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五戒,是五條戒律或行為準則。中國大乘佛教中的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五戒,是佛門四眾弟子的基本戒,不論出家在家皆須受持。
五戒 | |
---|---|
道教五戒即太上老君五戒,後人托稱太上老君名演說之戒:第一戒殺,第二戒盜,第三戒邪淫,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酒。[1]
目錄
佛教五戒
基本信息
"五戒"是中國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佛教戒律的基礎。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稱為"在家戒"
【五戒】 [2]
謂戒有五也:
一不殺。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則雲邪淫。若出家人受。則雲離非梵行緣。一切都斷故)。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前四是性戒。後一是遮戒)
○《大毗婆沙論》雲:此五戒名學處。是近事者所應學故。又名學跡。若有游此。便升無上智慧殿故。又名學路。此為徑路。一切律儀。妙行善法。皆得轉故。又名學本。諸所應學。此為本故
○《法苑珠林》卷第八十八雲:夫世俗所尚。仁。義。禮。智。信也。含識所資。殺。盜。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漸教通也。故本於仁者則不殺。奉於義者則不盜。執於禮者則不淫。守於信者則不妄。師於智者則不飲酒。斯蓋接化於一時也。正法內訓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過也。此則在乎實法。指事直言。不假飾辭。託名現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證。不羨樂而樂彰。若略近而望遠。棄小而保大。則無所歸趣矣。今見奉持不殺者。不求仁而仁著。不盜者。不忻義而義敷。不淫者。不祈禮而禮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揚。不飲酒者。不行智而智明可謂振綱提綱。復何功以加之
費長房撰隋開皇三寶錄。引宋典雲。文帝元嘉年中。問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謝靈運等。皆雲。六經本是濟俗。若性靈真要。則以佛經為指南。如其率土之濱。皆純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聞渡江已來。王遵周顗宰輔之冠蓋。王蒙謝尚人倫之羽儀。郄超王謐王坦王恭或號絕倫。或稱獨步。謝敷。戴逵。范汪。孫綽。皆致心於天人之際。靡非時俊清淨之士。皆謂釋氏之教。無所不可何者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睦。傳此風教。遍於守內。則仁人百萬矣。夫能行一善則去一惡。去一惡則息一刑。一刑息於家。則百刑息於國。則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
佛教根本精神在於戒律的尊嚴,以及佛弟子對戒律的遵守。在三無漏學中,戒居首位,為佛法慧命延續之
所依,解脫之根本,而五戒則是大小乘戒的根本。受持五戒近則為人天之因,遠可成聖道之本。如聖嚴法師所說:"五戒是通往人天的護照。"五戒是做人的準則,故持五戒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人人受持五戒,則世界和平,社會安定,國家昌盛,家庭和睦,便為人類社會減少殺盜淫妄等災禍的威脅,這樣就能達到淨化人心的目的,又可以達至淨化社會,增進人類乃至一切眾生的幸福。因此,也可以說是為了國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而制定了在家五戒。但五戒不離止惡,行善的慈悲心。世間上最大的利益,莫過於學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們要想成就這樣善法,就必須持戒。只要都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實行,我們的世界便是人間淨土了。
基本內容
不殺生戒
大乘佛教以慈悲心為主體,慈悲就是有惻隱眾生之心,不忍傷害一切眾生,我們學佛法應該與僧人一樣有同等的慈悲心。
