曼柏、成宜、西安陽,有4667戶,22957人。漢書地理志所載之固陵、蒱澤、南輿、稒陽、莫(黑旦)、河目六縣當於東漢前期省並。永和五年(140年)九月,南匈奴句龍吾斯、車紐叛亂,乃僑置朔方郡於五原郡五原縣。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春,因胡羌侵擾,曹操「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割太原郡北部置新興郡。五原郡人口被安置於太原郡陽曲縣故地,即新興郡九原縣(在今山西忻州)。
視頻
五原郡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秦始皇「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 ,搜狐,2019-05-25
- ↑ 五原郡在哪裡 ,詞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