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
五羊是廣州的代名詞,五羊石像也是廣州最著名的景點之一。中國民間傳說廣州府五仙觀。初有五仙人,皆持谷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與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升而去。羊留,化為石,廣人因即其地祠之。五羊傳說表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開拓嶺南的歷史。
五羊石雕建於1959年,位于越秀公園西側木殼崗上,由130多塊花崗岩雕刻組砌而成,高11米,體積53立方米。石像中大山羊居中,昂首遠眺,羊髯微拂,口銜"一莖六出"谷穗,雄渾有力的羊角伸向半空,顯得深沉、威武。餘下四羊環列四周,或小羊跪乳,或母羊回首,或吃草,或嬉戲,形態可愛,栩栩如生。[1]
目錄
亞運會會徽
2006年11月26日,第十六屆亞運會組委會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舉行2010年亞運會會徽發布儀式,廣州設計師張強以柔美上升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石像外形輪廓,象徵着亞運會的聖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這個既象徵着"羊城"廣州,也表達了廣州人民的美好願望,還表現了運動會應有的動感,該設計方案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會徽。
簡介
五羊石像是廣州市的標誌。便會看到1959年由著名雕塑家尹積昌等人設計的,作為羊城城徽的,富有詩情畫意的藝術作品--五羊石像。相傳周夷王時,有五位仙人,著五色衣,騎五色羊,手裡各拿一串谷穗,飛至楚庭(廣州古稱),仙人將谷穗贈與州人,並"願祝此地再無饑荒"。仙人言畢冉冉升空而去,羊化為石。廣州著名的雕塑家尹積昌、孔凡偉,陳本宗就是根據這美麗的五羊神話於1960年雕成這五羊石像。藝術家將這個美好的傳說重塑出來。五隻石羊神態各異:站在高處的老羊雄勁,口銜谷穗,昂首向前方;老羊腳下是一對親密依偎的小羊;再有一對母子羊,母羊左右回首顧盼正在安靜吸乳的幼羊,深厚母愛溢於言表。
來源
五仙人故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40周年之際,為進一步美化環境,1990年,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公園又在五羊石像下將五羊仙故事內容,由原作者尹積昌主持創作浮雕兩組,並增設牌坊、亭、台、廊、碑石等建築,將景區擴大到近萬平方米,景點總稱為五羊仙庭。
這座石雕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二千多年前周夷王時,廣州這地方,海天茫茫,遍地荒蕪,人們辛勞終日難得溫飽。一天,天空仙樂繚繞,有五位仙人身穿五彩衣,騎着口含六束谷穗的五隻羊飛臨廣州,把谷穗留給廣州人,並祝願這裡年年五穀豐登永無饑荒,然後駕雲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從此,廣州成了富饒的地方,這動人的傳說世代相傳,廣州也因此得名"羊城"、"穗城"。
五羊石像也成為廣州城市標誌之一。 2007年,第16屆亞運會會徽發布,樣式為一個類似"五羊"雕塑標誌的聖火圖案。這充分說明了"五羊"標誌深受廣州人民的喜愛,也是對外宣傳廣州的標誌!!
五羊仙子降臨廣州,給羊城人民帶來了吉祥與幸福,他們贈稻於民,並祝"願此闤闠,永無饑荒",然後騰空而去,五羊化為巨石。
歷史考證
五羊銜谷的神話故事源於裴淵《廣州記》,廣州大概在唐以後就有羊城、穗城、仙城等別稱。僅就我們所見到的材料來說,"五羊"和"楚庭"一詞見於最早的古籍記載是裴淵《廣州記》。這段晉人的記述材料,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楚庭為楚的宮室或官署或市亭,地點是楚的城市而不是在廣州。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以後的史志中記述到楚庭時,愈說愈玄,牽強附會,原因就是離開了這個根本點而望文生義一番。晉時廣州的州治在番禺(即今廣州市),治所的梁架上畫有五羊圖,懸掛五穀囊。為什麼要畫五羊圖?裴淵引用了當時人們對古老傳說的記述:從前高固(按清人梁廷枏《百越先賢志》說他是越人)為楚相(令尹)時,出現過五羊銜谷聚集到楚庭的事。因為戰國時廣州屬楚,所以把這農牧豐收的祥瑞象徵也畫在州廳的樑上。高固既然是楚相,必然在楚,他不可能身居嶺南越地而為楚相的。換言之,五羊聚於楚庭是出現在高固為楚相的時候,因此,這個楚庭所在地就只能是楚的都城內或楚的某一城邑之中。照文義來說,它就是高固的令尹府衙亦無不可,根本與廣州無涉。二是五羊銜谷的神話雖然成了廣州歷史文化悠久的一個象徵,又是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一個美好傳說。但故事的發生據載最先在楚而不在廣州。
《太平御覽》引沈懷遠《南越志》說:"任囂、尉佗之時因楚時有羊五色以為瑞,因圖之於府廳矣"。可見直到五世紀中葉,五羊的神話傳說仍與《廣州記》所載基本相同。唐李群玉《登蒲澗寺後二岩》詩有"五仙騎五羊,何代降斯鄉"之句(見《全唐詩錄》卷84),大概到唐以後不但把五羊銜谷故事的發生地點移到廣州,還加了個五仙進去。以後,隨着這個神話傳說的建祠立祀(北宋時建五仙觀),廣州的古之"楚庭"一名就逐漸讓位於"羊城"這個別稱了。《廣州記》這段有關楚庭,五羊的記述,本身也是傳聞,沒有文獻與史實可供徵信的。
楚庭通常被認為是廣州建城之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廣州城條引唐《通曆》:"楚伐楊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楚子熊渠伐楊越事見《史記·楚世家》:"周夷王時,熊渠興兵伐庸、楊越,至於鄂地(今湖北武昌縣東的鄂城縣)。"他的足跡還未越過荊州。直言之,周夷王進(公元前九世紀)楚的勢力還未到達今湖南境。至於"楊越"一詞,古籍中往往是泛指百越之地。如《史記·南越列傳》的"略定楊越"。古屬楊州,所謂"揚州之南,越地也";又如《史記·貨殖列傳》"而楊越多焉"。這泛指百越之民。還有"南海"一詞,也是對南方各族居地的泛稱。《國語·楚語上》有"撫征南海"一句,這個南海指的是江南地。又如《左傳·僖四年》:齊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風馬牛不相及也'"。這個"南海"是指我國江南的廣大區域而言,因此,"伐楊越"事無論從時間、地點、人物活動的內容來說,都與嶺南的南越毫無相干。《通曆》的原文我們未得見,僅就引文而論,也不能證明"南海事楚"的"南海"指的就是廣州。顧祖禹把它寫入廣州城條內,以致將廣州城市的興起提早到西周時期,楚庭成了廣州最早出現的城市的名字,這是前人在地理概念上的模糊而產生的誤解。
參考文獻
- ↑ 五羊本田小公主100歐二和國三有什麼區別360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