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亨利·大衛·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國作家、哲學家,超驗主義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廢奴主義及自然主義者,有無政府主義傾向,曾任職土地勘測員

亨利·戴維·梭羅
亨利·戴維·梭羅.jpg
出生 1817年7月12日
馬薩諸塞州 康科德
逝世 1862年5月6日
國籍 美國
別名 Henry David Thoreau
職業 作家 詩人 哲學家 博物學家

目錄

目錄

1、人物生平

2、人物特點

3、主要成就

4、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大事年表

1817年7月12日生於州馬薩諸塞的康科德鎮,父為約翰‧梭羅;母為辛西婭‧梭羅。

1828-1833 康科德專校。

1833-1837 哈佛大學。

1837 公立康科德中央中學教員。

1838-1841 與其兄約翰共同管理康科德的一所私立學校。

1839 與其兄共游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

1840 詩與散文發表於《日晷》 。

1841-1843 住在康科德愛默生家中。

1842 其兄約翰突然死於破傷風。出版《馬薩諸塞州自然史》。

1843 出版《步向瓦修賽特》與《冬日的散步》;於紐約州的史塔騰擔任愛默生子女家教。

1844 在康科德與愛德華‧霍爾不慎引起森林火災。

1845-47 居住在瓦爾登湖岸的小木屋裡。

1846 游緬因州森林;因拒絕付人頭稅,入獄一夜。

1847-48 在愛默生赴英講學時期,住在愛默生家。

1848 開始專業講座生涯;出版《克特登與緬因森林》。超驗主義思想家愛默生

1849 出版《康科德與梅里馬克河上的一周》與發表《論公民的抗爭》;游鱈魚角;其姊妹海倫死於結核病。

1850 游鱈魚角於魁北克省。

1853 游緬因森林;發表部分的《加拿大的美國北佬》。

1854 出版《瓦爾登湖》;發表《馬薩諸塞州的奴隸制度》。

1855 發表部分《鱈魚角》;游鱈魚角。

1856 赴紐澤西州珀恩安博尹附近的伊戈伍德社區調查。5~6月在日記中討論森林喬木的演替。11月:與格里利論植物的自然發生。

1857 游鱈魚角與緬因州森林;發表《奇松庫克》。

1858 游新罕什布爾州的白山。

1859 父親約翰過世;發表《為布朗請願》。

1860年9月20日在米鐸薩克司農學會講《森林喬木的演替》。於12月最後一次演講《秋之色調》(在康乃狄克州的瓦特博里)並起草《野生果子》一文。

1861為復健與曼恩同游明尼蘇達州。

1862 整理早年的講稿與散文,似乎對死期已有預感。並與5月6日逝於馬薩諸塞州康科德鎮。

人物特點

梭羅身材不高。很堅實,淺色的皮膚,健壯的嚴肅的藍眼睛,莊重的態度--在晚年他臉上留着鬍鬚,與他很相宜。他的五官都敏銳,他體格結實,能夠吃苦耐勞,他的手使用起工具來,是強壯敏捷的。而他的身體與精神配合得非常好,他能夠用腳步測量距離,比別人用尺量得還准些。他說他夜裡在樹林中尋找路徑,用腳比用眼睛強,他能夠用眼睛估計兩棵樹的高度,非常準確;他能夠像一個牲畜販子一樣地估計一頭牛或是一頭豬的重量。一隻盒子裡裝着許多散置着的鉛筆,他可以迅速地用手將鉛筆一把一把抓出來,每次恰好抓出一打之數。他善於游泳,賽跑,溜冰,划船,在從早至晚的長途步行中,大概能夠壓倒任何鄉民。而他的身體與精神的關係比我們臆度的這些還要精妙。他說他的腿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他要走的。照例他路走得越長,所寫的作品也更長。如果把他關在家裡,他就完全不寫了。

主要成就

超驗主義
在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的支持下,梭羅在康科德開始了他的超驗主義實踐。梭羅放棄詩歌創作而開始撰寫隨筆,起先給超驗主義刊物《日晷》寫稿,之後各地的報紙雜誌上都有他的文章問世。他是一個超驗主義者,他相信人能憑直覺認識真理,在一定範圍內,人就是上帝。

生態主義
梭羅除了被一些人尊稱為第一個環境保護主義者外,還是一位關注人類生存狀況的生態主義哲學家。 1845年7月4日梭羅開始了一項為期兩年的試驗,他移居到離家鄉康科德城(Concord,原意"諧音")不遠,優美的瓦爾登湖(Walden)畔的次生林里,嘗試過一種簡單的隱居生活。