《大智度論》雲:"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要知刀兵大劫,皆是人類累劫以來殺生無數所造成的共業所致。慈受禪師雲:"世上多殺生,遂有刀兵劫,負命殺汝身,欠財焚汝宅,離散汝妻子,曾破他巢穴,報應各相當,洗耳聽佛說。"所以社會秩序的維持,人類生存的保障,全靠大家能夠共同遵守"不殺生",因此,"不殺生"不但是佛教第一條的戒律,同時也成為國家重要的法律了。
佛教的基本觀念是眾生平等性智。佛說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可成佛道。 釋尊 所說的眾生,不單是指人,而是胎卵濕化,四生九有之屬皆包括在內。因此殺生戒不單是不傷害人的性命,進而亦不得傷害旁生鳥雀蟲蟻等的性命。不但戒直接的殺害,並戒殺因、殺緣;如漁獵者為直接殺害,而販賣獵具魚網者亦為間接的助殺。
《十善業道經》雲:
不殺生有十種利益:
於諸眾生,普施無畏。 常於眾生,起大慈悲; 永斷一切嗔恚習氣。 身常無病。 壽命長遠。 恆為非人所守護。 常無惡夢,寢覺快樂。 滅除怨結,眾怨自解。 無惡道怖, 命終生天。 或有人說佛門戒殺,若暴亂入侵,豈不是要伸長脖子等死?其實不然,佛戒以一已私慾而傷害生命,至於執干戈以衛社稷,正是慈悲勇猛的表現。
《大法鼓經》雲:"譬如波斯匿王,與敵國戰,時彼諸戰士,食丈夫祿不勇猛者,不名丈夫。"由此可知佛門戒殺無礙於保衛國家。
不偷盜戒
如《大智度論》卷十三有雲:
偷盜有十罪:
"一者物主常嗔, 二者重疑, 三者非行時不籌量, 四者朋黨惡人,遠離賢善, 五者破善相,六者得罪於官, 七者財物沒入, 八者種貧窮業因緣, 九者死入地獄, 十者若出為人勤苦求財, 五家所共,若王,若賊,若水,若不愛子用,乃至藏埋亦失。"由此可知,偷盜的果報如此慘酷,豈能不怵然警醒!佛法與世法,為什麼把偷盜一事看得這樣重要?因為人的本性,由無始無明,有貪的的習慣,對於金銀珠寶財物,都是極為重愛的。佛經說:"不與而取謂之盜。"擅自把人家的財物占為己有,就是盜了。說到錢財,有誰不喜愛?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凡是不屬於我們自己的財物,縱然僅是一絲一毫,絕對不隨便去拿取,應該從事各種正當的事業,憑着我們血汗有勞而獲所換取的代價,才是正當的。要是不勞而獲,和偷盜的行為並沒有差別。社會上的偷盜,有直接、有間接,有有形、有無形,例如小偷竊取,強盜搶劫,是直接的盜;貪官污吏的貪污舞弊是間接的盜;勒索詐欺,抵賴債務,是有形的盜;假公濟私,混水摸魚是無形的盜。總之,不與而取,或以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財物,都叫做盜。
不偷盜也有十種利益:
資財盈積,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多人愛念。 人不欺負。 十方讚美。 不受損害。 善名流布。 處眾無畏。 財命色力安樂,辯才具足無缺。 常懷施意。 命終生天。 偷盜不是好事,是人人皆知的。在佛法中,不論在家戒或出家戒,都制有盜戒,而且判為犯重罪的。不論是古代或現代,世界各國的法律,皆是嚴格的禁止偷盜,只要是屬盜竊行為,不論是暗偷或明搶,都是違反法律,犯了偷盜,而受法律制裁。但是現在的社會裡,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昧了良心,打家劫舍,貪污受賄,瞞騙稅項等等勾當,都屬於盜,由此而導致社會混亂,人人向錢看,污染了人心,製造了混亂,當知偷盜是非常嚴重的。
佛教的不偷盜戒,就是讓我們要去掉貪念,少欲知足,因為知足就會常樂,自然就不會犯偷盜的行為了。如果人人養成不偷的美德,社會治安自然很好,大家出門就很安全,生命和財產也都有保障。
不邪淫戒
大乘佛教四眾弟子,有出家眾在家眾之分,出家者根本戒淫,在家者只是戒邪淫。
所謂邪淫,是指正式配偶之外的交合,及非時、非處的交合。此外凡涉足以為邪淫因緣的如舞榭歌場、娼寮妓院亦禁止涉足。
佛說如離邪淫,亦有如下數種利益:
諸根調順。 永離喧掉。 世所稱嘆。 安莫能侵。 站在世俗角度來說為了家庭的幸福,夫婦之間應當互相敬愛,互相尊重。從社會上說,男女的結合,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與社會的公德,如果沒有通過法律與公德,那麼,可能這個家庭就會生事端,也會給社會製造麻煩。
《八師經》雲:"淫為不淨行,迷惑失正道,形消魂魄驚,傷命而蚤天,受罪頑痴荒,死復墮惡道,吾因畏是故,棄家樂山藪。"所以,佛教的戒律上,允許在家佛教徒夫妻之間正常的關係生活。只要人人守持不邪淫戒,那麼世界社會自然和平安寧。
不妄語戒
