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綬帶
亞洲綬帶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Terpsiphone paradisi 目/科/屬 雀形/王鶲/壽帶 遷徏狀態 過境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約20+尾30cm/20-22g |
別名:亞洲壽帶、壽帶鳥,雌雄略異。虹膜暗褐色。嘴藍色。腳鉛藍色。
普通亞種icer
- 雄鳥
- 藍色眼圈。後頭有小型羽冠。頭及喉為有金屬光的藍黑色。
- 體背及尾羽為具光澤之栗紅色。
- 胸淡灰藍色,與喉色明顯隔開。胸以下逐漸變淡成污白色。
- 繁殖期中央二枚尾羽極長。
- 雌鳥似非繁殖期雄鳥。但羽色較淡,無長尾羽。
- 亞成鳥似非繁殖雄鳥,但頭及喉較少光澤,嘴暗褐色,藍圈較不明顯,喉與胸界線模糊。
saturatior亞種:體背及尾羽為亮白色。初級飛羽有黑色羽緣。
目录
棲地&習性
繁殖
季節3月至7月,甚至在S範圍內(婆羅洲)。巢杯形。以樹枝與蜘蛛絲築巢,構築杯狀巢於樹枝交叉處。雌雄共同築巢,孵蛋及育雛。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似黑枕藍鶲多音節變化“whee-whee-whee”。叫聲高略粗啞“啊-嘎、嘎”音。
外觀相似性
紫綬帶雌鳥似本種雌鳥,但頭及喉無金屬光澤。喉與胸分界線明顯。脇、胸、腹分界明顯,背羽較暗 ,尾羽略微染黑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T. a. saturatior (Salomonsen, 1933) – E尼泊爾E到NE印度,E孟加拉國和N緬甸;非育種也用於南中國和馬來半島。
- T. a. nicobarica Oates, 1890 – C Nicobar Is.
- T. a. burmae (Salomonsen, 1933) – 緬甸C。
- T. a. indochinensis (Salomonsen, 1933) –緬甸東部,中國西南部(雲南)和泰國E飛往印度支那。
- T. a. affinis (Blyth, 1846) – 馬來西亞半島,蘇門答臘,Riau和林加群島,邦加,勿里洞和爪哇。
- T. a. procera (Richmond, 1903) – Simeulue I(蘇門答臘西北)。
- T. a. insularis Salvadori, 1887 – Nias I (蘇門答臘西北部)。
- T. a. borneensis (E. J. O. Hartert, 1916) – 婆羅洲。[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oriental paradise-flycatcher,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