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間鎮
五間鎮位於重慶市永川區南部中心,幅員面積35.8平方公里,場鎮面積1.3平方公里,轄1社區7個村,人口2.8萬,城鎮人口4500人。
五間鎮交通便利,重慶西三環高速過境,並設有五間互通收費站,此外永瀘公路,五朱公路,盛何公路在此交匯,境內村村通公路全部硬化。
五間鎮是農業大鎮,五間西瓜遠近聞名,更有桃花島的桃,藍莓園,茶樹菇等農業產品。"桃花西瓜醉天下"是五間的宣傳名片。
清朝時期的台灣知府黃開基來自於五間,舉世聞名的"上游永川龍"發掘於五間上游水庫。[1]
目錄
鄉鎮資源
五間鎮位於永川城南,距永川主城區20公里。幅員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447畝,場鎮面積3.5平方公里。總人口2.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99人。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003年。 人文:五間鎮,明初興市,稱"五間鋪",清代形成場鎮。距今約有700年歷史。境內有市屬中學1所,初中1所,小學2所,順利通過"兩基"、"普實"普查,衛生院醫療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是"一等乙級"醫院。
地理:五間鎮是舉世聞名的"永川恐龍"的發掘地,有"永川八景"之一的"聖水十二殿",有"聖水雙清"的美麗傳說,有聖水湖"落霞舞秋波"的宜人風光。
交通:五間鎮是永川市南部中心集鎮,東連重慶,西接瀘州,永瀘(永川--瀘州)公路和永川至朱沱(深水港)的公路在境內交匯並貫通全境,是永川水陸交通互動的"瓶頸口"。公路實現"村村通",全鎮82公里村社公路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能源:五間鎮有3條河流,總長15公里,上游水庫蓄水量2320萬立方米,冠全市水庫之首。長江引水第三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流經五間)。五間鎮有3.5萬千伏變電站1座,川南電網覆蓋全鎮,電力充足,日供電量6000度,年供電量200多萬度。五間鎮有重慶永康燃氣有限責任公司豐富的天然氣,日供氣量1000立方米,可供工業和民用。永川寬帶信息網暢遊全鎮,中國移動、聯通網站落戶五間。
教育:五間鎮現有區屬中學校一所景聖中學,小學校兩所,原五間初中與景聖中學合併。[2]
鄉鎮發展
2006年,五間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方針政策,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構建和諧社會、共享和諧社會為目標,各項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2006年,全鎮經濟五間鎮總收入實現3.08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07萬元;工業企業總產值實現1.58億元;農業總產值實現1.5億元;糧食總產量穩定在萬噸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3607元。
是穩步推進農業發展。五間鎮是農業鎮,始終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不動搖,大力推廣農業先進適用技術,採取各項措施,切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樹立市場觀念。建成了重慶市百萬畝柑桔基地核心區和以大棚優質小西瓜為特色的全國獨有的SOD西瓜基地,也有全重慶最大的蘑菇種植基地,基地大棚100個,種植板房50個,年產茶樹菇200優質柑桔種植面積達6000餘畝,優質小西瓜種植面積達1100餘畝,並註冊了"潤之爽"牌西瓜商標;成為百里優質水果長廊重要組成鎮,是重慶市優質糧食生產基地,是重慶市農業機械化和水稻高產示範鎮;建立了專業協會,以協會促發展連市場,逐步改變農民的種植觀念,提升農民闖市場的能力。2006年4月,溫總理到永視察唯一鎮,並對五間鎮農業機械化插秧及農業高產示範工作給予高度評價。招商引資取得明顯成效。立足"招商興鎮"、"工業強鎮"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引進了上游水庫庫區開發、大米加工、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等項目,全年共完成招商引資1400萬元。
交通道路建設步伐加快。採取"一事一議"、"四個一點"等辦法,多方籌資200餘萬元,新修村級公路6.4公里,整治村級公路10公里,硬化村級公路6公里。
各項社會事業較快發展。2006年共實施科技項目3項,引進推廣水稻、小麥、薯類作物優良品種7個,使科技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明顯提高,以"兩基"攻堅為主線,全面落實科技興鎮戰略,尤其是加快了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步伐,2006年共籌資28.8萬元,改善轄區中小學辦學條件;醫療衛生水平發展較快,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穩步推進;計劃生育水平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針對當前稻飛虱發生面積大,危害重的嚴峻形勢,五間鎮黨委、政府採取強有力的組織措施,積極行動,全力防治水稻稻飛虱,打好"蟲口奪糧"的攻堅戰。截止2013年7月25日,五間鎮已防治3920畝,占稻飛虱發生面積的67.6%,防治成效顯著。主要做法是:
加強領導
為了切實加強對稻飛虱的防治,防止稻飛虱蔓延,五間鎮成立了以鎮長劉春平為組長,分管農業領導李再奎為副組長的水稻稻飛虱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全鎮稻飛虱的防治工作。
提高認識
全區稻飛虱防治緊急工作會,五間鎮迅速召開了駐村幹部、農技中心人員及全鎮機關幹部工作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時間,全力防治稻飛虱。
明確責任
五間鎮實行駐村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社、社幹部包戶的"三包"責任制,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戶,徹底殲滅稻飛虱。
強化服務
五間鎮實行農業服務中心人員包片,對農戶的藥劑選用、藥劑使用及防治方法進行現場指導,確保技術到戶。
統防統治
五間鎮採取以社為單位,統一調集專用藥劑(撲虱靈)、統一組織人員、統一防治時間抓住晴天有利時機進行統防統治,全力以赴打好稻飛虱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