也就是守口業。既然是佛教徒,我們就要培養自己高尚的人格,一個人言談,關係一生的信譽,所以我們與人相處,要以誠信為基礎,說話必須心口一致。讓人家相信我們,而且要多讚嘆人家,鼓勵人家。如果一人老是愛撒謊,沒有信用,那麼誰還會相信他?因此不得不慎防重口業。中國古人說:"言而有信,童叟無欺。"也就是這個道理,佛教的妄語戒除了有其特定的意義外,更重視以誠實為人的道理。
《十地經》雲:"實語之人,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也。妄語者,法不入心,故難解脫。"佛在世時候,羅睺羅幼時,常伺候佛,歡喜妄語,人家來問他,世尊在嗎?他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被誑的人多了,有人去告訴佛。後經佛訓誡,終生不敢妄語。
《楞嚴經》雲:"譬如平民,妄號帝王,自取誅戮。"到頭來只是傷身敗德。害了自己,苦了他人,毫無利益。未見言見,見言不見,虛偽誇張,藉辭掩飾,皆為妄語。妄語不但欺人,而且自欺。
佛說若離妄語,有下列諸種利益:
口常清淨,優缽花香。 為諸世間之所調伏。 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常以愛語安慰眾生。 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言無誤失。 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智慧殊勝,無能制服。 不飲酒戒
酒會亂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裡糊塗,一旦酒精中毒,往往還會導致生命的危險。由於飲酒而導致的犯罪很多,如酒後駕車而出事故,酒後無德而打架鬥毆等現象屢見不鮮都是由於飲酒而造成的。有人以為以淨財沽酒而飲,無損於人,為何也列為戒條?殊不知酒能亂性,人間許多罪惡,莫不以酒為媒介。《四分律》載飲酒有十過三十六失,如壞顏色、無威儀、損名譽、失智慧、致病、耗財、無恥、不敬、墜車、落水等等。智者舉一而反三,由此可知酒之為害了。
破戒過失
因為清淨持戒可以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破戒之後所得的過失也會招來無窮的惡報。如同一個人觸犯了國家的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一樣。而受戒之人,破戒後同樣會受到因果規律和護法神的制裁。在佛弟子中,不論在家、出家,破戒的過失有差別,但破根本戒的過失都是相同的,因為在因果前面人人平等。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佛弟子修行必須具足持守的,否則就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法華經》雲:"精進持淨戒,猶如護明珠。"我們受持五戒後,就應該好好受持,才能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經又雲:"信為能入,戒為能度。"我們學佛是為求解脫而來,就必須如法持式,從而斷除現有的煩惱,亦能銷熔未來的結使,完善人格,得大自在。現在文明的貢獻雖然滿足了人們不斷增長的膨脹物慾,從另一方面說受文明引導,人們用智力控制自然,為講求功利生產越來越多的商品似乎成為人生活的最高目標,人設計機器,機器又來設計人。個人被強烈的自我中心以及對權力和財富的不滿足所吞併,一切以我為中心,乃至"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了當時的享受,不顧一切違犯戒行,損失人格,故《福蓋正行經》雲:"破戒之人,無所堪任,如彼破車,無能運載。"不但毀了佛弟子自身的名譽,也破了許多善信者的信心,尤其糟糕乃是損壞了三寶的尊嚴。
五戒之中殺盜淫妄為根本,飲酒戒屬於遮戒,酒的本身是沒有罪惡,很多人認為酒是米做的,酒不是葷。為什麼不能飲酒呢?因為酒能亂性,破壞生定,而且許多壞事、惡事,都是由飲酒起來。從古到今,人間的悲劇,又都不出殺盜淫妄的範圍,及飲酒造成的罪業。紂王,商朝末帝,喜歡飲酒,作酒池肉林,與王妃飲酒作樂於其中。因酒色所迷故,暴虐無道,剖孕婦腹,斫行人脛,作炮烙之刑,刳比干之心,最後紂王奔赴鹿台引火自焚。據歷史記載,紂王具文武全才,本可作大有為之君,不幸貪迷酒色,竟成亡國昏君。倘若當時若有佛教,若以五戒來引導約束,絕不致於如此。《中阿含經》雲:"犯戒有衰:一、求財不遂,二、設得衰耗,三、眾不敬愛,四、惡名流布,五、死入地獄。"破戒的人現世名聲不好,未來要招感無窮的地獄果報。
受持五戒
功德