他向《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借了一柄斧頭,就孤身一人,跑進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爾登湖畔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並在小木屋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又兩天的時間。出版於1854年的散文集《瓦爾登湖》詳細記載了他在瓦爾登湖畔兩年又兩個月的生涯。雖畢業於世界聞名的哈佛大學,但他沒有選擇經商發財或者從政成為明星,而是平靜地選擇了瓦爾登湖,選擇了心靈的自由和閒適。他搭起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過着非常簡樸、原始的生活。來到瓦爾登湖畔之後,他認為找到了一種理想的生活模式。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梭羅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圍種豆、玉米和馬鈴薯,然後拿這些到村子裡去換大米。完全靠自己的雙手過了一段原始簡樸的生活。

廢奴主義
在瓦爾登湖生活期間,因為梭羅反對黑奴制(Negro Slavery),拒交"人頭稅"而被捕入獄。雖然他只在獄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在未經他本人同意的情況下,替他代交了稅款保其出獄,但這一夜卻激發他思考了許多問題。出來後曾有一些市民問他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有許多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交稅。為解釋這一問題,他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寫成了著名的政論《抵制國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後改名為Civil Disobedience,《論公民的不服從》)。他所宣傳的這種依靠個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鬥爭形式對印度的甘地和美國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研究自然史
他決定研究自然史,純是出於天性。他承認他有時候覺得自己像一條獵犬或是一頭豹,如果他生在印第安人之間,一定是一個殘忍的獵人。但是他被他那麻省的文化所約束,因此他研究植物學與魚類學,用這溫和的方式打獵。他與動物接近,使人想起湯麥斯·福勒關於養蜂家柏特勒的記錄:"不是他告訴蜜蜂許多話,就是蜜蜂告訴他許多話。"蛇盤在他腿上;魚游到他手中,他把它們從水裡拿出來;他抓住山投鼠的尾巴,把它從洞裡拉出來;他保護狐狸不被獵人傷害。我們這自然學家絕對慷慨,他什麼都不瞞人:他肯帶你到蒼鷺常去的地方,甚至於他最珍視的植物學的沼澤那裡--也許他知道你永遠不會再找到那地方,然而無論如何,他是願意冒這個險的。

人物評價

在世的時候,梭羅的政治文章並沒有太大的迴響,他的同代人視他為自然主義者,而不是激進分子。他畢生僅出版了《瓦爾登湖》和《在康科德河與梅里麥克河上一周》,兩本書的主題都和自然有關。然而,他留給後世的作品影響了很多名人,包括像聖雄甘地、約翰·肯尼迪和馬丁·路德·金這樣的政治家,還有俄國文學泰斗托爾斯泰。

1906年,聖雄甘地在南非進行民權運動時,讀到《瓦爾登湖》。他為了反種族歧視和平反抗而入獄,在獄中他讀到《論公民的不服從》,並且受到啟發。他為此發表了梭羅的書介,並稱梭羅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賢人。 他後來說:"梭羅的理念對我影響很深,我採用了很多,而且向每一位爭取印度獨立的同胞推薦這本書。我甚至以《論公民的不服從》來為我們的運動命名。"

馬丁·路德·金在他的自傳里提起,1944年他首次閱讀《論公民抗命》而接觸到非暴力反抗的概念。他在自傳里寫道:為了阻止奴隸制度的版圖擴至墨西哥,梭羅因反對這場不義之戰,拒絕繳稅而入獄。我由此知道了非暴力反抗的原理。他提倡不和惡勢力妥協的理念使我震撼不已,讓我一讀再讀。

我開始相信,不向惡勢力妥協是一種道德責任,就和行善一樣。沒有人比亨利·戴維·梭羅更傳神更熱誠地表現這個想法。藉由他的文字,見證他的為人,我們傳承了這一種具原創性的抗議方式。梭羅的教誨在公民運動中重燃,甚至比以前都還熱烈。梭羅倡導一個正直的人不應忍耐不義之事,而是要堅持對抗邪惡,無論場合地點,在全國各地的抗爭運動,其實都是梭羅理念的延續。

相關新聞

《冬日漫步》亨利•大衛•梭羅
微風緩緩地吹着百葉窗,吹在窗上,非常溫柔,像羽毛似的;偶爾也會猶如幾聲嘆息,聽起來像夏夜漫漫長夜裡的輕風撫着樹葉的聲音。在鋪着草皮的地下,田鼠正在地洞裡呼呼大睡,貓頭鷹則在沼澤地深處的一棵空心樹里蹲看,兔子、松鼠、狐狸都呆在家裡。看門的狗靜靜地躺在暖爐旁,牛羊在欄圈裡梢無聲息。連大地都在沉睡——但這不是壽終正寢,而是忙碌一年後第一次美美地睡上一覺。[1]

參考文獻