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Невский,1220年?--1263年11月14日),原名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Александр Ярославич,古代羅斯統帥和政治家,諾夫哥羅德公國大公(1236年-1252年,1257年-1259年),1246年起為基輔大公,1252年起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出生 約1220年
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佩列斯拉夫爾-扎列斯基
逝世 1263年11月14日(1263-11-14)(43歲)
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戈羅傑茨
信仰 東正教

目錄

生平事跡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是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1236年,他被選為諾夫哥羅德大公。他與瑞典侵略者和德意志條頓騎士團的鬥爭,使今俄羅斯的西北部地區免於被西方天主教國家征服。

1240年瑞典人在伊若拉河流入涅瓦河的河口地帶登陸入侵俄羅斯。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率領的諾夫哥羅德人與當地的拉多加人,於1240年7月15日在涅瓦河畔、現在的聖彼得堡附近擊潰了瑞典軍隊。他因而得到稱號:「涅夫斯基」(意即「涅瓦河的」)。在這次勝利後不久,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貴族趕出諾夫哥羅德。

1241年,由於條頓騎士團的入侵,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諾夫哥羅德人請回。他率領諾夫哥羅德軍隊抵抗騎士團。1242年4月5日,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在距愛沙尼亞邊境附近的楚德湖冰面上決定性地擊敗了條頓騎士團。這一戰常被稱作「冰上之戰」。

蒙古人勢不可擋的騎兵蹂躪並征服了俄羅斯之後,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巧妙地與他們周旋。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沒有接受羅馬教皇與蒙古侵略者血戰到底的建議,因為他知道在那個時代與蒙古人作正面對抗不可能獲勝。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開始扮演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與俄羅斯各公國之間的調解人的角色,並借用蒙古代理人的身份鎮壓各地貴族與平民。

1246年,金帳汗封他為基輔大公。1252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金帳汗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取代了他的兄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1259年,他鎮壓了諾夫哥羅德人的起義,因為他強迫諾夫哥羅德市民向蒙古人進貢。

去世

1263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從金帳汗國返回諾夫哥羅德途中於戈羅傑茨去世。他的遺骨後來被彼得大帝下令移至聖彼得堡。俄羅斯東正教會封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一位聖徒,紀念他的節日為9月12日。

蘇德戰爭爆發後的1942年7月29日,為了鼓舞全國軍民的士氣,斯大林宣布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為民族英雄。蘇聯政府隨後又設立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勳章。2008年,俄羅斯國家電視台舉行了一次「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的評選活動,結果涅夫斯基名列首位,獲得了「最偉大的俄羅斯人」稱號。[1]

俄羅斯海軍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第二艘命名為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潛艇[2]

俄羅斯、愛沙尼亞、格魯吉亞、保加利亞、中國武漢都建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資料來源

  • 蘇聯歷史百科全書·人物卷,1961~1973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
留里克王朝
出生於:1220年?逝世於:1263年11月14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
雅羅斯拉夫二世
諾夫哥羅德王公
1236-1252,有間斷
繼任: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基輔大公
1246-1263
繼任:
伊凡一世
前任:
瓦西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諾夫哥羅德王公
1257-1259
繼任:
德米特里·亞歷山德羅維奇
前任:
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
弗拉基米爾大公
1252-1263
繼任:
雅羅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

羅斯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