五戒是遠離一切惡法,生長一切善法的基礎,嚴持五戒,即為得一切戒的根本,證得一切無漏功德和聖果的所依處。戒是佛陀從大悲心中流露出來淨化人身心的甘露,是佛弟子求得出離的根本保障。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以五戒通往人天的護照。五戒是做人的準則,若能受持五戒,則能保住人身不失。戒在修學佛法中有着殊勝的功德,所謂戒為一切諸善功德住處。人必止惡才能行善,有了向善之心,才能進一步希求解脫。故《瓔珞本業經》雲:"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世間上最大的利益,莫過於學佛了生死,成就菩提,我們要想成就這樣善法,就必須要持戒。
《明了論》雲:"戒能生種種利益,謂引生世出世間善法。"世出世間善法的生起,都要以持戒為基礎。
受持五戒,能遠離修習善法的障難,具足增長善法的順緣。
《優婆塞五戒相經》雲:"若善男子受持不犯者,以是因緣當成佛道。"故經中說五戒行是世間莊嚴具中的殊勝莊嚴,是無上微妙的寶藏。《優婆塞戒經》第三捲雲:"善男子!優婆塞戒名為瓔珞,名為莊嚴,其香微妙,熏無邊界,遮不善法,為善法律,即是無上妙寶之藏。"
持戒相好莊嚴,名聞十方,許多人都希望自己具有一副莊嚴相貌,他們想盡辦法,用各種裝飾品去莊嚴,其實這都不是最根本的辦法。我們要想天生具有莊嚴的相貌,我們就要持戒。
《薩遮尼乾子經》雲:"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癩野干身,何況得功德之身。"一個不能持戒的人,勢必要墮落,即使醜陋下賤的人身都得不到,何況莊嚴相好之身呢?《地持經》雲:"三十二相,無差別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賤人身,況大人相報。三十二相在印度是公認的貴人相,也要以說是完美的相貌。一個通過持戒,就能招得三十二相。
《大智度論》雲:"人雖貧賤,若能持戒,香聞十方,名聲遠布,天人敬愛。"一個持戒的人,即使沒有地位財富,他的名聲也能傳播到遙遠的地方,受到天人的尊重。由此可知持五戒得到種種功德。由此可知戒能生各種殊勝功德,應尊重戒律,仰慕古來的聖賢,只要依佛教的五戒受持實行,我們的世界便是人間淨土了。
綜上所述:戒律在修學佛法上是為重要,若想了生脫死,求得解脫,都要以持戒為基礎。
《遺教經》雲:"若無淨戒,諸善功德不生。"戒是在渡越苦海的舟航,發起萬善的開端。目前的人類世界,若人人都能奉持五戒,那麼社會上就可以消除戰爭,偷盜,謀殺,欺騙,貪污,邪淫,國破家亡等威脅人間的悲劇。
意義
五戒雖然分別為五,但是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從而不去侵犯別人。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因此有人說:何必受戒,自找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占、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姦、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系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而非束縛。
有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罪過加重,因此沉淪三塗惡道。所以,寧可受戒而犯戒悔過,也不要不受戒而犯戒,因為受戒才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就永無成佛的可能。何況不受戒,並不代表做錯事就不犯戒,不受戒而犯戒,仍然有罪,仍然難逃因果業報。
利益
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一個人受持五戒,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我們受持五戒,必感得廿五名善神的護佑。《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 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 安住於行,6棄捨生死,7慕樂涅藥,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如果我們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嘆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
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塗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裡播了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重要性
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種,五戒、八關齋戒、沙彌十戒、比丘受持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持三百四十八戒,菩薩戒受持十重四十八輕戒,但都是以五戒為基礎,一切戒必須從五戒築起,五戒若學不好,一切戒都無能着手,五戒持得清淨,其他的戒也就容易持了。
看起來殺、盜、淫、妄、酒的五條戒,是最普通最簡單的事,但要仔細研究了五戒的內容之後,便知道並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麼簡單和輕鬆的事了。如果人人受持五戒,那麼人類可以和樂相處,一切眾生可解除人為的災禍了。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們能夠如法持戒,如法持戒就能夠達到淨化社會淨化人心的目的。守持五戒,實含有無限悲心,這是推已及人而及於一切眾生的同情心,因為不忍自己被人殺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眾生,都有不忍自己被殺害之心,故有不殺生戒,所以佛陀制戒,都有一定時節因緣,但它的宗佛不離止惡習,行善的慈心。
如果佛教的五戒能普及到社會,人人奉行五戒十善,社會自然安寧,不會有兇殺,強盜,欺騙等案件的發生。目前的人類世界,可以說人人都是生活於恐懼之中,除了時時擔心着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在報紙上天天看到人間悲劇的報道,那無非是名利財色的作祟,而演出了種種的罪惡,那些罪惡的類別,又皆不出殺盜淫妄的範圍。因此,人類安全,雖有法律的保障,法律只能制裁於事後,卻不能防患於未然。要殺人的,要偷盜的,要姦淫的,要欺騙的,依然我行我素。生活於世界中的人,誰也沒有把握絕對不受殺盜淫妄等災禍的威脅。這樣守五戒,只是消極的戒惡。消極的戒惡不是佛法的究竟義,所以進一步鼓勵人積極的為善。正因如此,我們要提倡五戒的受持,如果多一人受持五戒,便為人類社會減少一分製造災禍的威脅,人人受持五戒,我們的世界便是人間淨土了。最重要的是佛教的五戒,能夠擴大同情心,受持五戒可施一切眾生以無畏,比如基督教的不殺,只是不殺人,而不戒殺動物,而佛教的不殺,不只是不殺人,而且不傷害一切動物。不僅身不去殺,連心也不能動念去殺,這是世間法律及宗教所不及的。
道教五戒
即老君五戒,托稱太上老君演說之戒。第一戒殺,第二戒盜,第三戒淫,第四戒妄語,第五戒酒;道教規定,篆生弟子受三戒後,再受五戒,五戒與三戒為八戒。五戒在天為五緯,天道失戒則現災異;在地為五嶽,地道失戒則百穀不成;在數為五行,五數失戒則水火相薄,金木相傷;在治為五帝,五帝失戒則祚夭身亡;在人為五臟,五臟失戒則性發狂。五戒失一則命不成。
《太上老君戒經》中說:"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善男人,善女人,願樂善法,受持終身不犯,是為清信。"即清信弟子、清真弟子所受戒律。
不殺生
《老君戒經》曰:"一切眾生,含氣以上,隨飛蠕動之類,皆不得殺。蠕動之類,無不樂生,自蚊蟻蜓蛐,咸知避死也。"此外,射飛逐走,發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乃至自殺,都是殺生之罪。不殺人,世人許多都能做到,若不殺害任何動植物,昆蟲,草木,很多人就做不到了。古聖雲:"天有好生之德",禽獸,昆蟲,草木,非萬物至靈,但有上天賜予的生命,與人一樣具備"好生惡死"本能,臨死之時,一樣有求生的目光,一樣會發出渴望的聲音,甚至落下傷心的眼淚,為最後的生命而掙扎。此外,還有一種無形的殺生:口出惡語。惡語似乎對人傷害不大,但古往今來,由一句惡語釀成大禍的事例,實在數不勝數。傷人一句惡語,勝如千刀萬剮,故而有"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之說。
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人之初,性本善",可證不殺生與善良,乃出自自然本性。社會上每天發生的各種兇殺案及各種紛爭,都因人的貪嗔痴三毒所引起,使人忘失原有本性。若人人都能做到長春真人所說"不相殺害,不殺一切眾生",不為難窮人,不討厭老人和殘疾人,兄妹照顧,不落井下石,世間就不會發生惡難與災害。從因果上講,殺害生命,死後會墮入十八層地獄,受到千萬次被殺的折磨。因此各宗教祖師告誡眾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可輕動殺機。
不葷酒
常言道:"飲酒,亂性也。"適量飲酒,有調氣血、身心等養生功效,但長期嗜酒,會使人失去理智,口出惡語,身行惡事,遂至形骸顛倒,禮法喪失,甚至致病構禍。因嗜酒而給自身、家庭、社會造成的危害極大。如嗜酒給自身帶來的危害是:酒精中毒,引起胃病;癌症及類似的各種疾病,甚至使人精神失常等,並且影響工作和前途。嗜酒給家庭帶來的危害是:引起身體上的疾病,導致經濟上不必要的支出;嗜酒者上不能孝敬父母,下不能愛護妻兒,導致家庭不和,乃至家破人亡。嗜酒給社會帶來的危害是:因嗜酒而於公共場合胡言亂語、打架鬥毆、行兇殺人、擾亂社會正常秩序。總之,嗜酒只會給人帶來災害。人們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快時,往往借酒澆愁,一醉方休,然而,一時解愁的不良後果如此之多,可知飲酒不解真愁。人生應該選擇更好的解愁方式,如旅遊,聽音樂,讀各種宗教書刊,或與朋友談心等等。因此,《初真十戒》曰:"不飲酒者,所以戒亂性也,蓋酒本以行禮,浹洽和氣,古人主賓百拜終日而不至醉,亦有節也。"
不妄語
《老君戒經》雲:"戒妄語者,若不聞見,非心所了而向人說,皆為妄語,所說事與心違也。"人生在世,每天都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談話,與人交談應當誠懇,說真實話,不可謊言欺人,謊言欺人便是欺己。與人交談更不能指鹿為馬,不知說知,見說未見。孔夫子曾指出:言語要有分寸,一句話說錯能引起很大的誤會,能引起是非恩怨,能引起國際戰爭;對自己來說,謊話說多了,會身家敗裂,失去信用。老子告誡眾生"去偽存真"。願世人永離妄語。
不偷盜
偷盜是索取不屬於自己的錢物。騙、詐、搶劫,以及賭博、貪污等等,無不在偷盜之列。偷盜,不但在道教看來是一種罪行,也是現代社會道德和國家法律所不容許的。偷盜現象隨時隨地都在發生,使社會不寧,人心不寧,或導致他人家境破敗,甚至失財喪命。偷盜的罪惡僅次於殺生,尤其賭博、貪污,比一般的偷盜,罪業更深,給家庭、他人和社會,國家帶來的危害更大。賭博和貪污現已成為危害社會的兩大毒瘤,使不少人走進了囚籠,走上斷頭台,失去了人珍貴的人格和尊嚴。一個人無論貧窮和富貴,都不應起偷盜的念頭,應有堅毅的人格。
不邪淫
邪淫就是夫妻以外的淫行。正常的夫妻關係,為世人所公認,國際國內法律所保護,道教也倡導世間夫妻關係和諧美滿。道經曰:"淫為萬惡之首",就是說,邪淫一事,實為諸般罪惡第一件。別的罪惡可以積善抵補得,唯淫惡乃森羅鐵案。那犯淫的人,身體衰弱,精神不振,心志昏迷,必致滅亡,即使性命苟延,亦必不能長壽。《中庸》雲:"君子之道,造端於夫婦。"夫欲自然,婦欲柔順,則家庭和睦,家事井然,兒女恭敬孝順,否則會天下大亂。譬如,有的父母因婚變而視孩子為包袱,棄置不顧,致其淪為孤兒。社會上許多無辜少年,因父母離異等家庭問題走上偷盜搶劫,殺人放火之路,坐牢判刑者也不少。如今社會上的第三者,三陪等不良風氣,以及丈夫拈花惹草,妻子別有所歡等等,致使很多美滿幸福的家庭毀於一旦!害人害己且貽害子孫!男不忠良,女不柔順,是夫妻失和的主要原因,小則吵吵鬧鬧,影響雙方的工作和事業,大則自相殘殺,所以,自來佛道教對世間夫妻之道均非常重視。
五戒配五常五行
出《仁王經疏》
[一、不殺配仁],慈愛好生曰仁,五行之木亦主於仁,仁則不殺,故以不殺配仁也。
[二、不盜配智],邪正明了曰智,五行之水亦主於智,智則不盜,故以不盜配智也。
[三、不邪淫配義],制事合宜曰義,五行之金亦主於義,義則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義也。
[四、不妄語配信],真實不欺曰信,五行之土亦主於信,信則不妄語,故以不妄語配信也。
[五、不飲酒配禮],處事有則曰禮,五行之火亦主於禮,禮則防於過失,故以不飲酒配禮也。
持十善戒行者中,上品者與中品者由其功德,得生於天上,下品者能王於人中 。
與儒家五常之義
佛門、道教的五戒與儒家五常之義相近。五常者,仁 義 禮 智 信。而五戒中的不亂殺近於仁,不偷盜近於義,不邪淫近於禮,不妄語近於信,而不飲酒理智清醒,則近於智。儒家以五常為做人的標準,佛門以五戒為未來獲得正果的條件,道家以五戒為處事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